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我兴冲冲地买齐一套厨具,然后叫了个外卖”

作者:admin 2019-11-25 我要评论

总觉得买了小厨电就会做得一手好菜,只可惜现实往往残酷。 当我们被迫远离生活又想要生活之时,小厨电的出现,就像是一针止痛剂,不过暂作安慰而已。 天大地大,...

总觉得买了小厨电就会做得一手好菜,只可惜现实往往残酷。
 
当我们被迫远离生活又想要生活之时,小厨电的出现,就像是一针止痛剂,不过暂作安慰而已。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以前这是朴素的劳动人民对吃饭的热爱,放在如今,却成了都市青年聊以慰藉的鸡汤一碗。
 
知乎上有个回答说,“吃饭里有着生活的见识与情趣,选择怎么对待吃饭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你怎样对待生活。”
 
如果有人能在外卖生活中特立独行,晒出一份自制的饭餐,不仅会收割一波羡慕嫉妒赞,还能贴上 “懂生活”“会自律”的若干高级标签。
 
由此,做饭从平A技能进化为终极大招,叫无数社畜怦然心动。那些立志做饭的年轻人,后来都怎样了呢?
 
事实是,熬得住油烟,也很难熬过加班时间。做饭大计,就像“今年要看100本书”“30岁以前要去十个国家”一样,年年说年年拖。
 
不仅拖,还要先买个kindle、先准备好旅行LOOK——这些郑重的仪式,在做饭上,便是先买一堆小厨电。
 
 
有多少小厨电,是在搬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买过?b
 
 
年轻人的生活复兴
 
从小厨电开始
 
据《2019新青年生活趋势白皮书》,这届口口声声喊穷喊懒的年轻人,买起厨房小电器来,可一点都不含糊。
 
今年1到7月,养生壶、多功能早餐机、煮蛋器成为厨房领域新“三小件”。90后、95后年轻人以50.09%的占比成为主力消费群体,女性贡献了72.36%的消费占比。
 
使用小厨电,契合年轻一代最新的文化追求:自律、精致、仪式感。品类火热背后,承载的是年轻人的生活复兴梦。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忙于工作、通勤、社交,留给做饭这类家务的时间和体力,都越来越少。
 
每次和爸妈打电话,他们都叨叨“自己做啦,少吃外卖,地沟油啊”“多收拾房间啦,你家门都快打不开了”……在他们的想象中,我的一天好像有48个小时。
 
会不会、想不想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真的没有时间。
 
多少人的日常,是边工作边吃饭。
除了懒,孤独也让我们远离庖厨。某平台2018电商消费白皮书显示,“一人份经济”悄然兴起,中国内地单身成年人数量在 2 亿左右,“一人份”消费力持续走高。
 
单身大潮汹涌,没有对象的单身男女,做一桌好饭也无人面赞。
 
米家电饭煲打着迷之“年轻人的第一个电饭煲”的口号进场;“小熊萌家电,爱上萌生活”这样的口号,说不清产品到底哪里好,但就是让你很想要。
 
在各种高消费面临被解构、被质疑的今日,看似人畜无害的做饭,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被宣传晃花眼的年轻人们,真心爱做饭吗?诚实点吧,你大概只是喜欢那些文案走心、造型美观的小厨电而已。
 
 
仪式感是个筐
 
做饭也能往里装
 
大学时代的舍友,大一就买了早餐机。然而现实是,工作日每天早八,起不了床,直接去饭堂买现成;熬到周末,不睡到中午怎么对得起一周劳累?
 
还有一位住隔壁屋的朋友,从前年就叨叨自己熬糖水,熬到9102年,糖水的味儿都没闻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多数年轻人买了小厨电之后最好的写照。
 
回想下单那一瞬间,我们都曾对小厨电寄予厚望,又毫不意外地迅速被遗忘。一时做饭一时爽,一直做饭?年轻人还是宁愿点外卖。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所言,“它们(商品)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
 
各种社会化营销把网红小厨电包装成 “生活仪式感”的象征,明知用的频次不多,但还是不由自主买买买。
 
知乎上常年评选诸如“年度幸福感小家电榜单”、“一人独居最好的小家电”,这些感到幸福的人,究竟是因为小家电而幸福,还是因为花钱而幸福呢?
 
