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早间新闻》:不只是女性职场剧

作者:admin 2019-12-11 我要评论

格林家姐妹花的小荧幕新作,探讨了很多话题,有一些不错的小细节。 詹妮弗 安妮斯顿和瑞茜威瑟斯彭在《早间新闻》中戏份相当 《早间新闻》是Apple流媒体推出的一...

“格林家姐妹花”的小荧幕新作,探讨了很多话题,有一些不错的小细节。

詹妮弗 · 安妮斯顿和瑞茜·威瑟斯彭在《早间新闻》中戏份相当

 

《早间新闻》是Apple流媒体推出的一部原创新剧,讲述美国知名新闻节目《早间新闻》的男主播因性行为不当被电视台开除后,他的女搭档接下来面对的一切。这部剧探讨的话题挺多:后Me Too时代的职场环境、女性友谊、女性自我成长、新闻和娱乐的博弈等等。第一季10集目前共播出了6集,很多话题的探讨是有意义的,某些细节的着笔也很强。但有一些情节,可能还是太“深”,一些深意的伏笔,或许只有看第二遍的时候,才能发现。很多和新闻有关的情节,或许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观看时更能会心一笑。

绕不开的女性主题

《早间新闻》明显看出是一部双女主剧。《老友记》中的“格林姐妹花”詹妮弗·安妮斯顿和瑞茜·威瑟斯彭戏份相当,同时也都是这部剧的监制。剧集花了较多笔墨展现女性间的关系。

詹妮弗饰演《早间新闻》的当家主播艾利克斯。通过多年在这个行业的打拼,她拥有了自己的声誉、地位、成就,住在曼哈顿一个景观极好的大房子,身边被工作人员簇拥。但是,这一切随着搭档因丑闻而下台变得岌岌可危;电视台也因为她年龄渐长,失去了魅力和新鲜感,正在考虑换掉她。她豪宅窗外,望的是纽约最美的景色,但很快,这最美的景色或许即将被摧毁。

瑞茜·威瑟斯彭饰演比艾利克斯年轻的出镜记者布莱德丽。她因一条在煤矿现场怒怼抗议者的视频而走红,《早间新闻》邀请她上电视接受采访。这段采访被电视台的二把手柯里看见,他突然眼前一亮,觉得找到了艾利克斯的完美替代者。

剧集首先刻画在职场,年长女性面对更年轻同性的崛起,那种不可言说的忌惮和复杂情感。第一集,艾利克斯和布莱德丽在《早间新闻》上有一次精彩的对峙,这一段堪称案例式采访教学。作为提问者,艾利克斯不是咄咄逼人,不是尖刻,也没有任何急促的语言,但是,却句句不回避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以有限的字数,长驱直入。

另一方面,布莱德丽的“回答”,也丝毫没有败下阵来。艾利克斯每一次直接的追问,她都很好地接住,也步步体现了丝毫不输艾利克斯的专业性。最后,她用一句反问艾利克斯本人的话,让后者哑口无言并若有所思。

上文已经说过,正是通过这段采访,使得电视台高层柯里看到了布莱德丽的潜力。他与她进行了一场非正式的面试。隔天举办的重要颁奖典礼,他邀请布莱德丽参加,并让她坐在了他们那一桌。那是所有重要人物——艾利克斯、制片人、电视台一把手的那一桌。

聪明的艾利克斯其实已经读到了很多东西。但善于操纵人心的柯里,在艾利克斯上台领奖前,激了她一段。他巧妙透露了高层想换掉她的意图,并且说,连艾利克斯此刻领的这个奖,都是电视台帮她买的。彼时艾利克斯和电视台续约的合同也遭遇了困境。

在各项外部条件都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形势下,艾利克斯孤注一掷。她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台上,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艾利克斯便宣布自己的新搭档、《早间新闻》的新主播,是布莱德丽。

她认为自己这么做是顺水推舟。一方面,她希望让布莱德丽明白,是谁选的她,是谁给了她这么好的工作,她要布莱德丽记自己一个大大的人情;另一方面,她也向电视台高层展示,主导权究竟在谁手里。把她这么一个全美观众喜欢了很多年的当红女主播逼急了,也是不明智的。“有的时候,女性没有办法通过友好请求获得控制权,她们只能自己主动,夺取控制权。”剧里,艾利克斯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职业女性的力量,一直被低估了。这是这部剧想传达的另一主题。

艾利克斯宣布新搭档的场合是一个业界的颁奖典礼。因此,所有重要媒体都在。这么多年浸淫行业的艾利克斯也深知,她这样一宣布,几乎所有媒体标题里的主语,都会是自己,这也是她所说的另一种形式的“主动”。

在亲手“栽培”了布莱德丽以后,艾利克斯的心理依旧微妙。她想要对方闪亮,但她又不想让对方太闪亮,抢了自己风头。当著名歌手凯莉·克莱森来他们节目表演的时候,凯莉更喜欢布莱德丽而不是艾利克斯,艾利克斯有一丝小酸;当布莱德丽风头正劲,《纽约客》杂志想为她做专访的时候,艾利克斯又不是那么高兴。

有的时候,无论一个人年纪几何、多么位高权重,嫉妒的触发,仍可以是这些微小的、很小女孩的细节。女性心理、女性间关系的展示,是这部剧刻画不错的一个地方。

剧中的男性角色也颇有亮点

 

新闻已死?

