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银座、原宿、下北泽……东京时尚街区如何形成各自风格?

作者:admin 2018-04-26 我要评论

不仅仅是卡哇伊。 融合全球最新资讯、多层次混搭是东京街头时尚的一贯作风。而说到东京时尚,大部分人都会想起原宿与涩谷。其实除了这两个地方,东京不同时尚街...

不仅仅是卡哇伊。

融合全球最新资讯、多层次混搭是东京街头时尚的一贯作风。而说到东京时尚,大部分人都会想起原宿与涩谷。其实除了这两个地方,东京不同时尚街区都有其独特风格,这些多样风格的形成,也各自有不一样的故事。

 

银  座

没错,就是那句话――日本百货激战区,奢华时尚朝圣地

 

与纽约第五大道齐名的全球级购物天堂、历史悠久的繁华街银座,同时也是奢华与摩登时尚的代表。这条经历了日本经济沉浮的街道上,百货公司林立,既汇集各大名店,也聚集着来自日本各地的传统工艺店、年代悠久的咖啡老铺、米其林餐厅及高级夜总会。

银座成为一种时尚风格发源地的原因,要从 1872 年说起。连接横滨与新桥的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后,原本在横滨做西洋家具、钟表、服饰、食品等进口生意的商人们,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时尚领域。他们引进最新与最时尚的商品,在银座开起了鞋店、洋服店、西洋家具店、手表店等新式门店。

△ 1933 年银座 6 丁目的街景。前方一座建筑为松坂屋,最后方为三越百货和松屋。图片来源 | ginza.jp

当时,商人们为了吸引顾客,摆出各式各样的橱窗,甚至打破江户时代需要脱鞋进店的经营模式,让顾客穿着鞋自由进出店铺、挑选心仪商品。由此,顾客们在银座逛街时不仅可以购物,也可以欣赏文艺复兴风格的欧式建筑与不同的商店橱窗,甚至有人将此称为“街头漫步文化”

在明治后期,“劝工厂”的出现,让银座风貌再次出现了变化。“劝业”指的是振兴产业,所谓的“劝工厂”,也就是一种结合振兴产业的博览会概念、将东西都摆出来卖的商店,可以说是明治时期的超市。这种“陈列销售”的做法为日本带来了新的销售与消费形式,也渐渐普及起来。古老的日本吴服店也借用了这种展示销售的形式,形成了近代日本零售业的雏形——其中一些本来售卖和服的大店,也在这个年代转型为百货店。由此,银座聚集的人流日渐增多,哪怕仅仅去银座散步,都被认为是很时髦的事情。1915年前后,这种做法有了一个专有名词——银ぶら,意为银座溜达漫步。

△ 人们心中的银座繁华街。图片来源 | Sean Pavone-iStock

日本百货店由此快速发展起来。1925年松坂屋开张,取消了脱鞋惯例,全场可穿鞋入场。它还开设了屋顶动物园,开通了免费巴士迎送顾客,新型经营模式层出不穷。紧接着松屋百货和三越百货的落成,更是开启了银座的新商业模式,同时也让银座的店租超越日本桥成为“日本最贵”,随后,浅草通往银座的地铁开通,将当时被称为繁华街的浅草的顾客引向了银座,从此,银座成为人们眼里的“日本第一街区”——奢华时尚的朝圣地。

如今,日本各大百货店仍然在这个街区延续着它们的传统生意,大型品牌总会想办法在银座找个位置开店或者办时装秀。歌舞伎座、能剧剧场等传统场合历经改造,却也仍分布在四周,加上声名在外的高级餐厅们,迄今为止,你也仍会在这个街区经常看到很多保留传统、穿着和服出席各类场合的人。在这个街区,传统与现代时尚风格从近代日本就一直杂糅,让人们感受着日本对不同文化的微妙融合。

 

原  宿

别误解,这里不仅有卡哇伊

 

原宿的名声,一直建立在日本年轻人的口耳相传里。它是年轻人的流行信息交流处,也是日本潮流文化的发祥地。原宿潮流文化一直影响着亚洲时尚动向,近年甚至成为欧洲年轻人效仿的风向标。

二战后,美军进驻原宿、建造集体住宅当作兵舍,为了军属们生活方便,原宿开起了各种卖洋货的小店,西方生活方式也开始影响当地居民。1964 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兵舍又改建成了奥运村,这个区域也逐渐习惯了混合的风格。原宿逐渐聚集起一群对外国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他们被称为“原宿族”。

