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懂的人才能听到文物说话

作者:admin 2019-10-24 我要评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常常在出游之后生出这样的感慨。这或许是因为人身在别处,面对的多是新东西,感官会被频繁刺激,感知力被激发的更敏锐,吸收的会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常常在出游之后生出这样的感慨。这或许是因为人身在别处,面对的多是新东西,感官会被频繁刺激,感知力被激发的更敏锐,吸收的会更多。

 

所以,人常常有旅游、探古寻幽的冲动,不过要是去的地方不对,只能是徒增劳累。所以很多人优选在中华大地上罗布的名山大川、地标古迹,毕竟声名在外,去了总不会错。但常常是一番游览,或是一头雾水,或是收获甚少。

 

譬如,当你来到梁思成、林徽因用5年跑遍190 县、2735处古迹最后寻得的中国罕见的唐制木构建筑——佛光寺,乍一看,肯定会觉得一座小寺庙不过尔尔。而在各种古村层出不穷的今天,曾经被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也可能会被你评为一个无奇的农村。而穿过今天北京城的中轴线,可能在你看来也只是古代城市的遗存,对今天的北京城意义不大……

 

可是,它们确确实实集中保留着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智慧,忠诚地记录了文明的地理演变、民风更替、文化兴衰,而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肉眼却不能发现其中奥妙,但了解它们、传承它们却是每个中国人的使命,毕竟文明是一场接力,棒子不能在你的手上掉下。

 

为此,我们邀请到奋斗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的清源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开设了中读专栏“访古寻踪:跟着一线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探访中华地标”,为大家讲解在中华大地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地标。这一团队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建筑学院教授吕舟带领,他们将共同为你展现一个书籍之外、山河之间的中国文化历史解读。

 

透过专业人士们的讲述,中读听众从中收获到了关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地标的全新认识,中读君将其中一些有洞见的读感收集出来,集合成这期读感周刊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专栏“访古寻踪:跟着一线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探访中华地标”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佛光寺匾额

 

 

 

文化是场接力,我们不能掉队

 

@一休

学习了课程,知道了关于文化遗产更多的专业知识。之前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做得不好,很多古迹被破坏甚至湮灭,让人痛心疾首。很高兴现在喜爱并致力于保护文物保护古迹的人越来越多。

 

 

充满开放的想象

 

@宸淵居士

吕州老师带我们系统了了解的文物的定义,也回顾了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对于中国文物保护做出的杰出贡献。还有我们也了解了《世界文化文化遗产公约》对于文物定义的相关概念,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六大条件,这让我对文物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吕舟老师开篇给大家定了一个很高的基调,从文化遗产的广度上让我们对可保护的人类遗产充满开放的想象!

 

 

奋进的文物保护事业

 

@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

假期的時候去了國博等博物館,看了好幾個一直想打卡的展覧,也去了擁有大量古建族群的山西。看得出來在近百年來國家對文物保護方面加強了關注,在山西博物院/青銅博物館裏能看到為數不少的展覧品都是公安部門收回來的,也有在國外收回來的艾物,看到這些寶物能回歸故土也是挺感動的。老實說去過國外一些博物館後就知道國內真的做得很不錯了,看得出來每一件文物都是有用心在保存。

 

 

补充基础知识

 

@Queenie

自己学习建筑学,本科在国内学习了五年,研究生在澳洲学习了两年,深深体会了不同文化下建筑的差异,建筑跟文化,自然,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了解文物和文化遗产就是追本溯源的了解建筑和人们生活习性的发展。现在我刚刚回国在设计院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工作,这个很好的帮我补充了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文化遗产以及文物的定义,他们之间的关系等,对我帮助特别大。

 

 

懂的人才能听到文物说话

 

@PYY

有人说文物是个死物,没有生命,但是他不懂,文物承载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记忆 ,人类的个体生命可能很短很短,但是全人类的生命又很长很长,精彩绝伦。对于一个喜欢历史的纯文科生来说,文物真的是会说话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他们是一段文化,一段历史。当我们看到后母戊鼎(暴露年龄的说,我当时读书时候还叫司母戊鼎)的时候,我们能够从线条,器具大小,篆刻的线条,遥想那位王后当年的风采,遥想殷商。

 

 

▲敦煌61窟的《五台山图》

 

变味~

 

@其濛

中国很多古城镇,一旦进入商业旅游发展模式,就淡化了自身的特性和灵性。典型如丽江古城,鳞次栉比的小商品店,卖的都是大同小异的货品。若干家手鼓店,放的都是同一首歌。还有入夜之后沸反盈天的酒吧,让人觉得这座所谓的“古城”早就不适合居民栖息,而来来往往的游客只是在驻足、凝视。会很担心,这样的开发除了给人们带来物质利益,对于传统文化的传递会有怎样的益处。

