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中国人对味精的恐惧,从来就是错的

作者:admin 2019-12-04 我要评论

味精,看到这两个字,恐怕大家都条件反射般摇摇头。 当职场人不得不外出就餐、点外卖,味精都是第一恐惧源头。 为了健康着想,不少人在喊老板来一份时,都不忘加...

味精,看到这两个字,恐怕大家都条件反射般摇摇头。
 
当职场人不得不外出就餐、点外卖,味精都是第一恐惧源头。
 
为了健康着想,不少人在喊老板“来一份××”时,都不忘加上一句“等等,别放味精。”
 
△外出吃饭,味精成了第一罪过源
点开家族群的界面,10篇有9篇都是关于味精怎么作恶。
 
连阿妈都拿味精,作为指摘我们出去吃饭的有力武器。每次通电话或回家少不了唠叨一句,“仔啊,好心你别出去吃味精啦。”
 
老艺术家就想不明白了:
 
好好吃饭,怎么就必须跟“味精”划清界限了?
 
味精真没毒
 
甚至比盐含钠更少
 
数数指头,这些年来“味精”的日子真不好过。关于“味精”的谣言像雪花一样,隔三差五就飘来一次:
 
 
 
 
△关于味精的有罪论充斥着国内外 / 截图
 
比如,味精加热,就会有毒。
 
比如,味精含有致癌物,吃多了会患癌。
 
再比如,味精会杀精,生不出小孩。
 
还比如,味精吃多了会秃头,会脱发,会变成油腻大叔大妈。
 
对味精的恶意,不止在国内,甚至背锅都背到了国外去:一旦老外就餐后发热头疼,一定是在中餐馆味精吃多了。
 
 
在美国纪录片《1000种死法》里,就有一集是关于一个胖子去中餐馆吃味精死的。
 
这名胖子名叫迈克,他很喜欢吃中餐,所以一家接一家,一顿接一顿地吃,终于有一天,他感到左臂刺痛、瞳孔放大,接着就倒下了。
 
影片中给出的死因分析是:是中餐馆放味精太多,导致了迈克心脏吸收大量味精,从而心律失常,症状持续,引发死亡。
 
 
味精:???
 
中餐馆:????
 
老艺术家严重怀疑,他就是撑死的。
 
要知道,味精的半致死剂量是:LD50(味精)=19900mg/kg。
 
也就是说,一个65kg的成年人,一次性摄入1393.5g(将近3斤)的味精,才有50%的几率重蹈迈克的覆辙。
 
 
不过,他们可不管这么多,骂就是了。
 
纪录片《Ugly Delicious》也拍下过十分讽刺的一幕。
 
一群人坐在那里讨伐味精:有的说吃完觉得自己的大脑在收缩;下巴麻木;有的是头痛、口干,反正各有各的症状......
 
 
 
结果,导演邀请他们吃了一些零食,大家都吃得很高兴,也没任何不适感,最后导演告诉他们,这里面含有大量味精耶,你是说手麻吗?
 
现场的空气,瞬间就凝固了。
 
其实,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味精没毒,甚至比盐健康。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水溶液中,会分解为谷氨酸和钠。很多食物天然就存在着谷氨酸,比如西红柿、核桃等等......
 
△谷氨酸存在在很多天然食物中
根据FDA的数据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应摄入的谷氨酸约13g,而味精可以为之贡献0.55g。
 
味精在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FASEB)待了6年,最终美国人下的定论是“味精对人体无害。”
 
1993年,有研究人员对71名健康受试者进行味精测试,最后得出结论是“找不到将症候群与味精联系起来的严格而现实的科学证据。”
 
在1999年和2000年均做过类似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
 
 
△当年发表过的学术报告之一/ NCBI官网截图
 
而就餐后,可能造成口干舌燥的物质,是钠。不过,盐里面的钠含量可比味精多得多,研究表明,味精里的钠含量是盐的三分之一。
 
而吃了味精出现其他不适感的,可能只是单纯对“味精”过敏。
 
而各国的官方安全食用标准,早就为“味精”正名:
 
澳洲和新西兰食品标准FSANZ,“味精对于普通人群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每天味精摄入不超过6g就安全”;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安全”;
 
欧盟,“味精是一种正常的食品添加剂”;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味精归类为‘最安全’类别”。
 
所以,味精背在身上多年的大锅,早该卸下了。
 
“味精”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味精背上这口锅,是由一本严谨杂志发表了一篇不严谨文章造成的。
 
1968年,一位美籍华人医生给《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投了一篇稿,称自己在中餐馆就餐20分钟后,就会出现奇怪的不适感。
 
“后颈麻木,麻木感逐渐延伸到双臂和后背,身体无力,心悸不已”,这些症状会持续2小时。
 
这本大名鼎鼎的医学杂志,居然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撑和研究证明的情况下,就把这篇文章发表了出来。
 
△医学杂志的影响力让“味精”盖棺定论
文章一刊出,就在北美引发轰动,读者纷纷来信,指自己吃完中餐后也出现类似的症状,一时间人心惶惶。
 
几个星期后,“味精恐惧”还蔓延到隔壁加拿大:
 
《多伦多星报》采访过一些“患者”:有人吃过中餐后感到喉头发紧并伴有轻微的麻痹感;有人表示像喝了酒一样晕眩;有人脸颊发红,心跳加速......
 
