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感周刊丨奶奶不识字,但嘴里却常蹦出文绉绉的道理

作者:admin 2019-10-27 我要评论

小编小时候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和一部分老年朋友都不太识字,但她们聊天时却常常能说出一些文绉绉的语句,教育后辈时也常常能讲出很多看似超出他们认知水平的道理...

小编小时候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和一部分老年朋友都不太识字,但她们聊天时却常常能说出一些文绉绉的语句,教育后辈时也常常能讲出很多看似超出他们认知水平的道理。等我稍长一些才知道,她们长在传统社会,多数都会去看戏,戏里的戏文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受传统戏曲的浸润,也得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过到了今天,很多人已经习惯于看电影、电视剧,听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表达已经不太习惯,会觉得戏曲唱段太冗长、拖沓,迫切地要知道后面是什么。可是传统戏曲以唱为主,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是大段大段的唱段,那是作曲家呕心沥血创作的最重要的片段,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些作品。

 

所以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我们能从其中获取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无形中获取上千年的生命体验,相当于能得到“智识”上的长寿。

 

因此,我们觉得有必须让大家深一度地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于是邀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的主任及教授,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等校的郑培凯老师,开设了中读专栏“客官,请看戏:郑培凯的古典戏曲文学精读课”,郑老师近年来致力于中国古典戏曲的传承和推广。在这一专栏中,他通过对《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等一系列重要戏曲作品的解读,带听众完成了一次中国古典戏曲文学之旅。

 

而中读听众也在这一专栏中完成了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再认知,收获了很多关于古典戏曲的“智识”。中读君将其中一些有洞见的读感收集出来,集合成这期读感周刊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专栏“客官,请看戏:郑培凯的古典戏曲文学精读课”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窦娥冤》珍藏画集 

 

 

 

由最合适的人来讲述

 

@啜饮湖水的麋鹿

郑老师的讲解很亲切,非常通俗易懂,联系到郑老师渊博的学识和经历,古典戏剧的精华和美从他口中表达出来再合适不过。

 

 

学贯中西,还能浅显易懂

 

@Jane

在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中看到了郑培凯老师,印象深刻,于是看到课程推送第一时间订阅,欣喜不已!郑老师学贯中西,可又能讲的浅显易懂,从古希腊戏剧相对应着地去解析中国戏曲,非常赞

 

 

文学和音乐都是治愈良方

 

@小白帆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看戏(潮剧)。有人说音乐可以治愈人的心灵,对于我来说,戏曲更是如此。我的音乐库里有越剧,粤剧,昆曲,京剧,黄梅戏,评剧……平时也喜欢约上好友看戏,为那些唱词、人物、故事所感动。平时都是看戏人,希望对戏曲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年少难懂戏曲“真滋味”

 

@Deng

小时候觉得戏曲的节奏很慢,没有字幕也不容易听懂,只知道些最基本的常识。有一年暑假在家,没有感兴趣的节目可看,就调到戏曲频道听了些戏,《打金枝》《追鱼》《沉香扇》《碧玉簪》……时间充裕的时候,跟着戏文慢慢听慢慢看,还挺有意思的。不过,那时候主要在看情节,感觉像看电影一样,对剧目本身并没有更深的了解,而这次跟随郑老师的讲解,更好地认识了戏曲,品味戏文。

 

 

文化烙印的生命力

 

@老爷子

对戏曲的认知始于儿时父亲经常带着母亲、弟弟和我去我们那儿的工农兵俱乐部看戏曲演出,那时没有电视,电影也都是跑片子换胶片的,那是戏曲繁荣的年代。虽说年幼不懂戏曲文化,但那一幕幕的粉墨登场,一场场的余音绕梁,戏曲演员唱念做打的美轮美奂,给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年龄大了对京剧、昆曲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高兴能有这么个好的学习平台,让我对中国戏曲文化有深入了解学习。

 

 

从前那模糊的感觉一下子清晰了

 