我们真正消费的不是小厨电,不过是“我有时间”“我能坚持”的脆弱幻想。
 
 
事实上,很多人连让厨房操作台保持整洁都做不到。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拜金女”文佳佳遇到了无微不至的Frank之后,才明白生活中的仪式与爱为何物:
 
“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 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赫本总喜欢穿着黑色的礼服,打扮优雅精致,在蒂凡尼的橱窗前,温柔从容地将早餐吃完。
 
她享受每一天,每个清晨,她让手中的可颂面包与热咖啡,如同盛宴一般。
 
花钱也买不到的仪式感,不在小厨电的秀场上,而在一蔬一饭柴米油盐中。
 
当我们被迫远离生活又想要生活之时,小厨电的出现,就像是一针止痛剂,不过暂作安慰而已。
 
 
年轻人往往借“洗手作羹汤”来寻求霎时的安宁。
 
 
网红坑你千百遍
 
你待爆款如初恋
 
比起传统巨头家电,网红小厨电在高颜值、强用户洞察和精准营销上一骑绝尘——这些强项,都和家电行业核心技术没啥关系。
 
以某电器为例,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分别占比16.27%、34.04%、49.69%。
 
在小家电企业的创新研发中,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占据较大比重。重售货轻研发的策略,也使得网红小家电频频爆出质量不过关。
 
某小电器品牌在研发费用的投入不足2%,其酸奶机、智能电饭煲也都因质量问题而上过黑榜,电水壶、粉碎机等电器也因质量问题而被消费者在网上曝光过。
 
该电器创始人表示,其品牌电器从2006年成立至今已拥有30多个品类、400多款产品,目前每年可推出100个新产品,平均每3天就有一个新品上市。
 
纯米第一款产品米家IH压力电饭煲在2016年问世前,经历了2年的孕育过程;
 
为了做豆浆机,九阳的创始人25岁的王旭宁毅然辞掉稳定的教师工作,投入研发。直到1999年,他三十岁的时候才拿到豆浆机的国家发明专利。
 
据数据统计,家电行业的研发周期一般是6-9个月。每3天就能上市一样新品的网红电器公司,他敢卖,你还真敢用?
 
 
厨电的颜值和实用性,并没有商家所说的那般容易兼得。
 
 
给我一台小厨电
 
让我把好好吃饭的梦做完
 
放在最早的以前,人们认为做饭是一项基本生活技能,如果一个人不会做饭,那就基本上活不下去了;
 
放在近一点的以前,做饭不过是从两性关系发展出来的社会分工,而大部分的女性,在分工中被动承担了这一角色;
 
而现在,连吃饭已经成为忙碌日常里最不重要的事情,毕竟“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只有KPI在身后紧追慢赶。
 
在万物皆可社交货币的语境下,会做饭就是都市精致人设的胜利。而小家电,无疑是貌美又好用的外挂,让人无法拒绝。起码在用它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似乎真的在好好吃饭、用力生活。
 
今天的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不可能失联的时代。通过网络,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通过媒体,生活被有技巧地引导和塑造。
 
可往往越是如此,人就越是想要独立与自我。
 
于是我们发现,整个社会的独居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求自己生活的出口。
 
据民政部统计,在中国超2亿单身成年人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选择独居,其中20岁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有近2000万。
 
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结婚率仅为7.2‰,较五年前骤降29.54%,创下了近十年的新低。放眼全球,结婚率已经低于50%。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独居生活。
 
“单身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一次社会变革。”美国社会学者克里南伯格曾在《单身社会》提到,我们正活在肉眼可见的单身社会中。
 
青年精英支付高额的公寓租金,以换取自由和隐私;
 
三四十岁的单身人士,不愿为了伴侣而牺牲自己的事业或勉强改变生活方式;
 
离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与稳定的基础;
 
还有一些老人,宁愿独居也不愿与朋友或者孩子共处同一屋檐。
 
独居生活的盛行,带动了“孤独经济”的繁荣。外卖、购物、游戏氪金、直播打赏、萌宠消费……我们有一百万种方式,用花钱来消解寂寞。
 
小厨电、小家电们,胜利的关键就在一个“小”字。关心小我,弥补小缺憾,达成小心愿……它让我们的孤独更加理直气壮,让我们沉浸在短暂的幻觉中忽略更远的迷茫。
 
 
也许生活的幸福感,就在于“说服自己”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 读者来信(1073)

    读者来信(1073)

  • 虎妈威震逍遥津

    虎妈威震逍遥津

  •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