百科

牡蛎

作者:admin 2017-08-19 我要评论

牡蛎(ostreagigastnunb)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

 
牡蛎(ostreagigastnunb)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
 
[1]  牡蛎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
 
中文学名牡蛎 拉丁学名ostrea gigas thunberg 别    称蛎黄,海蛎子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瓣鳃纲 亚    纲翼形亚纲 目牡蛎目 科牡蛎科 属牡蛎属 种牡蛎 分布区域温带热带海域 英    文oyster 
   
外形特征
 
外形
 
壳形不规则,大小、厚薄因种而异;左壳或称下壳较大而凹,附着在岩石或石板上,右壳或称上壳较小而平,掩覆如盖。无足及足丝。闭壳肌仅有1个,外套膜外长着多数小触手,是感觉器官。[2]  
 
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上壳中部隆起;下壳附著于其他物体上,较大,颇扁,边缘较光滑;两壳的内面均白色光滑。两壳于较窄的一端以一条有弹性的韧带相连。壳的中部有强大的闭壳肌,用以对抗韧带的拉力。壳微张时,藉纤毛波浪状运动将水流引入壳内(每小时流过的水量可达2~3加仑),滤食微小生物。
 
 
特性
 
若一粒外物侵入牡蛎的壳内,牡蛎即分泌珍珠质将外物层层包起而形成珍珠。食用牡蛎产生的珍珠不光泽,价值不高。只有少数东方的种类,特别是波斯湾珠母贝(Meleagrina vulgaris)所产的珍珠质量最高。珠母贝主要分布于8~20噚(48~120尺)的海水深处。珍珠多采自5岁以上的牡蛎,用手工方法将小粒珍珠植入珠母贝内,便在其周围形成养殖的珍珠,大多珍珠养殖在日本或澳大利亚沿岸水域进行。
 
  
 
基因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完成了对太平洋牡蛎(Pacific oyster)的测序、组装与分析,这是第一个测序的软体动物基因组,将有助于填补我们对于种类丰富而较少研究的软体动物家族的了解空白。这一研究在线发布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揭示了牡蛎对高压环境的独特适应以及贝壳形成的复杂机制。[3]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短读(short reads)结合“分而治之”的fosmid合并策略测序并组装了太平洋牡蛎基因组。这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发的一种新方法,可用于研究具有高水平杂合性和/或重复序列的基因组。经过数据处理,组装牡蛎基因组大约为559Mb,总共有大约28,000个基因。[3]  
 
  
生活习性
 
生境
 
牡蛎生活的海底坚硬的区域叫做牡蛎床,这些床位于或深或浅的海水或有盐味的河口水域中,牡蛎生活在潮间带中区。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自渤海、黄海至南沙群岛均产,约有20种,主要有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长牡蛎(Ostrea gigas)等。[2]  
 
  
 
食性
 
牡蛎固着型贝类。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以开闭贝壳运动进行摄
牡蛎
食、呼吸。为滤食性生物,以细小的浮游动物、硅藻和有机碎屑等为主要食料。牡蛎通过振动腮上的纤毛在水中产生气流,水进入腮中,水中的悬浮颗粒被粘液粘住,腮上的纤毛和触须按大小给颗粒分类。然后把小颗粒送到嘴边,大的颗粒运到套膜边缘扔出去。
   
 
生长环境要求:
 
1.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7m左右的江河入海近处,适盐度为10%~25%。杂食性,以细小浮游生物为
牡蛎 
食。繁殖季节5~9月。
2.栖息于从潮间带至低潮线以下10多米深的泥滩及泥沙质海底,通常在正常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小;在盐度较低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大。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为河口及内湾养殖的优良品种。
 
3.栖息于潮间带的蓄水入及低潮线以下20m左右的岩礁上,适盐度高,繁殖期6~8月。
 
⒋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水深15~30m左右的岩礁上,或泥沙质海底,有时在低潮线下数米处也能见到。适盐度27%~34%,繁殖季节5~9月,当水温在17~19℃时即开始产卵。
 
  
天敌
 
鸟类、海星、螺类以及包括鳐在内的鱼类均食牡蛎。钻蠔螺(Urosalpinx cinenea,即灰色尾号螺)分布广,常在牡蛎壳上用舌钻一小孔,吸食其活组织。牡蛎面临的其他生命威胁如牡蛎床会被一种叫做粉拖鞋的软体动物霸占,牡蛎被挤出来,还有各种原生动物寄生虫导致的疾病。人类过度捕捞和工业排污也是牡蛎面临的危险。
 
  
 
生长繁殖
 
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的个体,1次产卵约10粒,在外套膜中受精、孵化,幼虫脱离母体;异体受精的个体,1次排卵数千万粒,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幼虫一经固着在物体上,即终不脱离。有些种可进行人工养殖。[2]  
 