剧名《早间新闻》,说明这部剧必然有着大量篇幅的、关于新闻的探讨。由于剧是改编自讲述晨间新闻界背后故事的畅销书《Top of the Morning》,所以除了宽泛概念上讨论是否“新闻已死”,也更多聚焦背后做新闻的人。剧中提出一个问题:一些人已经在这个行业取得了自己想要的地位和经济利益后,他们做的,仍旧是新闻吗?或他们做这份职业,仍是为了自己的初心吗?

“真实、客观”这些经典的新闻学理论的践行者布莱德丽,她在前6集,看上去一直是被鼓励、处于上升状态的。但是,剧集也让我们看到这一个记者微观行为的背后,宏观的行业现状。比如,践行“正确新闻观”的布莱德丽在地方新闻台一直郁郁不得志,已经年过四十,职业发展却并没有更大的突破。最新的晋升机会,她又输给了比她晚三年进公司的一个同事。她的编辑跟她说:“人们就是更喜欢她,而不是你。”

布莱德丽前期职业发展的现状,也说明了在一个行业中,真正有理想或有才华的人,并不是一定就会发迹的,关键仍是“游戏规则”“人际关系”。但正是这样一个人,机缘巧合,却一跃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早间新闻栏目的主播。个人认为主创这样设置,并不是简单营造一种女性崛起的爽剧,而是通过布莱德丽这一打破规则的因素,让人看到某些行业现实。

发掘布莱德丽的高层并不是因为欣赏她的新闻理想和专业性,而是在那个时机,他需要她这样一个“破”的人,一个能搅局的角色。

第六集,布莱德丽一开始报的选题,制片人不让做,因为一把手施压。后来,制片人和二把手结成同盟,决定共同扳倒一把手,于是,他又同意布莱德丽做了。在这里,新闻还是客观的吗?还是仅仅成为做新闻的人,权力斗争的武器?一个新闻报不报、怎么报,已不是他们所声称的从“大众”的角度,而是自己的私欲。

不仅电视台内部,剧集展示的各个媒体之间的制衡与合作,也十分有意思。第五集,《纽约时报》关于《早间新闻》的负面新闻即将发表。他们已经有了电视台员工一面的采访源,但是,作为一篇平衡的报道,还是需要机构负责人的引语。于是,报纸主编打电话给电视台高层。电视台说必须知道他们稿子大概方向,才能决定高层给作不作回复。

权衡之下,报纸说,将要发布的稿子他们有了四个采访源,还有很多直接引语的猛料。这场电话会议,表面上是电视台的公关负责人和报社主编进行通话,实际上,电视台的二把手、一把手均在暗中旁听,用短信通知公关负责人怎么回。电视台于是问报纸能不能放弃稿子中的部分引语,他们用另一个猛料交换。双方就在这里僵持不下。就像报社主编说的:“稿子有没有你的回复都是会发的,打电话给你当然是因为我们也想要你的引语,而并不是透露给你稿子的内容。”

受众,也是媒体人很爱谈论的一个词。在这部剧里,当红主播、杂志记者、报纸主编、电视台制片人、高层,都在从各自角度谈论他们的“受众”。他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最了解受众的,自己才最知道自身平台的调性。但是,布莱德丽这个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恰恰是像“受众”对所有媒体人的一次质疑:你们真的了解你们的受众吗?还是,所谓媒体人,也只是将受众、数据甚至选题,千般扭曲成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因素?

比如第四集,指责《早间新闻》男主播性行为不当的女性,曾经也是《早间新闻》的一名工作人员的艾什莉。她将要重新回到她工作的地方,接受采访。一个媒体,在自己的平台上推出前员工丑闻的深度采访,决定了这种展示,无论嘉宾邀请人怎样说服采访对象都好,怎么能够真的“公平、客观”?果然,经过了无数危机公关专家、企业律师检查确认后的采访提纲,在布莱德丽看来,还是太“安全”了。于是,在采访最后,她毅然脱离了原来的采访提纲,问出更深入的问题,但这一举动,也将她供职的电视台,陷入更广泛的公众批判讨论。

当然,这部剧对一切的解答并不是要创造一个纯洁的“泡泡”,在那里,所有人都是正义的,所有职业的追求和手段也必需是正当的、纯粹出自精神。有可能,剧集塑造的布莱德丽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不真实的,因为现实生活中也许没有人真的像她这么坦荡。成年人的义务或许就在于,在理想和世俗的各项妥协之间,它似乎还是有一根线的。新闻的客观性、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在前6集被质疑了,但在剩下的4集,它或许仍会有某种圆融的消解和暂时共处的答案,期待它接下来的发展。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 读者来信(1073)

    读者来信(1073)

  • 虎妈威震逍遥津

    虎妈威震逍遥津

  •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