△ GOLD ERIKA 是一位活跃在日本模特界的中国女生,也是日本各大杂志的街拍宠儿。图片来源 | droptokyo

现在人们对原宿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可爱”这个标签。这股风潮起源于 1966  年,设计师荒牧太郎在原宿开了一家女装精品店 Mademoiselle NoN NoN ,这种可爱小姑娘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话题。随着这股时尚热潮,设计师品牌、文艺咖啡室以及各种饰品店相继在原宿开业。 1972 年东京地下铁千代田线明治神宫站开通,给原宿带来了更多人流,紧接着,以销售欧洲时尚服饰、首饰家具为主的复合建筑 PARE HURANNSU 在竹下通出入口附近的明治大道开张,这些新鲜事被创刊不久的女性杂志《anan》与《non-no》大幅报道,让原宿街头出现了一群阔步的时尚青年,他们也由此被称为 annon 族。1978 年,时尚店集合体 Laforet 原宿开张迎客,由此,原宿是个卖潮流衣物的地方——这个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 1970 年代到 1980 年代,竹下通的潮流商铺被逐渐带动,原宿的时尚人群同时走向低龄化。

△ 日本艺人卡利怪妞是原宿可爱萝莉风的代表人物。图片来源 | hawaiist.net

这里也需要提一下原宿神宫前地区十字路口一家名为 Leon 的神秘咖啡厅,在那里喝咖啡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它位于原宿“中心住宅”(セントラルアパート,1999 年起改建为t’s harajuku)的一楼。这座楼里有许多设计师事务所和摄影师,也算是原宿文化的牵引地。Leon 时常会聚各种名人、艺人、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资助人们,经过媒体报道,原宿的知名度进一步上升。

△ 1970 年代 Leon 咖啡店街景。图片来源 | tabi-labo
△ 1972 年, 染吾郎用镜头记录下了神秘的 Leon。当时,咖啡店门前聚集了不少青年。 图片来源 | nonnakamura-presents

进入 1990 年代,低龄化的原宿文化被看作“老土”,一些喜欢时尚的年轻人开始往原宿街区不那么靠大路的地方——“里原宿”进军,重新开拓新的原宿文化。高桥盾、NIGO、藤原浩这些设计师,让里原宿文化又成为新的流行指标。从那以后,汇聚在里原宿和猫街(Cat Street)的街头风格装扮的男生产生爆发性剧增。原宿潮流文化变化速度之快也让人惊讶:1990 年代的萝莉风,2000 年代盛行一时的森女风,2010 年代融合了秋叶原要素的 Neocos(ネオコス,意为二次元时尚风)风格成为流行——这种迅速的多元化,也是它能在年轻人心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

△ 年仅 7 岁的 coco 在 Instagram 上拥有 54 万粉丝,被称为原宿时尚潮童代表。图片来源 | Instagram @coco_pinkprincess

 

涩  谷

让人印象深刻的辣妹还在吗?

 

提起涩谷,很多人的印象一定会停留在涩谷 109 辣妹风。其实在辣妹风诞生前,涩谷还有着更独特的时尚风格。

1970 年代,随着购物中心 PARCO 在涩谷开业, O1O1 和涩谷 109 等各种面向年轻人的大型时尚购物中心相继进入这个街区。这个街区不断有新的店铺入驻、变化,时尚与创意人士也开始在这边找办公室、公寓。街道变得热闹起来。

△ 著名的涩谷十字路口,每天约有 50 万人在此通过,是世界上人流量最大的十字路口。 图片来源 | Victor Nomoto - METACRAFT

涩谷的时尚文化诞生于 1980 年代。随着设计师品牌热潮的减退,高中生成为重要的消费力量。当时,来自东京几所高中男校的一群富裕家庭的孩子仿照美国青春电影《The Outsiders》,以学校为小组,出没于涩谷的各类迪斯科舞会,他们身着同色防风衣和运动衣,并在背部印有各自团队的名字。这种搭配风格迅速在东京各大高校内传开,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文化。不仅如此,涩谷中心街上,针对年轻人的 CD 店铺和游戏厅相继开业,专为年轻人设计的时尚品牌也逐渐增多,涩谷成为年轻人会聚的街区。

△ 涩谷中心街团队现象。图片来源 | tokyowise
△ 在日本時尚界整整紅了 10 年的姐妹花 AMIAYA。图片来源 | Instagram @AMIAYA

媒体也是让这些不同街区风格扩散开的重要力量。1988 年,私立男校高中生将白色 T 恤和 Polo 衫、条纹衬衫搭配洗水牛仔裤,外加藏青色制服外套、乐福鞋这种简单的时尚搭配穿出了风格。经媒体报道,这类“涩谷休闲风”蔓延至日本全国。另一方面,涩谷的时尚地位也得到加强。

△ 1988 年,藏青色制服外套与乐福鞋,这类简单的搭配,从私立男校高中生开始流行起来。 图片来源 | pinterest
△ 曾经一度风靡的泡泡袜也起源于涩谷。 图片来源 | kai-you