@晓晨

我曾经问过郑培凯先生,您会不会唱昆曲?他说,谈不上会唱。这节课里,我知道了爱看戏的郑老先生还是演过戏剧的,尽管是英文话剧。从小到大,我们这几代人都是在西洋文学或舞台戏剧表现形态(话剧、歌剧、舞剧等)影响下长大的,竟不自觉的有点数典忘祖。爱看戏的郑先生在国外遍看各种戏剧,到了在中国90年代初的某一天看到了昆曲,从前那模糊的感觉一下子清晰了:中国的昆曲是那么优雅、优秀!他感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我是非常理解郑先生这种感受的。有时候,真的非常庆幸自己的国家有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如此优异的戏剧形式——边歌边舞浑然一体。西方直到实验性戏剧才有了干净的、具有象征性的舞台布局,而这种美学早已经在中国古老的戏台上实践了数百年。我们怎么能遗忘这一切,不将这宝藏厚自珍重呢?

 

 

给剪辑加鸡腿

 

@Esther Psy

很喜欢开场的音乐,能让人沉静下来,进入到欣赏与学习的氛围中。“经典的东西要学”,希望跟着郑老师学习欣赏精品文化。我也非常感兴趣戏曲说体现出来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感兴趣戏曲中的人生百态与人物性格发展历程。

 

 

戏曲是茶叶浇灌出来的一门艺术

 

@豚仔

 “戏曲是茶叶浇灌出来的一门艺术”委实不错。除了瓦舍勾栏、庙台(酬神戏)、祠堂、厅堂、会馆(供奉道家武财神、正一元帅赵公明的“正乙祠”,成为银行同业会馆)这样的戏场外,酒楼、茶馆这样的消费娱乐之所是艺人们最喜欢的谋生之所。老北京的茶园,就是茶馆、戏馆的融合体,票友在茶园里,既听戏又喝茶,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人生乐趣。

作 为 北 杂 剧 的《窦 娥 冤》

 

《窦娥冤》——折射历史的一面镜子

 

@wenching

元杂剧有北杂剧与南戏文之分,北杂剧粗旷,南戏文则细腻。关汉卿乃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杂剧的特点就是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百态,《窦娥冤》将传统的悲剧故事移植于舞台之上,以电影蒙太奇的方式呈现出来,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故事感天动地,动人心弦。这部伟大的作品,堪比古希腊的莎士比亚悲剧作品,历史长河的虽不停流转,但依旧是一面折射历史的镜子。

 

 

有些好戏初鸣就惊人

 

@望昕

《窦娥冤》的楔子能够迅速地将观众带入戏剧情境,尽快入戏。《窦娥冤》中窦天章卖女换路费,以求取功名,窦娥被迫做童养媳,进而被张驴儿父子陷害逼迫,官员的昏庸,这是窦娥冤屈的客观现实原因,再有就是那个社会没有给她一个合理的出路,买卖人口、高利贷是那个社会的本质真相,相夫教子孝敬长辈成为她生命的全部,其自身的性格也有弱点,就是在对待公婆善良的同时,没有公婆和张氏父子妥协做出应有的反抗。窦娥只能以对天发誓的方式倾诉冤情,考取功名的父亲为她沉冤昭雪,虽然看起来圆满,但仍然是个悲剧。

 

 

略显“悲哀”的共鸣

 

@于大晓

《窦娥冤》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作之一,个人觉得能成为代表性作品的原因应该是女性悲剧,自古以来女性就是受压迫的群体,女性的悲剧更能引起广大底层群众的共鸣。第一次了解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觉得为什么受冤屈的是女性,为什么窦娥的父亲要把窦娥卖给别人,为什么糊涂的县官就认定窦娥杀了人(连调查都不调查的吗?)各种忿忿不平,所以也不觉得这部戏曲美,打动人心。 希望能通过郑先生的解读能改观。

 

 

不可取代的【舞台】

 

@Deng

 中国戏曲和外国歌剧中,似乎独白或者一个角色的唱词都可以比较长,而大多数现代影视剧中好像更侧重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或许由于舞台表演现场不能通过镜头的聚焦和切换来凸显主角,最多通过灯光,所以舞台上角色动静的对比十分鲜明。另外,中国戏曲中的场景行头和身法动作似乎更抽象一些,着重象征(措辞可能未必准确),比如一桌两椅,或者京剧中的趟马。小时候感觉最难理解的就是趟马的一系列动作。

 

 

戏曲体验的“第一次”

 