牡蛎属于卵生型,6—8月是繁殖期。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 即欧洲平牡蛎)。牡蛎在夏季繁殖。有的种类卵排到水中受精,而有的则在雌体内受精。受精卵发育成游泳的幼体,叫做:缘膜幼体(veliger larvae)。两周以后缘膜幼体永久固著于其他物体上,比如其它牡蛎壳或岩石,固定三天以后,幼体失去了游泳的能力,变成了小的成体,叫做蚝仔(spats)。经3~5年后收获。
 
 
 
价值
 
主要成分
 
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等.牡蛎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等。牡蛎原动物含糖原,牛磺酸,10种必需的氨基酸,谷胱甘肽,维生素A、B1.B2.D,无机质如铜、锌、锰、钡、磷及钙等,其中所含的亮氨酸、精氨酸、瓜氨酸含量最丰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含量最为高的海洋物种之一。我国广东、福建台湾养殖较多。肉味鲜美,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和肝糖,可以鲜食或烹食。也可加工制成蚝豉或蚝油。壳可入药,也可烧石灰。[2]  
 
营养成分
 
教您看懂牡蛎的营养成分表,从左边表中可以看出牡蛎的胆固醇、钙、铁、磷、镁、锰、钠、锌、硒、铜、维生素B2与同类食物相比高于平均值,牡蛎的各个营养成分含量及各营养素作用详解见图表。
 
牡蛎富含蛋白质、锌、欧米伽3脂肪酸及酪氨酸,胆固醇含量低。其中锌含量极高,有助改善男性性功能。注意:6只牡蛎的含锌量是日需求量的两倍。如果牡蛎不新鲜,容易引起食物中毒。[4]  
 
  
注意事项
牡蛎,又称为“海里的牛奶”。其富含大量蛋白质和人体所缺的锌。食用牡蛎可防止皮肤干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分解黑色素。它是难得的美容圣品。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生牡蛎居高风险食物之首。因其含有两种破坏力极大的病原体:诺罗病毒和霍乱弧菌。诺罗病毒可能引起胃肠炎。霍乱弧菌可引发高烧、感染性休克、皮肤溃烂性水泡,甚至可引起致命性的败血症。"[4]  
 
牡蛎鉴别
鉴别要点
 
长牡蛎、近江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的主要特征是:长牡蛎为长条形,长度可达35cm,鳞片坚厚呈层状、质硬,断面层状洁白、味微咸;而近江牡蛎则多呈类圆或卵圆形,鳞片呈同形环状,层层相叠;大连湾牡蛎则为类三角形,鳞片稍坚呈水波状。三者形状迥异,较易区分
   
快速鉴别
 
1、长牡蛎:壳大型、坚厚,长条形或长卵圆形,背腹缘几乎平行,一般壳长为壳高3倍;壳长:左壳30~35cm右壳22~33cm。壳高:左壳9.5~10cm,右壳8.5~9.5cm。右壳较平如盖,壳外面鳞片尖厚,自壳顶向后缘环生,呈波纹状,排列稀疏,但趋向愈合,无纵褶;壳面平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壳内面瓷白色,有脊或无;壳顶两侧无小齿。闭壳肌痕大,呈蹄形,瓷白、紫棕色或黄色等,位于壳的后部背侧。左壳稍凹或很深,壳外面鳞片较右壳更粗大,但形状相同;壳内面顶部具宽大而长的韧带槽,长度为宽度的2倍以上,颜色与右壳相同,无臭,味微咸。[4]  
 
2、近江牡蛎:贝壳大形,坚厚,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和长形不等。壳长:左壳13~24cm,右壳12~24cm。壳高:左壳9~15cm,右壳8.5~14cm。右壳较左壳小,略扁平,壳外表环生同心状鳞片,形状随年龄不同而变化,一至二年生个体鳞片扁平薄脆,有的呈游离状,二至数年个体鳞片平坦,有的在后缘起伏或微波状;多年生个体鳞片完整,层层相叠,坚厚如石。壳面具灰、青、紫、棕等色彩。壳内面白色,边缘有的具灰紫色,无齿,闭壳肌痕大,肾形或半圆形,紫黑色,位于中部背侧。左壳较右壳大、厚,同心鳞片与右壳类似,但层次少。壳内面白色,有的周围呈灰紫色。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吃生蚝对男人有什么好处?

    吃生蚝对男人有什么好处?

  • 牡蛎

    牡蛎

  • 甲鱼

    甲鱼

  • 图揭日本恐怖731部队女子实验 细菌武器

    图揭日本恐怖731部队女子实验 细菌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