由艺人安室柰美惠带起的涩谷系黑妞文化,则是 1990 年代 “109 辣妹”的时尚追求。高校制服搭配白色泡泡袜、厚底鞋配超短裙外加细肩带背心,手机上贴着各种闪亮的装饰,棕发,黝黑的皮肤,银白色的厚嘴唇及白眼圈——这股潮流足足存在了 10 年之久。哪怕是今天,虽然大潮已过,但涩谷仍然有一群人坚持这个风格,不停更新、改进辣妹文化。

△ 1990 年代的涩谷黑妞杂志《EEG》。图片来源 | oricon.co.jp

 

下 北 泽

掺杂着年轻人荷尔蒙,音乐、剧场,还有古着

 

说到下北泽,“古着”“杂货铺”算是怎么也不能被忽略的标签。然而,从战前到战后,这里却是当时文化人和政治家的会聚地。曾任日本首相的佐藤荣作、竹下登等都曾在此居住过。这里也是诗人萩原朔太郎、小说家坂口安吾、横光利一等人的聚会场所。

△ 日本的艺人和模特们经常光顾这家 New York Joe Exchange。图片来源 | time out

1950 年,做进口商品生意的商铺开始出现在下北泽车站的站前市场,商贩们各自在此搭起铁皮棚,棚数逐渐增加,商店街也渐渐变成了如今人们看到的模样。人们对下北泽的印象是“东西便宜”、“时髦”。1970 年开始,商业街发展进入最鼎盛时期,那段时间大约有 70 间店铺在此经营着洋货贸易。正是因为洋货买卖,下北泽开始与潮流沾上了边。

音乐与戏剧是下北泽的两个关键词。1970 年代前期,中古唱片行和音乐酒吧 Lady Jane、连锁杂货铺 Loft 下北泽店的开张,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特别是对音乐痴迷的年轻人来到下北泽。年轻人的集聚让下北泽开始展现出活力,尤其是 1979 年开始举办至今的下北泽音乐祭,更是成为一个传统音乐集会。到 1982 年,著名男演员本多一夫的“本多剧场”和为年轻人提供演剧机会的小剧场——“The Suzunari ”相继开张,许多喜爱音乐和戏剧的年轻人将下北泽视为一个可以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自此,下北泽已不再仅仅是文化人与政治家的地盘了。

△ 下北沢的本多剧场。图片来源 | honda-geki

至于古着潮流,它的诞生有两种说法。二战过后,为了弥补民间衣物、生活用品严重不足的状况,有不少商家开始购入美国的二手军装,贩卖给老百姓以解燃眉之需。然而真正让二手衣物成为潮流文化,是在 1970 年代。美国嬉皮文化进入日本,获得了日本年轻人的注意。但当时,入手一件新品美国时装,既不便利,也不便宜。于是,一批热衷时尚的年轻买手将目光投向了二手古着。原宿,包括下北泽站前商店街,都成了他们的交易场所。进入 1980 年代后,下北泽的服装店和古着店数量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主流,渐渐地也有了“古着圣地”的称呼。

下北泽站前地区共有 6 条商店街,道路狭窄,车辆很难进入,形成以步行为主的街道。因为容易聚集人流,店铺种类也极为多样,汇集了各类餐厅、超市、杂货店、古着屋、书店、剧场、娱乐设施等。截至 2015 年 11 月,下北泽车站为中心、半径 500 米 范围内,聚集了大约100 间古着店。

△ Flamingo Shimokitazawa 是下北泽一家十分有名的古着店。图片来源 | time out

当然,也有人把古着的兴起归功于当时下北泽的年轻人。因为音乐与戏剧,不少追梦的年轻人都把下北泽当成他们事业的起点。不仅如此,下北泽附近还有东京大学駒场分校区、明治大学和泉校区、国士馆大学等多所高校、短大,一些商铺在这群并不富裕的学生和寻求机遇的年轻人里看到了商机,古着种类繁多,价钱也比原宿、中目黑的设计师品牌店便宜许多,在没有快时尚的年代里,从下北泽买二手服饰或许会是他们省钱并追赶潮流的最佳选择。

△ 1980 年代初期,DC 品牌十分流行。那群受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影响的年轻人,被称为“乌鸦族”。图片来源 | Karasu zoku

但下北泽也不只有古着店,为了方便周边居民,杂货铺、布料店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比起原宿和涩谷的前卫潮流,下北泽少了一些街头潮流的时尚感,却多了一丝生活气息。就算是住在那里,你也能找到一种归属感。

东京街头文化的时尚青年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日式时尚的灵魂。在这里,谁也无法猜测下一季会流行什么。不管你是何种风格,在东京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地。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趁疫情发国难财?长租公寓开了个坏头

    趁疫情发国难财?长租公寓开了个坏头

  • 电商“狂欢”

    电商“狂欢”

  • 少存钱多买股

    少存钱多买股

  • 消费·理财(1072)

    消费·理财(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