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大地与金沙(五):清剿金匪

作者:admin 2020-08-15 我要评论

清末,清军八旗军在进行体能训练(FOTOE供图) 在《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黑龙江与吉林地域就出现了绺子,又因其大多骑马行劫,通称马匪、胡匪。马匪心狠手...

清末,清军八旗军在进行体能训练(FOTOE供图)

 

在《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黑龙江与吉林地域就出现了绺子,又因其大多骑马行劫,通称马匪、胡匪。马匪心狠手辣,在边界上窜来窜去,有时还会得到俄方保护,成为黑吉两地一件新的头痛事。而本节所说的“金匪”,指的是潜入漠河山中盗采黄金的帮伙,有俄人也有华人,清军在1886年春,对他们开始了清剿。

光绪十年八月,黑龙江将军文绪获悉巡江协领巴德私放越界淘金人犯的消息,当即向瑷珲副都统成庆查问。成庆回称确实拿获何佃工等三人,并查出水师营一个叫王石头的涉案,还没有抓到。文绪命他查清再报,并要兴安城总管派鄂伦春兵勇入山搜索。后来探得俄商在漠河大肆盗采黄金的可靠情报,王石头也被拿获,系在金矿充当通事,也查明巴德等确有受贿纵放之举。文绪奏请将巴德等人革职,追究成庆包庇之责,并部署驱逐金匪行动,严命成庆等人封锁粮道,同时要求俄方将本国越境盗采者“如数唤回”。而沙俄当局显然极不配合:先是声称瑷珲副都统无资格发出照会,只能由黑龙江将军出面;接着推说驻军司令不管这类事情,应该找什么“文衙门”,而省长去了伯力;好不容易见到真神,又告知盗挖发生在中国境内,俄方派兵不合条约规定,沿边俄屯卖给粮食则并无不妥。清方很生气,又很无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多次约见沙俄在京使节。实际上沙俄当局的说法颇有道理,而清方反复要求与俄方共同出兵,当也有一些小九九:一是事关大量越境俄人,单方面驱逐容易引发争端;二是俄军有震慑力,动起武来较有把握;三是从瑷珲往漠河一千五六百里,道路未开,如两方联合行动,便可搭乘俄国的轮船。呵呵,你想到别人也能想到,所以老毛子坚决不接招。

就这样扯来扯去,瑷珲衙门与布市的“俄酋”扯皮,黑龙江将军与瑷珲副都统扯皮,北京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俄国公使也扯皮,文绪与成庆还因追责闹到朝廷,半年时间在掰扯中过去了。成庆说瑷珲兵力单薄,提出调集齐齐哈尔与各城练军的攻剿计划,文绪担心“肇启衅端,反致为他借口”,决定由省里派员带领50名士兵“直奔挖金处据实查报,相机开导,令其回国”。在这之前,瑷珲与兴安城已各派员弁前往,抵达后发现“俄人、华民各有军械”,俄商声称都在本国领有执照,并非私自前来。而一位姓孟的华民首领代表众人送了一包金沙,硬逼着他们收下。此后不久,俄方即有复照送达瑷珲,建议清方将金矿租给俄商,还附了一封俄商头领喀拉金的恳请函。文绪严词拒绝,声明本国严禁淘挖金沙,指斥俄方“乃听淘金俄匪之言,公然要租本国地方淘金,殊属非理”。至此文绪已不再指望与俄军联合行动,呈请在沿江布防,并在漠河设立总卡。1885年6~7月间,俄方迫于清廷的多次交涉,在布市张贴总督签发的告示,不许俄人进入中国淘金,不许发给前往金矿的华民路票,不许卖给金矿粮食等物品,并派员抵达漠河各处金矿,限令所有俄人尽快离开。至7月底,已有盗采金沙的4000多名俄国人、100多名华民离去。清军闻讯赶往漠河,俄方专办此事的瓦西里告知山中还滞留着500多俄人、800多华民,口头上已答应离开,但仍存观望。俄阿穆尔总督在布市会见了清方官员,表示留在山中的俄人都是些无业匪徒,不听官方法令,随便中方处置。清军即派人至老沟金矿催促离开,对方拒不听从,并倚仗人多继续运粮。当时清军还在集结中,一面等待大队人马赶来,一面加强江岸警戒,不许俄方运货船只靠近,并扼守各处山口,“将金匪运粮三路桥木尽行砍断,所有俄屯威虎(即小船)业止摆渡”,使山中金匪得不到信息,也得不到接济。