@林十三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戏曲文学,以前在中学时代粗浅地了解过桃花扇和西厢记,只知大体的情节以及其中戏文,并未探寻它们背后的奥秘。
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北杂剧,也就是元杂剧,了解到北杂剧的作者关汉卿。了解到作者通过戏曲进行对社会不公平的控诉。
第一次了解窦娥冤这样一部实实在在的悲剧;第一次了解杂剧,通常一个角色唱到底,通常由四折构成。

 

 

一把对的钥匙

 

@Yvon

不论是西方的音乐厅、歌剧院,还是东方的戏曲演出,放眼望去总是老人白花花的头顶。作为一个年轻人,很希望有一个途径能了解这些艺术,三联和郑老师提供了一把对的钥匙🔑窦娥冤为什么感人?我想原因之一是契合了凡人朴素的正义观

 

 

划重点——此乃国粹

 

@红豆

虽然经常会说六月飞雪啊窦娥冤啊,但其实这是第一次了解到窦娥冤的故事,光是这样听一个大体都悲得不行,在开头郑先生便说作者写这些戏文往往是为了通过戏文表达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公或者以这样的方式来倾诉。在当时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这一出窦娥冤实在叫人难受,该看看原文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了。个人觉得戏曲并不是古老,它是一种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虽然并不是特别多的人在关注,可它的艺术,高雅的精神就在哪里,是了解了就可以喜欢上的。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多多走进剧场看戏~此乃国粹~

 

 

只要细究,又难免心生悲凉

 

@错的多美丽

《窦娥冤》是中国传统特色的悲剧,戏剧矛盾冲突貌似可解,其实不可解。窦娥蒙冤而死,临刑发下三大誓愿,最终全都实现了,貌似她的冤情感天动地,矛盾已解,然而,窦娥终究冤死了,所谓的“昭雪”,只是表面的“团圆”结局,但一个个体的无辜受死却无可挽回。
这种结局设计,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既表达普通人的心理愿望,同时揭露并控诉黑暗现实的残酷。作为观众,仅仅满足于表面“冤情得雪”,心里会感到舒畅,但只要细究,又难免心生悲凉。

 

 

文化在经典唱段里口口传唱

 

@707

非常赞同郑老师:文化就在经典唱段里口口传唱、代代相承。
今年春天,看了霍猛导演的影片《过昭关》,里面的爷爷两度唱起"我好比哀哀长空雁;我好比龙游在浅沙滩;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好在有东皋公、老船翁仗义相救。李爷爷当年打成右派被劳教,好在有几位兄弟难中扶助,这也是他踏上路途的缘由。
京剧里还有段“我好比”,那是《四郎探母》里杨延辉坐宫自叹:“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
龙应台写过,她带父亲听戏,这一段时,满座老兵,老泪纵横。
这些老戏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感情寄托,有我们的过关斩将智慧计谋,有我们的忠奸善恶价值判断,有我们的生老病死人生达观。这些老戏文,这些旧故事,是我们的来路,让人稳妥放心:只要方向没错,就一定可以走到去处。

 

▲窦娥向老天祈愿六月飞雪

比《三国演义》还早的“三国戏”

 

文化不是简单的传,还须承乎其重

 

@M

古人留下的文化财富,需要新一代的人去传承,言辞,音乐,戏剧形式都要去了解去传承。正如关公,历史上的典型人物,民间的信仰,相较于枯燥的律条,鲜活的人物形象更能让优秀的传统深植于人心。学习古代文化,了解它,传承它,上千年的智慧,更需要去保护它。最近研究的古琴、中医、戏曲,与百姓的生活从未分开过,虽然有过断代,但民间的力量,仍在传承,将其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在民间的流传尤为重要

 

 

“义”在中国文化中的平衡作用

 

@icecreamcaker

关公成为中国民间信仰当中的一个神灵,是因为他代表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当中的“义”字。忠孝节义这四种传统价值观念,如果没有“义”作为平衡,就会出现愚忠愚孝、愚夫愚妇这种极端的情况。

 

 

 

关公的文化位置

 

@似水流年

从封建社会到近现代社会,上至朝堂下至江湖,关云长都被奉为忠义与勇敢的楷模,是忠贞不二、义薄云天、英勇盖世的“武圣”。他的行为规范对在朝在野的人都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又不像宗教信仰那样禁锢人的思想,而是如同文人雅士对屈原、陶渊明那般高洁之士的敬慕、心向往之。

