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者来信(1061)

作者:admin 2019-11-10 我要评论

刘阿婆的晚年生活 前不久,我回老家帮父母收秋。刚到家没多久,就隐约听到隔壁刘阿婆家传来都这样了还不快去医院的埋怨声。刘阿婆两个儿子常年不在家,平日里只...

刘阿婆的晚年生活

前不久,我回老家帮父母收秋。刚到家没多久,就隐约听到隔壁刘阿婆家传来“都这样了还不快去医院”的埋怨声。刘阿婆两个儿子常年不在家,平日里只有他们老两口在,放心不下的我连忙过去看看。

刘阿婆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孙子都在,还有外甥、侄子等亲戚朋友也来了不少。大家聚在刘阿婆身边,七嘴八舌地劝说她赶快到医院看病。再一看刘阿婆,满脸淤青,有些地方还有流血的印迹。

原来,刘阿婆种了8亩玉米,因儿子们在外地工作,农活只有他们老两口收拾,老伴身体还不太好,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刘阿婆一个人身上。农活虽说有忙有闲,一般可以自己把握节奏,但抢收时节不等人。刘阿婆这几天忙着收秋,一个人连轴转也才掰了5亩地的玉米,又听到天气预报说可能会下雨,刘阿婆更是心急如焚:如果不能颗粒归仓,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越着急越容易出错,因太过劳累,晚上刚要躺下休息的刘阿婆,一不小心从床边摔了下来,吓得老伴连忙给在外地的儿子、亲戚打电话,接到通知的儿子们连夜往家赶,拉着刘阿婆去医院,可她却因惦记着没收的3亩玉米而不愿去看病。

刘阿婆今年已经73岁了,怎么说也不应该再从事如此高强度的农业劳动,但她不仅种了8亩地,平日里还养了十几只羊,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要说家里的两个儿子在外地都有工作,生活衣食无忧,刘阿婆老两口为何还要这么辛苦?

我把疑惑说给表弟,表弟却淡淡地说村里家家户户的老人不都这样吗?现在青壮年谁不出去打工,谁还待在农村?可青壮年走了,地还要种呀,主力自然变成了老人。而且,作为农民,谁忍心看着土地搁荒?

听了表弟的话,我无言以对。想想自己的父母,不是也和刘阿婆一样嘛。虽说生活好了,但他们还是无法享有退休生活,甚至从未有过退休的念头,仿佛种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退休”这个词难道就应该与农民绝缘吗?(读者 关晓海)

销户的麻烦

填表、复印、盖章销户,过关斩将一路顺利,协会账户注销进行到最后一道程序:清卡。

清卡前转过一次账,里面180多元钱已被悉数转往另一张储蓄卡。本以为清卡属于一次例行手续,岂料这才是麻烦的开始:已清零的账户上,莫名其妙多出3分钱。

“为什么转账前不加进这3分钱?”“对不起,这是银行的利息,每季度自动充一次。”“可不可以不要?”“不行,只要卡里有钱,账号就销不了。”

没办法,只好坐下来,认真对待这天上掉下来的3分钱。

首先购买支票,将这3分钱取出来。因为金额太少,必须先向卡里充10元钱。真正的考验是填支票,1.4元一张,好心的营业员给我准备了两张:“怕你填错,若再买,还得填表、盖章。”寻思反正钱不多,两张就两张吧。填支票的时候,营业员一再强调大小写,我还是填错了。

“看看,我提醒过你吧。幸好买了两张,小心点,别再填错了。”然而越小心越出错,这回我将个位的数字填到了十位。

营业员没料到我这样笨,看看我的笔画不太清晰,就将十位的字改了,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试试运气吧,看主管那关能否通过。”可没想到,任何轻微涂改难逃主管的火眼金睛。

又买了两张支票,心想这回应该不会再错了吧。得,还有陷阱。“咦,这10元钱又扣了2.8元支票费,怎么还填的老数?”“那怎么办?要不我交2.8元现金?”交现金是可以的,可我用惯了手机支付,身上早不带钱包了。经好求歹说,转微信红包给营业员,总算答应帮忙。

最后一张支票,还是有错,这回栽在月上,“你这个大年的十月前面,一定要加个‘零壹’”。这回我不干了:“这样吧,能不能请你们主管帮填好这张支票?这里面的钱我也不要了,帮我销好户就行,求求你们了!”“不行,银行规定,我们不能帮客户填单。”

吵声惊动几位大堂,他们一齐过来劝慰。“就为3分钱利息,在这儿熬了一上午。啥时能多点为顾客服务的思想,灵活处置这种几分钱的利息呢?”“我们都是按规矩办事,请您理解、配合。”

尽管主管一如既往地客气,我心中的怒气却始终无法平息。抬头看钟,离下班只有10分钟,以这种效率,加上人在气头上,我实在没信心再耗下去,只好约定翌日再来。

经过一夜长考,我琢磨出一个最佳应对方案。面对一张新支票,直接要求主管先在白纸上写好内容,然后我依葫芦画瓢填支票,动笔前先请教。这回终于没问题了。

6张支票,2个上午,耗资8元多,仅为了3分钱利息。且由于没有分币,直到成功销户,3分钱仍没能取出来。

“对不起,这是我们系统的问题,我们一定将您的诉求如实向领导反映。希望下次不再出现这种情况,感谢您的光临,再见!”这一回,面对主管的客套,我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一句原想好的“再见”,早在心里变成“但愿别再见”了。(湖南 蒋平)

赶走物业

业主微信群一直不温不火,某日冷不丁热闹起来。有位中年大妈吐槽物业天天敲门催费,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开始诉说对物业的不满:小区里到处能踩到狗粪,晚上回来没地方停车,门卫老弱根本打不过小偷……

“人家小区,物业费才一元钱一平米,搞得井然有序……”“我朋友那小区,一平米才六毛!”不断有人在群里报价,于是大家越来越觉得自己吃了亏。有人不太信,打听那些价廉物美的物业公司,却一直难以得到确切答案。眼看群热度渐渐降温,忽一日,有人贴出一篇新闻:本市某小区炒掉物业,业主自治一年后,非但不用交物业费了,每年年底,每户还得到几百元分红。

一时间不少人主张赶走物业,甚至很快张罗起开线下会议。也有人提出异议,贴出另一篇报道,说业主自治的小区大多以失败告终,真正成功的凤毛麟角。这位业主很快遭到几名激进欠费业主的围攻。起初有几个人替他辩解,架不住激进派火力越来越猛,都不敢作声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整个小区陷入了亢奋模式,解雇物业进入了拉票阶段。一番热闹之后,最终表决同意解聘物业公司,试行业主自治。没过多久,小区里道路两边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许多地锁,停车变得越来越难了。又过了两个月,绿化带消失了一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私人菜地,空气中渐渐飘散起粪便的气息……

拥有“私家”车位和菜地的业主显然占了便宜,然而这些人不到业主总数的20%。大多数业主开始后悔了,明白一旦没人管了,受益的只有那些侵占公共资源的霸道业主。

于是有人在微信群里呼吁重新聘请物业,然而行动力强的那批业主,大多已成既得利益者。而所谓“正义人士”,没人愿意当带头大哥,事情便不了了之。

小区日复一日混乱下去,终于大多数人忍不了了,投票通过对外招标,希望引进一家物业公司。但所有物业公司都打了退堂鼓,觉得小区的混乱已经不可逆,他们没能力接这样的盘子……小区彻底沦为了都市里的“自然村”。(读者 朱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 读者来信(1073)

    读者来信(1073)

  • 虎妈威震逍遥津

    虎妈威震逍遥津

  •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