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

同伴与成长:突破成年人的包围圈

作者:admin 2020-05-30 我要评论

宁波小学老师王悦微的母校百年校庆时,几十届的校友齐聚在微信群里,发自己珍藏的老照片。有两张照片让她特别感慨,因为照片里伙伴们曾经一同玩耍的滑滑梯和铁杆...

宁波小学老师王悦微的母校百年校庆时,几十届的校友齐聚在微信群里,发自己珍藏的老照片。有两张照片让她特别感慨,因为照片里伙伴们曾经一同玩耍的滑滑梯和铁杆子都不在了。现在很多学校担心安全隐患,早已拆除了这类体育器械。同样消失的还有春游、秋游和野炊。宁波的冬天很少下雪,一下雪就会停课。有一次早上起来,王悦微收到停课通知,真想给学生们发短信:“喂,别睡啦!到学校来啊,我们一起玩雪去!”可她知道她是不能这样发号召的,万一孩子路上摔倒或出什么事,做老师的可吃不消。

学校和老师的谨小慎微,背后是我们教育的现实:对今天的孩子来说,自由自在地和同伴一起玩耍,已经是一种奢侈品。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家庭变成了堡垒;教育变得越来越精细,“起跑线”越来越提前,孩子在学前阶段就开始奔走于各个培训班。同伴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被剧烈压缩,其原因在于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观念:在孩子的成长中,相比绝对的身体安全和智识培养,同伴交往是可以被删除和牺牲的部分。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尽管同伴关系在今天的教育视野中处于一个极其边缘的位置,但与此同时,家长们在其中投注了无尽的担忧和困惑: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不知道抢回来怎么办?孩子被欺负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孩子在群体里总是“小跟班”,怎么办?孩子太强势,小朋友不爱和他玩怎么办?

若再溯源,无论忽视还是焦虑,种种矛盾皆源自成年人的“想当然”。我们并没有认识和思考,对于孩子而言,何为同伴,价值几许。同伴等同于交朋友吗?“交朋友”可以教吗?有了兄弟姐妹就有了同伴吗?孩子在一起沉迷于毫无“教育意义”的玩耍是不是浪费时间?作家苗炜的儿子去年刚上幼儿园。苗炜发现,一本权威的育儿书对3岁小孩的社交能力是这样界定的:1.喜欢尝试新体验;2.可以和其他孩子合作;3.在游戏中扮演妈妈和爸爸;4.幻想游戏中的想象力越来越强;5.可以自己穿衣服脱衣服;6.会跟别人商量如何应对冲突;7.更加独立。苗炜很惊讶,这几点之中根本没有他惯常理解的社交能力,比如是不是会向他人问好,有没有“好朋友”。

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同伴提供了一个迥异于家庭的真实世界。在那里,他不再是一个仰望大人的孩子,他和他们是平等的。平等意味着学习:撒娇加认错不再成为解决问题的通用法则。他们需要承受和直面问题本身,逐渐了解到什么是道德、规则、竞争,如何解决冲突、实现合作、赢得友谊。平等还意味着,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相同的,他们真正的心意相通。成年人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而两个孩子在草地上捡到一根羽毛,兴奋地大叫,他们之间根本无需语言就能分享彼此的乐趣。同样的,那些属于孩子的恐惧、焦虑和压力也会在同伴的陪伴和游戏中抒发消解。

更常被成年人忽视的是,我们都希望孩子独立,而真正的独立发生在孩子背向大人,走入同伴的时刻。正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所言,无论是幼小的儿童,还是青涩的青少年,在同伴关系中都可以不再听从父母的意志,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哈利带领大家成立黑魔法防御小组,背着老师,躲进密室;在《死亡诗社》中,学生们自组诗社聚会,趁着黑夜,躲进山洞。拥有成人不知道的秘密,正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典型标志。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中考定终身?

    中考定终身?

  • 为啥你爷爷奶奶可以生七八个,你却不行

    为啥你爷爷奶奶可以生七八个,你却不行

  • 我不要做一个乖女孩

    我不要做一个乖女孩

  • 淘宝网孕妇装秋装 教你如何选购漂亮的

    淘宝网孕妇装秋装 教你如何选购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