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历史 | 高考的车轮

作者:admin 2018-10-28 我要评论

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周年,由科教战线开始,高等教育改革最清晰地见证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轨迹,也清楚地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方向 恢复高考 1977年,在粉碎四人...

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周年,由科教战线开始,高等教育改革最清晰地见证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轨迹,也清楚地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方向

恢复高考

1977年,在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后不到一年,再次复出的邓小平主动提出抓科教工作,冲破重重阻力,在中国恢复了停废达10年之久的高考,成为拨乱反正的第一步。此举较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写血书包产到户,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长征路线,均早了一年,比真理标准的讨论也早了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雷响。

十年浩劫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断层。1977年5月,还没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

1977年8月4日,在他的提议下,召开了一次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座谈会请来了包括周培源、童第周、苏步青在内的四十多位教育界专家和官员在人民大会堂畅谈教育。

座谈会上,湖北大学查全性教授请求改变当时的大学招生办法,他希望从那年便开始改进,不能再忽视新生质量。“招生是保证大学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好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其原因之一是中小学的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不是没有合格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招生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他发言之后,与会人士纷纷赞同,一致建议国务院对现行招生制度进行改革。邓小平当机立断:“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会在北京召开,会期45天。教育部送审稿上关于招收新生的政治审查条件,邓小平认为“太繁琐”,又重新起草了一段。现在招生文件上关于政治思想品德考核的一段,基本上是邓小平写的。他写:“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自愿报名,统一考试……高考制度恢复。

当时报名要求参加高考的中国青年多达一千余万人,年龄参差不齐,最小十三四岁,最大三十六七岁。一些82届毕业生回忆,在当时,他们最爱开的玩笑之一就是,年长者对年幼者说,“我都可以把你给生下来。”

现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袁刚曾在专栏中回忆,那年24岁的他在安西乐安721铀矿“以工代教”,在子弟学校当代课老师,年底与学生一同参加高考。1978年初就拿到了中山大学历史系的通知书。同时在南昌参加高考的弟弟也考取了北京大学。入学后,袁刚发现,同寝室的同学有好几个“赤脚教师”,“在那‘刘项原来不读书’的荒唐年代,我们因为代课稍微接触了些文化知识,因而捷足先登。但我们的学生却少有考上的,对此我至今仍感有愧于他们。”

第一届高考没有统一试卷,命题权被下放到了各个省,考题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时间由各省自定,最早 11 月 28 日,最晚 12 月 25 日,跨度近 一 个月。分文、理两大类,文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理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各科满分 100 分。

高考分数不公布。考完后填报志愿,可以填三个志愿。大学不区分重点与非重点,不分批次录取。分数上线、体检合格后,对每个考生组成了两人以上的“政审调查小组”。政审合格被录取的考生,于 1978 年 2 月底 3 月初陆续入学。当年还保留了小部分直接“推荐入学”名额,从历届优秀学生中选拔,不参加高考,目的是与通过高考入学者进行比较。

1978 年 2 月 28 日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走读生和增加招生名额的通知》,规定自 1977 级新生起允许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招生计划的前提下试行招收通用和急需专业的走读生,并要求注意招收1966 届、1967 届高中毕业生。全国各地高校都扩大了招生名额,本科扩招 2.3 万人,大专扩招 4 万人,共扩招 6.3 万人,扩招比例达 29.3%。

1977年冬天,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惟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考试,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由于太过突然,很多人来不及复习准备,1978 年报考人数涨至 610 万。1977 年和 1978 年两次高考报考人数的纪录直到 二十 多年后才被打破。

1978 年招生文件明确规定年龄可放宽到 30 岁,并取消了其他限制。“老三届”考生所占比重仍然很大。复旦大学经济系 78 级 62 名生源中,老三届占到一半以上。

1978 年,恢复了全国统考,时间为 7 月 20-23 日。是否进行初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大学开始有“重点”和 “非重点”之分,很多专业在 1978 年是首次招生。

最终,1977 级共录取 27.8 万人,录取率为 4.9%。算上1978年高考,冬夏两季,共录取了40.1万多名大学生,只是参考人数的1/29。进入 80 年代,10 年沉淀下来的社会考生基本消化完毕。高考制度逐渐成熟,完全走向了正轨。

 

高校扩招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肆虐,时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汤敏与妻子左小蕾向中央提出“三年内将大学招生人数扩大一倍”的建议,以此作为一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之策。他的建议很快被高层采纳。1999年高考比之前一年扩招52万人,增幅超过此前十年之和。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女排的方法论

    女排的方法论

  • 漳州基地:女排腾飞的起点

    漳州基地:女排腾飞的起点

  • 郎平说:“挺难的”

    郎平说:“挺难的”

  • 陈忠和:打造“黄金一代”

    陈忠和:打造“黄金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