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初八 | 内蒙古:老佛爷的酱牛肉

作者:admin 2020-02-17 我要评论

酱牛肉分为干、湿两种。 湿的酱牛肉,多见于苏州和回民街区,实则是一大锅炖烂的牛肉,伸出筷子,也夹不起成形的肉,因为那肉酥软,博得不少人的赞叹。记得话剧...

酱牛肉分为干、湿两种。

湿的酱牛肉,多见于苏州和回民街区,实则是一大锅炖烂的牛肉,伸出筷子,也夹不起成形的肉,因为那肉酥软,博得不少人的赞叹。记得话剧《茶馆》中所提及的烂肉面,混上的便是这种汤汁酱牛肉了。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干式酱牛肉。这是内蒙古呼和浩特著名的特色名菜。酱牛肉鲜味浓厚,口感丰厚,它经常被切成片状当作下酒菜来食用。在冬天的草原上,坐在蒙古包里吃几片刚出锅的酱牛肉,看着室外的飘雪,备感一种幸福。

说到酱牛肉的推广,这又不得不提到乾隆家族,不过这回是他的亲戚,慈禧。1886年,光绪十二年十月,老太太做寿,满朝文武大臣到处搜寻奇珍异宝为她备寿礼。有位大臣寻思了一下,宫里的奇珍异宝她多得数不清,早就不新鲜了,我得送一份与众不同的寿礼。于是,他特意来到“月盛斋”,备了一份包装精美的大礼盒儿,并系上“祝皇太后万寿无疆”的绸带,进奉给老佛爷。

谁料到,慈禧太后品尝了月盛斋的酱牛肉之后备加赞叹,特赐月盛斋四道“腰牌”,作为出入宫之凭证。说是嘉奖,其实也是为了“占点儿小便宜”。因为自此,每隔一阵月盛斋就会送特制的酱肉到御膳房。据说老佛爷“撤帘归政”,退居颐和园后,每晚必有一顿夜膳,而所吃之食便是这月盛斋的酱肉、烧饼和粥。自此老佛爷的北京口味传遍宫中,而传得更广的则是这酱牛肉的味道。

月盛斋的老板叫马庆瑞,他原本只是在京城走街串巷卖酱牛肉的小贩,最初只是挑担叫卖。他做的酱牛肉味道鲜美,肉质不老,时间久了在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气,买的人多了,生意兴旺了,老板便摆了一家小摊,一些吃惯了他家酱牛肉的顾客,便常常在他家摊位前排队购买。乾隆四十年,马庆瑞终于在京城户部街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酱肉店,因开店那日正值伊斯兰教斋月,故取名“月盛斋”。随着主顾增多,大家并不满足于只吃酱牛肉,于是马庆瑞将原本的方子进行改良,又做出了酱香羊肉。清《京师坊巷志稿》中,有“户部门羊肉肆,五香酱羊肉名天下”的记载,指的就是月盛斋,可见其名气之大。道光年间曾有人写诗加以赞美:“煨羊肥嫩数京中,采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民国初年,《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也写道:“正阳门内户部街路东月盛斋所制五香酱牛羊肉,为北平第一,外埠所销甚广。”

当然,制作酱牛肉的,又何止月盛斋一家,复顺斋、盛兴斋,都是因酱牛肉而闻名的老号,这种风味牛肉的成功,也让天福号开始做起了牛肉加工。不过,回民小吃在北京仍是一面旗帜,烹饪这肉所使用的黄酱、小茴香等调味料,自然决定了它的特色。

在各个地方的兰州拉面店里,酱牛肉俨然成了一味汤面菜码,10元、15元一盘,味道相似。这种风干的便宜货虽比不上真正的酱肉,更不必说慈禧吃的那盘,但这终究是多数人消费酱牛肉最为常见的场景。

北京西城的甘家口“柴式牛肉面“刚刚获得了米其林餐盘,它家主要贵在酱牛肉,人均100元以上。店家自称摆在犄角的大锅“自民国开始就没关过火”,坊间传闻这锅汤头能卖到300万元往上,墙上90年代外国人拍的老照片,记录了这家店在80年代地摊时期市井的样子。价格不菲的碎肉和圆白菜是吃面的标配,切碎的牛肉可以选择肥瘦,大厨穿着沾满油渍的制服漫不经心地把肉摔在案板上,胡乱地切上数刀摆入盘中,接下来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盛出一勺“百年肉汤”,浇在上面,像是一道具有仪式感的工序。

虎坊桥南新华街的“张记酱牛肉”,每天都排大队。这间不起眼的小店,有不少回头客,每天清晨,上百斤的各种酱货摆上橱窗,约莫到下午三四点钟,往往销售一空。新鲜诱人的食物,外加飘出的香味,是引来顾客的最大原因,除此以外,低廉的价格也让不少过客驻足。张记懂得选用最佳部位,牛腱相当于牛胳膊和腿上的肌肉,金钱腱则是专指后腱的腱心和偏上的部分,它是牛小腿内一块修长而带筋的肉,也是一头牛最精贵的部位之一。爱吃这一口儿的厨师,不会把肉筋烧烂,而是让它留有一点微硬的芯,待晾凉切片后,这块像脆骨一般有咬劲的肉,贯穿始终,营造质感。倘若在这肉上面淋上些酱油、切得极碎的蒜末和陈醋,就会生出内蒙古最原始的滋味。吃下一口不由得感叹,实属上品。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小城美食多

    小城美食多

  • 扬州早茶的“小吃八怪”

    扬州早茶的“小吃八怪”

  • 杯中山海经 | 欲望就是欲望

    杯中山海经 | 欲望就是欲望

  • 去年吃了两次豚

    去年吃了两次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