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04 没有“孤独感”是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admin 2020-04-05 我要评论

好,我接下来讲第四点,第四个问题: 独处的价值 。独处,自己一个人待着。 独处的价值 我想给你介绍一下,美国精神科的医生,也是个 心理学家 ,他写了一本书叫...

好,我接下来讲第四点,第四个问题:独处的价值。独处,自己一个人待着。

独处的价值

我想给你介绍一下,美国精神科的医生,也是个心理学家,他写了一本书叫《孤独》,题目就是《孤独》。这本书我曾经写过一个书评,我觉得这本书特别棒。心理学家叫安东尼·斯托尔,我介绍一下他的观点,我觉得他说得特别好。一般精神科医学的传统,认为孤独是一种病态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全的标志,是人生意义和幸福的主要来源。

如果缺乏这种人际交往的能力,就表明一个人的精神成熟进程受到了阻碍,被认为存在着心理疾病。安东尼·斯托尔这本书是要为孤独正名,要为它恢复名誉,主要内容就是谈孤独、独处的价值。 

因为孤独和独处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其中关于孤独、独处的价值讲了四点。

心理的内在整合

安东尼·斯托尔说,独处的第1个价值,是心理的整合,他是个心理学家,他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内在的整合什么意思?因为你不断在和世界、和人打交道,在生活中、在和世界的观察来往中,你不断会有新的经验。整合就是要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某个恰当的位置上。实际上就是说,内心要建立一种秩序。经过整合,把外来的印象、经验消化掉了,整理系统了,这样你的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所以他说,一个人有没有独处的能力,关系到能不能形成一个自足的内在世界,而这又会影响到他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里面还讲到精神分析派的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荣格后期的主要病人都是一些中年的杰出人士。这些很有成就的人,但是到了中年以后,就得了心理疾病,出现了中年危机。荣格就发现,他们中年危机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独处的时间,因此不能进行内在整合,不能让内心有一个秩序,形成一个自足的系统。原因在这里。 

对安东尼·斯托尔这个观点,我是特别赞同的。我很早就有这样的看法,在我的书里都写有很多这样的论述。我讲到过:世界就是人的食物,你在这个世界上去吸收很多印象,你的内心就成长起来了。实际上我们吃饭的时候是这样的,人仅仅用少量的时间来吃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消化。那么对于经验,从外部世界获得的印象,我们也是需要消化的。我们获取印象的时间也应该是少量的,大部分时间是要消化的。

独处就是在消化世界

独处就是在消化世界。一个人天天吃宴席,是不会有好胃口的。一个人频频去周游世界,也不会有好的感受力。心灵和胃一样,也需要休息和复原。那么独处就是心灵的修养,当心灵因为充分的休息而饱满,又因为很久不活动了,饥渴的时候,能够最敏锐地吸收外来的印象。所以我觉得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高质量的活动和高质量的独处,两者的结合,两者都要,也不能光是独处,首先要有高质量的活动,然后你要给自己安排独处的时间,来消化这些活动的印象,把它变成自己内在的财富。

好,这个心理的整合是安东尼·斯托尔讲的独处的第1个价值。

精神的创造

他谈到的第2个价值,就是精神的创造。独处是精神的创造所必需的。 

他举了一些文化史上的例子,说大概有那么几种情况:

第1种情况,有些文化大家、大师,在他们生活中有一段是因为被迫的独处,比如坐牢了,牢狱之灾,他举了些例子,比如古罗马的哲学家波伊提乌斯,他写《哲学的慰藉》英国哲学家摩尔写的《纾解忧愁之对话》;还有历史学家沃尔特·雷利(Walter Raleigh)写的《世界史》,他们都是被判了死刑,在执行死刑之前在监牢里面写的。 

他又举了些例子,比如说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小说,很著名的小说;还有俄罗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都是在牢狱里酝酿的,出来以后写的。这是一种情况,就是坐牢。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病,疾病,他举的例子就是贝多芬。贝多芬耳朵是聋的,但是他成了一个最伟大的音乐家。其实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尼采,尼采是一个极严重的神经衰弱患者;还有普鲁斯特,也是身体非常衰弱,是不能见阳光的,也不能受风的,在密封的屋子里生活,写出了《追忆似水年华》这么伟大的文学作品。

其实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司马迁说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说左丘是眼瞎了以后写的《国语》,孙子受刑罚,脚被砍掉了,他写了《兵法》。其实司马迁自己也是这样的,他受了宫刑以后写了《史记》,这是一种情况,被迫的独处。 