 

 

浅论文物的活态传承

 

@橙子

活态传承其实就是让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但这些原则也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持住它的功能,比如房屋,是有损坏的,如果过多得修缮,那就不是原状保护。或者是以所谓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保护。感觉重要的不仅是本体的保护,还有技术的保护,文化内涵的传承,这些东西不丢失,就算本体消失了,精神上的东西依然在。

 

 

文创,文化的另一张名片

 

@Paula-YuHokit

对于文物的活化,打开我新世界大门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很早以前就开始做文创,甚至把一些高清照片放在官网给大家下载使用。而北京故宫给我的惊喜而是各种创新的活动形式、运用新技术,让大家与紫禁城和历史进行了互动。至于历史城区的保护发展,目前我觉得国内做的最好最巧思的是澳门。

 

 

用脚步摸索出来的国宝

 

@豚仔

为了推翻日本学者断言的“中国已无唐代木构建筑”定论,梁思成用5年跑遍190 县、2735处古迹,直到1937年6月,与夫人一起雇了马车毛驴,发现了与敦煌壁画完全一样的佛光寺。带着钢马甲的跛足梁思成、穿着旗袍的林徽因,在殿内搭起架子,拭去千年尘封,爬上大殿木梁找到唐代墨书,和殿外的石经幢相互应证。梁思成激动地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回到北京后,他撰写了《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轰动中外。佛光寺从此真容得现,被誉为“亚洲佛光”。

 

 

亲临,沉浸入文化中去

 

@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

整個佛光寺區分成了算是兩層(開放的地方),地面層入口位置建了一個登記的小房子,東大殿在上層,踏出這個小小的寺廟,整個區域像是世外桃源, 東大殿就在枱頭就能見到之處。去的時候是秋天,秋風瑟瑟,伴隨著鳥啼,真的是格外的舒服。去往東大殿的是一條很斜的石梯,然後映入眼簾的便是特別古樸的木建,站在梯級處就能看到中間的大佛,原來都是設計好的啊。殿裹面不能拍照,佛像跟壁畫都圍起來了,也挺好的,保護做到了,要看的其實也看得到。

 

 

▲五台山建筑群

 

信仰的力量

 

@包子

佛光寺历经五朝到民国经历六次大修,存在一千多年,不得不说以前的国人对于宗教的信仰和古建筑的珍视是让人感动的,刨去有些是政治教化的原因,人民自发的去维持也是很让人钦佩的。

 

 

观赏需要专业知识

 

@执古御今

每一项研究都离不开细致而缜密的分析,如此精细的运作是科技的发展和研究人员的努力共同的结果,正是因为这些地毯式的检查才能对一项古建有如此深刻的认知,才能指导我们的学习,感谢专业的研究人员细致入微的工作,指导着我们如何去观赏历史的遗迹。

 

 

祝愿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春和景明

通过孙老师关于"从世界遗产的角度,作为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是指从永定门城楼开始,经正阳门城门和箭楼、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故宫、景山,万宁桥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北京老城中轴线,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分别列于轴线两侧,这也是北京老城的中心区域"的讲述,才明白,这条中轴线丰富的内涵,包罗万象的胸怀,以及我国古代历75O年人民的智慧结晶。但不知这条中轴线上的永定门、正阳门和箭楼是否还完整保留着?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梁、林伉俪奔走呼号,慷慨激昂为保护老北京城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抗争!斯人已逝,但愿北京中轴线早日申遗成功!以告慰在天之灵!

 

 

中轴,权力的具象化

 

@执古御今

建筑理念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又影响着中国建筑。“以中为尊”,这个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不断被建筑者贯穿到城池的设计中,中轴对称之美,正好符合庄严,肃穆,庄重的气氛,人们生活在不自觉的条框中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而皇帝通过居中展现了最高统治者的尊荣和焦点。留存至今的北京中轴线,车水马龙,虽然早已没有了帝王,但这条中轴线蕴含的文化,以及川流不息的人们却是可以永远无止尽的去体会,去感受。

 

 

▲万春亭看北京中轴

 

魏晋才有的中轴线规划

 

@Wendy

“以中为尊”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但是听了孙老师的课才知道其实中轴线在魏晋才开始有比较明确的规划,更早时的都城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规划。听起来感觉和欧洲的城市规划比较像,有些杂乱。可是在周朝已经有类似现在的四合院的住宅规划,讲求对称。这一讲还对老师讲到的宋以后中轴线两旁多了市井气息印象深刻,感觉它令中轴线有了更灵动的特点。

 

 

发展,古迹存留的唯一生路

 

@执古御今

“北京中轴线”这一讲非常好,条理清楚,脉络清晰,为我们从头捋了一遍中轴线的时间轴。我们的中轴线从元代到现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是紧紧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我们是不能让古迹永远停留在古代,在能够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有所发展才是进步。现如今我们可以自由的在中轴线上的任何一处地方随意行走,参观,学习,阅览。期待我们的中轴线越来越好!

