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逆周期调节与大水漫灌

作者:admin 2019-12-24 我要评论

2019年以来,宏观经济一直在减速。第一季度增速是6.4%,第二季度降至6.2%,第三季度则骤降至6.0%。终于,央行货币政策中出现了逆周期调节的字眼。 自2015年增速...

2019年以来,宏观经济一直在减速。第一季度增速是6.4%,第二季度降至6.2%,第三季度则骤降至6.0%。终于,央行货币政策中出现了“逆周期调节”的字眼。

自2015年增速回落到7.0%以下,我们在“6”上已经保持了整整4年时间,如果说这是“L”中的一横,再也没有哪个国家能有如此小波动的稳定走势了。甚至在今年之前,GDP增速都在6.6%以上,这意味着足足有3年时间,当中国经济快速回落开始其寻底之旅后,我们的经济走势稳定住了,也可以说是平稳着陆了。这里不妨推测,是庞大的“货币之水”托住了不断下滑的经济走势:在GDP增速跌到7.0%以下的2015年第三季度的起始月份10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还有13.5%的增幅,直到2017年3月份,M2还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微观经济学里流传一个有关现金流的形象比喻:一个游客路过一个小镇,他走进一家旅馆给了店主1000元现金,挑了一个房间。他上楼以后,店主拿这1000元给了对门的屠夫支付了这个月的肉钱,屠夫去养猪的农夫家里把欠的买猪款付清了,农夫则还了饲料钱,饲料商贩还清了赌债,赌徒赶紧去旅馆还了房钱,这1000元又回到旅馆店主手里。可就在此时,游客下楼说房间不合适,拿钱走了。表面上,1000元钱没有被挣到,可全镇的债务都还清了!这就是资金流动的重要作用,有了资金流入,经济便活跃了。也就是说,资金流是经济活动的一个先行指标。

让我们从微观的小镇回到宏观的经济建设。M2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对于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莫衷一是,其中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在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M2与GDP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并且货币供应量的合理扩张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学派的结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有指导意义,无疑,2019年的增速逐级下行正好应和着一年半以前货币供应量的收缩。自2017年4月M2从两位数跌落到一位数后,只用了3个月,M2从两位数骤降到了“8”区间,并且稳定了下来,既无反弹,也不再继续滑落。确切地说,最近的28个月里,M2有27个月都静静地躺在“8”区间,只有一个月偶尔回到了“9”。如果说M2的决定性力量来自货币当局的调控之手的话,无疑,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也颇为完美的调控。当然,也因为货币供应量长期徘徊不前,到了2019年,GDP增速无力再保持横向延伸。

理论上,社会中的财富是以市场中的货币存量来计量的,央行发行的货币应该与国民创造的财富等价,如果发行货币多了,物价便上涨。中国的M2总量从1998年的10.4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3月的160.8万亿元,20年时间增长了15倍,几乎每一年货币总量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这笔巨大的金钱,凭着快速的流动促生了实体经济的繁荣,同时计量着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物质成本。我们有了高铁、淘宝和快递,有了一个个扩张中的城市群,同时也有了越来越贵的蔬菜水果和猪肉,有了更多的教育、医疗花费和难以企及的房价。

正因为此,这两年来央行一再强调要保持定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但似乎适当增加一点货币供应,也是阻止经济下行所必需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 读者来信(1073)

    读者来信(1073)

  • 虎妈威震逍遥津

    虎妈威震逍遥津

  •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