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清军乘夜从两个方向逼近老沟,黎明时分,“两路官兵一齐开枪,奋力喊进,遇房放火。该华、俄人等不知我兵多寡,各背物件,概弃铁器,由阿木萨拉道出山,逃遁江左俄界。随在附近山厂遍加搜查,亦无藏匿一名。并将俄民所盖房间七百余所、地窑五百余所,共一千二百余所均行放火沿烧灰烬。所有挖金之厂清净完毕,于第三日出山。过江到俄屯询问,据称均由此处渡过,由俄站大道上下散走”。文绪在奏折中还说,不光将金厂木房店铺、窝棚焚烧净尽,还到沿江各处支流河湾搜索,并派人在黑龙江沿岸驻守,得到朝廷的认可。

此乃第一次发兵清剿,将军文绪奏称“搜逐净尽,地界已清”,岂知不到10天,就有数百俄人与华民强行闯入阿玛萨尔道口,前往漠河山内。协领桂廉闻讯于九月十六日带兵80名进山查看,见“漠河金厂复聚俄人一千余名,收拾木房一百余间”,少数人惊慌而逃,更多的是手执器械聚拢过来,摆出一副要抗拒的架势。桂廉督兵点燃三间木房,俄人头领磕头求情,但表示宁死也不撤离。桂廉兵少,只得自己撤了。至十一月,老沟金矿又聚集4000余人。清廷再次与俄方交涉,部分俄人被召回,尚有2000余名不肯出山。

十二月十三日,瑷珲、呼伦贝尔、兴安城三路官兵在漠河总卡会合,再次攻剿漠河山内的金匪。当夜丑刻,清军于东南面林内分队进攻,点燃火把,边放枪边呐喊,用的正是驱赶战术,金匪匆忙逃窜。天亮后,清军进沟中查看,还剩下100多名俄人,自称贫寒无处可去,即将他们押解出境。时值隆冬,清军带粮不多,马匹也纷纷倒毙,多数很快撤走,只留部分加强边防卡伦,并由瑷珲马队在老沟驻守。果然在半个月后,数百俄人分别在夜间闯入,他们打着旗帜,手持枪械,列队而前,逼近瑷珲马队在老沟的营地。幸亏卡伦清军分路追击而来,包围了入侵俄人,这些家伙武器不多,虚张声势,统统被缴械拿下。同时被缴获的还有一枚金矿的银印,不知印文为何,但知自此以后,那个所谓的共和国就彻底歇菜了。

三次清剿,拥有武器的盗采俄人基本没有抵抗,个别华民团伙的头领也曾密谋动手,终究是未敢,这与清军采取的奇袭和网开一面相关,不是围歼与抓捕,而是轰赶他们逃往境外。对于抓获的俄人,不加审讯,不问首从,一概撵出国门完事。而对被捕华民,则显得冷酷严苛,又是杖责,又要递解,完全丧失了同情心。曾见网上有文章赞誉此乃晚清的大胜仗,而我阅读史料时却心情沉重,为那些漂洋过海去打工的关内农民叹息,他们绝多为谋生而来,不是什么金匪,惊慌逃命之际,冰天雪地之中,又能去向何方?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阿木爷爷:一位中国木匠的故事

    阿木爷爷:一位中国木匠的故事

  • 大地与金沙(五):清剿金匪

    大地与金沙(五):清剿金匪

  • 读者来信(1099)

    读者来信(1099)

  • 时尚的极致

    时尚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