 

 

关家人对关家人的推崇

 

@樱子

关公的忠义形象就是这样通过戏曲的人物创作而流传民间。他特殊的戏剧扮象威武霸气,忠胆侠义的形象从而深得民心,或许这种崇拜,也就是个人信仰,来源于民间。它与宗教信仰还是有区分的,宗教信仰有民族之分,而民间信仰更广泛。因此,对于古典的文学艺术的传承,通过对关汉卿编写的关公的戏曲人物的创作,唱词的精彩,以至于流芳百世,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人对美好的判断

 

@豚仔

民间信仰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心理和价值取向,也是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的重要元素。关公的义、妈祖的慈、兔爷的热心、孙思邈的妙手,都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的判断。
很喜欢这段词: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关汉卿的创新

 

@乌拉wula

关汉卿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跟他的创新也有关。比如说今天讲的这一出《单刀会》,为了表现关公的英勇,刻意让一个主角后面才出啦,打破了戏剧让主角从头唱到尾的惯例。其次,关汉卿还借鉴了苏轼写的词,给关公了豪装的歌词,更突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关大王单刀赴会

“西厢”是元杂剧中的电视连续剧?

 

男性眼光呈现的男女爱情

 

@樱子

听了郑老师的讲课,明白了戏曲《西厢记》的由来,如今的已是南戏文,而不是北杂剧了,了解原唱词的文本,还得读王实甫的原文本。同时,《西厢记》基本上是以一个男性眼光来呈现整个男女爱情。而《牡丹亭》最主要是一个女性的眼光,这是很重要一个大的变化,《红楼梦》更为平衡一些,是从两方面来呈现的,所以更需要我们去阅读和发现。爱情的传唱永远经典,爱情的寻觅得之不易,从文学的角度去了解就更让人感动!

 

 

古代女性的不自由之一瞥

 

@六粒米

千金小姐,脚就值千金,其他都不值钱了,够夸张。以前女人见外面的男人还是少,尤其是大家闺秀,红楼梦里面女孩外出都少,遇到男的,都要清场,这里女人见到个男人,也会夸张他的特征,多少有些憋坏了,互相都抬高第一印象。天雷勾地火,往往是第一次谈恋爱,而且是有性意识的。不像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见面,与性没关系。还有,以前的大家闺秀,会不会被外面男人看上眼了,就跟初次发生性关系一样,得定终身。我都被看透了,怎能不在一起?!哈哈😄

 

 

有味道的东西需要时间才能看懂

 

@Deng

《红楼梦》里,宝玉对黛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小时候不了解《西厢记》,不知道为什么夸人美貌诉衷肠的话就成了“淫词艳曲”,怎么就让黛玉觉得被欺负,快要气哭了,现在有头绪啦,希望能慢慢把戏文读完。可惜戏曲看不到北西厢了,希望至少可以找到全套的南西厢。

 

 

我们丢失了的美

 

@执古御今

现代人估计不是发朋友圈就是发微信了吧。还是古时候的人受到伦理影响比较含蓄的表达有意思,一方面是知识的积累,一方面又是一种优雅的气质。就像西厢记里的人物,即使言语再露骨,也是美的。

 

 

有艳情属性,但绝非淫秽下流

 

@icecreamcaker

“淫词”与“艳曲”是有区别的,正如“淫秽”与“艳情”有区别一样。《西厢记》《牡丹亭》戏文唱词中都有男女鱼水之欢的描写,这类带有艺术性的是“艳曲”,它有艳情属性,但绝非淫秽下流,是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的区别。

 

 

并非不可接受

 

@Flora

对于这些性爱描写我觉得是十分露骨的,尤其是在舞台上表演,不过我并不觉得它们不可以接受,反而觉得从文学上来讲,它们非常文艺、雅致,不好想像当时戏班可以怎么表演。我之前看过昆曲的《牡丹亭》,印象中《惊梦》那段是没有什么露骨的表演的,仅仅是演唱其唱段,这个可能就是中国特色的戏曲表演吧。我们现在可能很难知道古人如何表演这些桥段了,但今天我们可能还是倾向于上述比较保守的、仅演唱的这种表达方式吧。