 

 

风水,不全是迷信

 

@旺旺

风水学说,中国人自古就津津乐道,直到现在,这也是很多中国人的茶饭谈资。之前,一直认为风水就是简单的迷信,然而,系统了解了风水学后,没想到其中蕴藏着如此丰富的道理。得天独厚的选址,独一无二的宝位,“龙,穴,砂,水”四物之间的巧妙配合,无不诠释着形势宗的博厚传统。然而“圣意所注,即为吉壤”,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到了现实,毕竟皇帝喜欢的自然就是好的嘛!

 

 

风水的流派

 

@Wendy

从元代开始,流行于民间的风水术主要是形势宗和理气宗两种流派。简单点说,形势宗注重的是,在山川形势的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强调“龙、穴、砂、水”的关系;而理气宗则是根据河图洛书、八卦九宫和阴阳五行的宇宙图式,分析天上的星宫、宅主的命相乃至住宅、墓葬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且运用风水罗盘,确定住宅与墓葬的方向、布局乃至营建时序。逐渐的,在两种风水术中,形势宗风水术便慢慢占据了上风。

 

 

▲明孝陵

 

“风水学”的启蒙

 

@春和景明

一直以来对风水这门古老而又神秘的学说,大都是一听了之,不以为意。觉得它虽有些道理,但更多的是些骗人的迷信东西。本节课听下来,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这门学说虽然深奥、复杂、难懂,但通过贾老师深入浅出,条理明晰的普及,算是稍懂了点皮毛,至少不大会与封建迷信连在一起了。当然,一些社会上的风水术士出于某种目的,将风水学弄得玄玄乎乎的则另当别论。谢谢❤️老师的启蒙开导!!

 

 

牵强的“预言”

 

@豚仔

当年明成祖考察十三陵。风水先生们各逞才智,只有姚广孝没有言语。明成祖便问道:“选陵侯,你看看,这块地可以埋葬我的几代子孙?”姚广孝说:“此地山间明亮广大,藏风聚气,可以埋葬皇上的万子重孙。”传说这是一句隐语,即告诉成祖,到了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明朝就灭亡了。明成祖当然听不懂这句隐语,还是下令圈地80里,将黄土改为天寿山,动土修陵了。

 

 

“得,得叫上王承恩了!”

 

@豚仔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三条有一座理郡王府,它的前身叫王承恩府,最早的主人王承恩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那时候这里的地名叫王大人胡同 ,可见当时的王大人地位和名气非同一般。
崇祯皇帝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忙于各种奏折的审阅批复。王承恩虽然没有魏公公那样大的“权限”,但是对崇祯可是忠心耿耿。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命王承恩提督北京兵马。内城陷,绝望无助的崇祯命令周皇后、袁贵妃等人在坤宁宫自缢殉国,亲手杀死了昭仁公主,斩断长平公主左臂。景山自缢后,王承恩痛哭不已,对着35岁的帝王遗体行了最后一次礼,也跟着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他们的尸体三天后才被发现。后来,崇祯夫妇的灵柩被埋在了田贵妃的坟墓,贵妃墓因此改称思陵,王承恩也被埋葬在思陵旁边 ,永远地陪伴着崇祯帝。
后来,北京人在孤立无援、没有办法的时候总爱说一句俏皮话:“得,得叫上王承恩了!”

 

   

▲北京中轴线天安门地区

 

天风海涛中的万国来潮

 

@王钰

鼓浪屿讲述给全世界的,是文化间交流的一个独特案例,她见证了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全球化早期各种价值观念在这个小岛上的交汇、碰撞和融合过程。数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元素不断汇聚于此,影响并被融入本土文化,进而形成新的文化发展和创造。在对文化交流的过程和作用的见证方面,鼓浪屿符合突出普遍价值标准,在通过文化融合创造的成果的典型性代表性上,符合了突出普遍价值标准。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觉醒启

 鼓浪屿建筑是我国民居建筑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转折时期的产物,为研究我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鸦片战争之后鼓浪屿成为西方人的居留地,到19世纪末,先后有13个国家派驻领事,到20世纪初最多时曾达到16个国家。这造就了她的建筑艺术流派纷呈,博大精深。这座岛屿虽小,但却是一个巨大的价值和精神载体。鼓浪屿孕育的文化和宗教对话可以帮助今天全世界的人们理解和实践尊重、包容的价值观并欣赏多样性,这是全球公民精神的重要课堂。对鼓浪屿来说,先辈留下来的,不仅是背负耻辱的历史伤疤,更是在伤疤上以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去焕发新生的历史见证。

