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者来信(1081)

作者:admin 2020-04-06 我要评论

小城的卖菜大妈 从大年初一开始,娇娇就称自己团队成员都是卖菜大妈,她们在网上和客户群里接订单,再把菜从偏远乡村拉到小城,一家家派送。 娇娇和她的同事们每...

小城的“卖菜大妈”

从大年初一开始,娇娇就称自己团队成员都是“卖菜大妈”,她们在网上和客户群里接订单,再把菜从偏远乡村拉到小城,一家家派送。

娇娇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得应付各种问题。清蒸鸡和小公鸡有什么区别?草鸡和下蛋老母鸡为啥价格相差那么大?不搞清楚就没办法回答客户的提问。说好的5斤散养鸭,到了顾客手里只有4斤半,立马回头询问农场主。农场主哭笑不得:“鸭子不要拔毛放血掏去内脏?5斤是毛重,不是净重,菜场不都一直这样卖吗?”

有些顾客的朋友圈动态会让她们流泪:“一直爱吃面条,爱吃这种有着浓浓碱香的面条。先绾几盘自然晒干,可近几日吃,剩下的,绾好放入密封盒冷冻保存,再囤些青菜、鸡蛋,我觉得我能宅一个春天……特别感谢她们,为了我这十几块钱的面条操了不少心。”有一天晚上结账,她们发现多收了一个客户10元,赶紧退回,并跟客户解释道歉。客户却一直在感谢她们:“这个时期有人替自己跑腿买菜已经很感恩了,哪能因为这点小错埋怨?”可大多时候,她们的委屈都藏在心里:比如,西红柿压坏了,要发红包安慰客户;一只酱鸭放在小区传达室窗台上,不知是被野猫叼走了还是他人顺走了,负责送的人将自家订购的酱鸭送给客户,外加赔礼道歉。

她们卖菜不赚钱,按进价卖,很多菜甚至低于平时价格。要问图什么?就图赚个人气儿。她们希望疫情期间小城里的人能正常吃饭,健康生活,待解封之后可以出门旅游。她们坚信,春天会来,花儿会开,顾客会跟她们跑遍万水千山,游遍五湖四海。

对了,自诩为“卖菜大妈”的她们其实都是“85后”“90后”的导游姑娘,她们在小城一家旅游公司工作。疫情发生后,公司停业,她们集体报名做了志愿者,转行卖菜,这一卖就是两个多月。娇娇说,小城从寒冷彻骨的冬天走到春暖花开的4月,一直平安有序,能帮忙卖菜,也算是贡献了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力量。

(读者 张粉英)

 

祖产的烦恼

电视连续剧《安家》中,由奚美娟主演的江奶奶为了救治罹患晚期肝癌的丈夫,打算卖掉祖上的老洋房,但两个外甥故意不在售房协议上签字,导致老洋房无法顺利卖出,活活熬死了等钱救命的宋爷爷,而江奶奶不久也悲愤离世,离世前她将属于自己的那层楼无偿捐献给国家,因一层楼产权已上交国家,两个外甥再也无法单独卖房。

母亲看完这一集后,心头涌上一丝担忧。原来母亲与故事中的江奶奶一样,也拥有一套祖上房产。外公外婆膝下有三个子女,即母亲、小姨和小舅。外公在世时辛苦打拼,终于在县城拥有一套200平方米的门面房。按照外公生前约定,姐弟三家每年共分门面租金,如房产今后出卖,则按3∶3∶4的比例分配,小舅作为唯一男丁,适当多分一份。

江奶奶的老洋房悲剧,让老母不禁为今后这套房子的处置问题而揪心。当初房产的分配仅是外公的口头协议,没留下任何文字记录。这几年随着县城房价及门面租金上涨,各家都盯上了这套房。小舅觉得自己是男丁,只得四成太亏,而小姨却认为当年是她最先外出带大家在县城做生意,她的功劳最大;各家子女也是议论纷纷,有想涨租金的,有想退租自己经营的,有想高价卖房的……尽管矛盾尚未公开,但裂缝已出现。目前各家开枝散叶,总人口已达30余人了。