 

 

 有时淫秽的,只是人心

 

@违者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有时淫秽的,只是人心。即便达芬奇毕加索的裸女图,还是会有人荡着淫笑与猥琐的嘴脸去欣赏。无论西厢记牡丹亭,剧中关于男欢女爱的细节性的东西,如果作者不着一字,我想也不现实,相反,我觉得用这些风雅辞藻如此这般的含蓄表达,是恰到好处的。无论当时现代,非常符合我们这个文明国度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标准。

 

▲明刻本《西厢记》

《琵琶记》——负心汉的故事

 

 靠道德约束能有多大作用?

 

@执古御今

最有名的莫过于铡美案了吧,还有个王宝钏薛平贵是不是也这种。法治不健全的社会靠道德约束能有多大作用?如果放到现在就是重婚,妻子也没必要死守丈夫。但是古代人伦道德和整个社会经济体系都决定了妻子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所以要解放女性啊!从根儿上彻底解绑。

 

 

有趣的改编过程

 

@月熊

从南戏到文人传奇,老师说到这个改编的过程让我有点联想到欧洲的民间传说、民间童话最后被收集整理成现在流传的童话,后来更有作家写“艺术童话”的这种流变过程。从最初的民间传说(或者可能是真实故事)到民间戏曲的题材、再到高则成的版本这个改编过程本身应该就很有趣,尤其最后“全忠全孝蔡伯喈”,让我们不禁想问:这个剧本经历了哪些人的哪些改编?这些人是什么身份地位?最后大团圆的结局是不是“文人”defense自己名誉的尝试?甚至是以文人之地位控制民间传说话语权的干预行为?其他负心汉的故事基本都没印象,看了评论才想起原来《白蛇》、《杜十娘》是负心汉主题!

 

 

太过“完满”

 

@Flora

我看过的戏不多,印象中秦香莲的故事流传甚广,但不记得看的是戏曲还是电视剧了。而这部《琵琶记》刚刚读完,感觉故事结局也太“完满”了(以中国古代观念来讲),似乎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了。不过听完老师的讲解,理解了它是把原来《赵贞女蔡二郎》的戏改编而成,再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就理解了:《琵琶记》其实也是源于生活,只是它以某种方式反映来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的。

 

《牡丹亭》:惊梦四百年的一出传奇

 

美到极致的《牡丹亭》

 

@夏

牡丹亭真的美到了极致,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死,说到昆曲,南昆真的很感谢传字辈,没有传字辈,没有穆藕初先生等人的努力传承,就不会有张继青,柳继雁这些继字辈,如今张继青老师已经是世界级的昆曲大师,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单雯,孔爱萍她们,感谢樊曼侬,白先勇先生。昆曲真的是紧贴着近代史的命运,她是美的,也希望我们00后可以好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去现场!

 

@jasmine

前几年去苏州旅行,特意在平江路上的一个茶楼看了昆曲惊梦一段,虽然不是名角演出,但是看現場的感覺还是很美。念白、身段的古雅真是大開眼界。很期待有朝一日看到名家的现场!

 

 

偶尔的冷落算不得什么

 

@海绵。

文化的兴起覆灭再重生都有特定的时代或者别的因素。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时代怎么轰轰烈烈,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都是一出很伟大的艺术品,昆曲也是一种很伟大的存在。偶尔的冷落算不得什么,每一次重生都挥发出不一样的闪光点,其所包含的意义是说也说不尽的。真正的艺术品并非如平常人所说“越古老越无暇”,那是谬论。真正的艺术品是每一次领略都展现出更伟大的生命力,是所谓历久弥新。《牡丹亭》如是,昆曲如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如是

 

 

典故,我们的文学万花筒

 

@Deng

典故是文化精炼的信息载体,用典是件需要技巧的事,用得好了,懂的人会心一笑,有种和作者心灵相通的感觉。一时不懂的人,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熏陶,在不知不觉中传承,某日得解,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品出新的意趣。这些感受,让作品值得反复玩味,像万花筒一般,随着每次理解的深入,带给人新的体会。

 

 

叠字的韵味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 读者来信(1073)

    读者来信(1073)

  • 虎妈威震逍遥津

    虎妈威震逍遥津

  •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