还有一种情况,像有些艺术天才,因为他的气质是忧郁型的气质,和人交往有困难,陷入了一种孤独。他举的例子有卡夫卡等,我还可以补充一个,像荷尔德林,实际上都是有某种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所以他们就写作。其实孤独中的写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自我治疗。有一位作家这样说,他写的东西主题就是忧郁。他说我写忧郁,是为了自己没有时间,用写作来排除忧郁。

天才的独处

第3种情况就是思想的天才,哲学、科学的天才,他们是自觉地选择了独处。 

安东尼·斯托尔举的例子有牛顿、康德、维特根斯坦,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干扰,专注于思想的运行意义和秩序的寻求。像这样一种状态,这种大思想家,他们这种自然选择的独处,类似于一种禅定的状态。像这样的人往往长寿,牛顿、康德都是长寿的人。 

那么这一点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其实人人身上都有创造力,可能没有开发。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但是你身上的艺术家没有醒来,可能的原因就是你没有独处,你没有给艺术家醒来的时间,所以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天性里的创造者、艺术家一个机会。 

宗教的体验

安东尼·斯托尔说的独处价值的第3条,就是宗教的体验。要有宗教的体验,必须有独处的时间。这一点其实托尔斯泰也说到过,他说人和人交往的时候,面对的是一部分的宇宙,世界的一部分,你面对的是人群;你独处的时候,你面对的是整体,是世界的整体,面对的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可以说,交往是空间性的,独处是时间性的,独处打破了生活在现在的这种局限,可以和整个无限的宇宙进行沟通,这是一种广义的宗教体验。 

实际上独处的时候,你的灵魂是在和上帝和神秘和宇宙之谜进行交流

安东尼·斯托尔就举了例子,比如三大宗教的创立,孤独的经验都起了关键的作用。佛教的释迦摩尼,我们知道释迦摩尼成佛并不是他离开家庭出家了以后就成佛了,就觉醒了,就觉悟了。他出家以后,和一些苦行者在一起修行,最后他觉得这样不行,就离开了苦行者,自己一个人在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冥想、冥思,然后才彻悟的;基督教的耶稣也是这样,他在旷野里面度过了40天,然后向人们宣示福音;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他每年斋月都要到希拉山洞里去隐居。所以像这种宗教领袖、创立者,他们都是在独处中才产生了宗教的感悟。 

其实我们普通人也一样。现在好多人喜欢去参加禅修、内观,为什么要这样?实际上就是为了独处。你一个人待着,要切断和日常经验和世俗生活的联系,把你的心灵的用力的方向由局部转向整体,产生一种和宇宙融合、和存在、和上帝、和佛交谈的经验,体验。 

凡是有过这种灵修体验的人都表示,说这段时间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刻,会对生活的观念发生永久的影响。不过我觉得现在有一个问题,很多人独处,灵修也好,当然都是一种方式。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好像大家一起到某一个地方,才能做这样一件事。现在很多教徒信教的人,他们都不是在孤独中,必须是在寺庙,在教堂里,实际上是在一种公共场合的仪式里,才能领会宗教的感觉。我觉得这和真正的宗教体验,还有距离,和那些宗教的始祖、创立者们,真正在独处中体验的境界还是两回事。 

独处是为死亡做准备

安东尼·斯托尔讲的独处价值的第4点,就是独处是为死亡做准备,是死亡的准备。他说到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往往有病或者比较衰弱,在行动上要依赖他人,但是在情感上的依赖会减少,比较喜欢独处,比较专注于内心。这样一个变化,有助于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准备。 

我们也看到,西方的一些老年人,确实都是老年人自己或者在公园里面晒晒太阳,或者是一个人、两个人结伴去旅游,不喜欢扎堆。好像中国的老年人有点不一样,比较喜欢扎堆,活得很热闹,跳广场舞什么的。但这个也可以理解,民族的性格不一样,传统不一样。但是我是比较赞成,一个人应该平静度过晚年,多一点独处的时间。这样的话其实会慢慢隔断和人世间的非常亲紧密的联系,比较容易面对死亡。 

好,关于独处的价值,我刚才介绍的是安东尼·斯托尔的一些观点。当然也融进了我自己的体会。这个问题就讲到这里。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03 爱和孤独是什么关系?

    03 爱和孤独是什么关系?

  • 04 没有“孤独感”是不是一件好事?

    04 没有“孤独感”是不是一件好事?

  • 05 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独处能力?

    05 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独处能力?

  • 05丨“性感大脑”终极法:学会写有魅力

    05丨“性感大脑”终极法:学会写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