 

 

曾经和如今

 

@紫水晶

鼓浪屿去过两次,都是2000年代初,那时候游人已经很多,但还好没有泛滥,在幽静的小巷里走过看过院墙上灿烂的炮仗花,在古老的别墅里住过听过隔壁钢琴的声音,在清晨无人的海边漫步看到太阳静静升起……所以如今不敢再去……

 

 

讲述徽州呈坎古村

 

@爱电影的兔妈

杜老师的讲座激情澎湃,语调抑扬顿挫,内容也很丰富,就是语速超快,笔记完全来不及记,需要来回多听几次。今年暑假刚带儿子去了古徽州,参观了徽州府和鱼梁坝,还有附近的西溪南村,呈坎因时间太过紧张没有进去参观,正好认真听讲座,11月抽空再去。

 

 

徽州多古村,呈坎几人识

 

@雨🌴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呈坎村,被朱熹(宋代大思想家)称为“江南第一村”, 村里共有49栋乡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中祠堂有“江南第一祠”之美誉,村中社屋也同样是徽州之最。这个被誉为“民居甲徽州”的村落,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有机会一定去逛逛。另外文中列出的4个典型乡土建筑,也同样引起了我的兴趣,之前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候也稍有了解。

 

 

▲呈坎村全貌

 

生活在别处,别处在徽州

 

@觉醒启

徽州的精髓,都在徽州的古村落里。名声在外如西递、宏村,隐逸低调如呈坎、许村……明清时期的士绅阶层,在徽州的“八山一水半分田”中,打造了中国村落的样本,创建了中国村庄文化的最高成就,时至今日,徽州依然是中国人心中理想的栖居地之一。

 

 

乡土遗产是创造和使用紧密结合的

 

@春和景明

杜老师的讲课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把历史考古课上成了文彩飞扬的文学历史课,很好听!
杜老曾讲道"乡土遗产是与它的创造者、使用者紧密结合的,它始终反映着乡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和需求。在过去是如此,在今天仍是如此"我理解为这主要是指那些还有原住民生活和使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如古镇、古村落等。而对于那些早已人走楼空,没有了人气的建筑遗产,也如此吗?当然,在后人考察了解这些建筑遗产的历史时,杜老师的观点还是适用的。

 

 

中国近代建筑的演化倾向

 

@寒马

一直对旧的建筑有一些怀念,可能旧的建筑是真正有人气,能够了解当时时代的一些线索吧。十三行的建筑通过通商繁衍,又开始衰落。中外文化的交流,从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传入,蒙满入主,历来有之,对建筑影响更多是被中原传统包容、内化,而广州十三行建筑西化的倾向却很明显。

 

 

陌生的古格王国

 

@

古格王国,对于藏族历史甚不了解的我是十分陌生的词汇。通过这一讲老师的梳理,我基本建立起了这条陌生的支脉,知道了其起源于部落时期,知道了历经九世,古格王国却属其支脉。很多陌生的名字可能并不能记清,但也了解到了古格王国历经历史磨练方能建立的不易。通过文中的配图,也同样震撼于古格王国遗址的恢弘与浑然天成,很是希望有机会能亲身赴藏地感受这份文明的伟大。

 

 

▲土林上的古格王城遗址

 

西藏的曾经

 

@夏日暖阳

说到西藏总有一种神秘感,未曾去过的人向往,去过的人想再次前往,还有那富有特色的高原红。古格王国遗址的发现对于深入了解高原上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跟随刘老师的讲解走进辽阔高远的高原,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充满戏剧性的兴衰

 

@1046

古格王朝的兴衰史很富有戏剧色彩,历代国王遵循依教为政,促使了吐蕃佛教的势力越发难于被国王掌控,想要借助葡萄牙传教士的天主教平衡局势,却促使了矛盾激化,古格王国自身的引狼入室导致了灭亡,这一切听起来都让我颇感意外。但也正是这种种意外,使得古格王朝的兴衰别有一番色彩。另一方面,我十分赞赏古格王国对于佛教治国的那种执着。也正是这种举国之力的支持,才让古格王国在藏区佛教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多彩的古蜀

 

@北京红树林

古蜀文明在考古学方面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夏商时期的三星堆文化、两周时期的成都十二桥文化等文化遗存为代表,连续发展演变达2000余年,是中国多元文明的一个区域中心。近几年在多个城市举办的展览中见到过这三种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它们都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 读者来信(1073)

    读者来信(1073)

  • 虎妈威震逍遥津

    虎妈威震逍遥津

  •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