 
△文章发表后,很多人表示吃完中餐后也有类似不适
 
就这样,在没有严谨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味精”和“中餐馆”就这样被钉在一起,还被安上了一个叫「中国餐馆症候群」的名头。
 
这下子,味精冤,而中餐馆更冤。
 
在唐人街的中餐馆,只会烧菜,分辨不了是真是假,只好纷纷打上“NO-MSG(没有味精)”的标志,籍此来留住客人。
 
 
△打上“NO-MSG”标语的中餐馆/ Richard Masoner
 
就这样,味精的污名化开始了漫长的数十年之路,还反倒影响了味精在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使用。
 
90年代,味精在每户家庭中的地位还如日中天。
 
家里的黑白电视机还轮番播放着“莲花牌味精”的广告,而如今,类似莲花牌味精的数百家食品加工厂已然倒闭。
 
△90年代的厨房必备,莲花牌味精
味精也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魔鬼。
 
其实,味精是在1908年,一位日本教授研发出来的。他发现海带汤里面有一种区别于“甜、咸、酸、苦”的第五种味道——鲜味,也称为“Umami(うま味)”。
 
于是,就从海带中提取出这种鲜味物质,成了后来的味精。
 
味精不是化学加工食品,而是提取自天然的海带当中的谷氨酸,前面提过,谷氨酸其中存在于各种天然食物中,成分也当然没毒。
 
就这样,「味精有害论」成了一群乌合之众的狂欢。
 
人们不关心真相,站在高地批判永远比追求真相容易得多,味精从此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可谁又知道,最早的味精谣传,可能只是来自对华人餐馆的偏见。
 
在数十年间,味精坐实了「有害」罪名,居然还席卷了美洲和亚洲,和“中餐馆”、和“吃得不健康”之间划上了等号。
 
恐怕毁掉中国菜的不是味精,而是对味精的偏见、无知和愚昧。
 
味精,我该如何爱你?
 
想对“味精”说爱你,确实不容易。
 
虽然加热、秃头、癌变以及关于味精的各种谣言都不准确,但味精含钠,人体每天摄取的钠元素应该在1000-2500毫克,也就是说2.5-6g盐。
 
尽管味精的钠含量只有盐的1/3,那也不意味着可以肆意加取。
 
 
味精的正确使用方法,应采用食堂的“手抖法”:
 
如果要煮一碟4人份的蔬菜,添加1/2小匙味精就足够,如果是水含量更少的根茎蔬菜,1/4小匙就够了。
 
如果已经加过了盐,那么味精的量也要抖几下,再加进菜里。
 
而且,你不能边烹调边加味精,要在快出锅的时候再撒上味精,才会带出“无上”的鲜味。
 
很可笑的是,这个后来也成了“味精加热有毒”的谣传。其实,这仅仅是因为,味精太早加热会失去“鲜味”,所以放了也等于白放而已。
 
 
人们对味精的抵制,更像是一种办健身卡式的心理安慰。
 
无论放不放味精,可能你一天摄取的钠元素早已经超标了,哪管嘴上答不答应,胃口先是不答应了。
 
味精出事了以后,鸡精一度成为了替代品。
 
但不要以为,有了“鸡”字,就比“味精”天然安全。
 
从成分的角度来说,“鸡精”和“味精”并无二致,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钠,为了口感丰富,甚至鸡精还有淀粉、核苷酸、糖等。
 
鸡精的钠含量,比盐少不了多少,每5克的鸡精里,就有1000毫克的钠,完全足够了一天的摄入量。
 
用鸡精取代味精,无疑是“杀敌三百,自损一千”的可笑做法,“味精”的嘴角简直要扯出一丝轻蔑的笑容了。
 
所以,提到味精的替代品,永远不该是食盐、鸡精这些比味精含钠更多的调味品,天然存在的“姜葱蒜辣椒”则好得多。
 
△汤
但“味精”不同于甜咸酸苦的鲜味,要怎么替代呢?
 
老一辈传统的“高汤”手艺,就可以完美解决“鲜”这一口感问题。
 
用高丽菜、玉米、少量胡萝卜、白萝卜、菌菇类、2-3片当归、几颗红枣,以材料和水1:3的比例熬制高汤,用纱布过滤后,密封包装,就可以保存数月使用。
 
还有虾皮、干香菇、瑶柱磨成粉末,在炒菜的时候撒上一点,同样可以起到“提鲜”的作用。
 
 
但很多人吃味精,不过是图便宜和懒。
 
炒好菜后,少放点盐,徒手撒几粒味精,鲜味就随着香气四散溢出,真的没什么脱发、头晕目眩、致癌那么大不了。
 
只要是正常吃法,不作死不过量,味精也可以是人类味蕾的好朋友。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小城美食多

    小城美食多

  • 扬州早茶的“小吃八怪”

    扬州早茶的“小吃八怪”

  • 杯中山海经 | 欲望就是欲望

    杯中山海经 | 欲望就是欲望

  • 去年吃了两次豚

    去年吃了两次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