母亲说,他们三姐弟为这套房吃过苦,有感情,在世时应该不会发生大矛盾,但我们这代人丁众多,亲情寡淡,今后难免产生矛盾。况且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如果哪家急欲卖房换钱,而其他家子女私心作祟故意拖着不卖,江奶奶的悲剧就会在咱一辈人身上重演。

母亲把自己的担忧与姨妈和小舅说了,他们也有同感。最终,三人达成了如下书面协议:

第一,本套门面房为三姐弟经艰苦奋斗所得,三人享有房产最终处置权,下一代无任何建议权及处置权。

第二,姐弟仨应和睦相处,相互沟通,如沟通无效,则按年龄大小排序决定最终处置权。

第三,无论如何,最后健在的一人,生前应确保房产最终处置(或销售)完毕,不得将房产处置或分配等问题遗留给下一代,以减少麻烦或纷争。

第四,如果一方提出卖房,沟通无效的情况下,任何一方不得阻拦,卖房收益始终按3∶3∶4的比例分配。家族内部成员拥有优先购买权。

第五,所卖房款,后代之间不得拆借,以免因钱财之事导致亲戚失和。

在母亲的努力下,协议书经姐弟仨签字生效,但母亲却高兴不起来。小姨和小舅打小就是冤家,这回在收益分配时就曾小吵了一架,母亲担心,以后两家如果又闹起来可怎么办?这协议是签了,万一有人中途反悔,或后一代找个理由不认可它,又该咋办?(读者 聂勇军)

孤寡老人不敢看病

上个月,村主任在微信群里发布通知:松伯今天早上被发现在家里离世。

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都对松伯的去世感到十分意外和惋惜。就在前一天晚上,松伯还在群里和其他村民聊天呢。

松伯今年64岁,一辈子未婚,是村里的孤寡老人之一。在大家眼里,松伯身体一向很好,怎么突然就去世了呢?

面对村民的疑问,村主任说出了“真相”:早在半年前,松伯的身体就已大不如从前,他的胃病越来越严重,据说是患了胃癌,却一直不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吃药,就这样硬扛着……

回想起来,最近这两年里,村里已有4位“光棍”去世,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60岁。这个年纪正是疾病多发的时候,可他们都疏于体检,有病也拒绝就医,一拖再拖,小病变成了大病。相比起来,那些有子嗣的老人,在儿女的督促下,大多数都会按时体检,及时吃药。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无儿无女的人来说,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每月都发放养老金,还有大米和油盐。”村里的老人德爷曾和我说起,“我们看病虽然也报销,但程序实在是太麻烦了,再加上往返乡镇医院、县城医院,路途太远,没有人帮忙,全靠自己,体力上就吃不消。”

“你可以申请村委会帮忙啊,譬如出车或代购药品。”

“这肯定不行,上面没有这条规定,村干部不可能抽空帮你。”

德爷说的是实话,农村孤寡老人看病,首先要面对的困难是出门不便。在城市里,公交、地铁四通八达,无障碍设施到处都是,老人出门不愁没有交通工具,不愁到不了想去的地方。可在农村就大不一样了,以我的老家村庄为例:村子通往集镇医院只有一条柏油路,两地相距10公里,还需要翻越两座很高的山坡。更重要的是,村子和集镇没有通公交车和班车。年轻人出门,基本靠的是摩托车,而老人不会骑摩托车,只能步行,那一路上得多艰辛啊。

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看病的无奈,期待政府部门从实际出发,制定更完善的政策。诚然,老人需要医药费等真金白银的帮助,而除此之外,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能提供交通上的便捷服务和日常的护理照顾。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阔腿裤

    阔腿裤

  • 读者来信(1081)

    读者来信(1081)

  • 覆满梦想的衣摆

    覆满梦想的衣摆

  • 01 人为什么会孤独?

    01 人为什么会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