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隋文静/韩聪:我们想引领一个时代

作者:admin 2018-04-06 我要评论

花样滑冰双人滑一直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尽管屡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成绩,但迄今为止能登上冬奥会最高领奖台的,只有申雪/赵宏博这一对选手。隋文静/韩聪这对赵宏...

隋文静/韩聪:我们想引领一个时代
 
“花样滑冰双人滑一直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尽管屡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成绩,但迄今为止能登上冬奥会最高领奖台的,只有申雪/赵宏博这一对选手。隋文静/韩聪这对赵宏博亲手带出来的爱徒,被外界普遍看好具备在平昌冬奥会上争金夺牌的强大实力。”
 
“2017年3月30日,伤愈复出的隋文静/韩聪以232.06分的总成绩加冕2017花样滑冰世锦赛双人滑世界冠军,成为继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之后,中国的第三对双人滑世界冠军。这一动一静、一个活泼一个沉稳的两个搭档,一牵手就是十年。”
 
2018年1月16日,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女运动员隋文静发了一条朋友圈:“你想得越多,顾虑就越多,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反而能一往无前;你害怕得越多,困难就越多,什么都不怕时,一切反而没有那么难。这世界就是这样,当你勇敢去追梦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那都不是事儿)”配图是冰场围栏上放置的一个被五星红旗包裹的纸巾盒,背景的冰场上有两个被虚化的人在练习双人滑,动作整齐一致。
 
此时距离平昌2018冬奥会开幕还有24天的时间,随着冬奥会的临近,紧张氛围越来越笼罩中国花样滑冰队,也笼罩在被寄予夺金厚望的双人滑运动员隋文静和韩聪心头。
 
中国花样滑冰队主教练、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赵宏博此前透露,隋文静和韩聪在平昌的自由滑节目会以歌剧《图兰朵》的音乐为主题,为了更好地诠释这段世界名曲,赵宏博已经和张艺谋进行了联系,让他有机会能够给韩聪和隋文静讲一讲图兰朵。
 
2003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申雪和赵宏博联袂奉献了他们职业生涯中最为经典的一个节目《图兰朵》,这部普契尼的歌剧讲述了西方人想象的发生在中国的传奇故事,为申雪和赵宏博带来了第二个世锦赛冠军。
 
金玉在前,隋文静和韩聪能否通过自己的理解诠释出一个崭新的图兰朵,全世界都拭目以待。
 
冰场上的“小燕子”和“老干部”
 
花样滑冰双人滑一直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尽管屡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成绩,但迄今为止能登上冬奥会最高领奖台的,只有申雪/赵宏博这一对选手。
 
2017年初,隋文静/韩聪成功拿下世锦赛冠军,这对赵宏博亲手带出来的爱徒,被外界普遍看好具备在平昌冬奥会上争金夺牌的强大实力。
 
可能是觉得女儿太外向了,父母给隋文静取名“文静”,希望她能文文静静,没成想,这个名为“文静”的小姑娘,日后却成为冰场上的活泼好动的小燕子。
 
隋文静出生于哈尔滨,奶奶开了家洗车行,楼上住着一位“神秘”的邻居,小时候的隋文静很是好奇,为什么这个人看上去整天都不上班,到底是干啥的呢?后来才知道人家名叫王军翔,是一位颇为资深的花样滑冰老师。也正是因为这个邻居,隋文静开始接触到花样滑冰,并且一下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小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每当这时,妈妈就会跟隋文静说“别去滑冰了”——其实妈妈一开始不希望隋文静从事体育事业,而是希望她能像普通女孩子那样好好学习,“中规中矩”地度过一生。
 
有一次,隋文静想去滑冰,但是家离冰场很远,开车要很久,妈妈为了阻止她,就说:“要去你自己走过去”。那是哈尔滨的冬天,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下,小小的隋文静愣是自己走了两个小时到达了冰场。“好处是那次之后,我妈再也没有阻止过我滑冰。”隋文静头发一甩,大大咧咧地说道。
 
隋文静完全是为了快乐而滑冰。“我是单纯地喜欢滑冰,特别单纯,不管出现什么事情花样滑冰都一定是我心中最喜欢的,不希望掺杂太多的想法。滑着冰我就快乐,而我也会因为这种快乐而努力。”相比起玩笑和“鸡汤”切换自如的隋文静,大三岁的韩聪明显成熟沉稳很多,举手投足颇有“老干部”作风,回答起问题来也是一板一眼。
 
相比其隋文静对滑冰的“执念”,搭档韩聪最开始对滑冰颇有些“抵触情绪”。“我记得小时候有几位老师来幼儿园挑人,看有没有喜欢轮滑的小朋友,最后一天的课在冰上,我们就把轮滑鞋换成滑冰鞋,在冰上感受一下。结束后老师们问我们喜不喜欢滑冰呀?那时候我还小啊不懂事,肯定说喜欢啊!结果就‘上了贼船’了。”
 
其实小时候韩聪并不喜欢滑冰,甚至是有些厌烦。有一次他的跟腱出了问题,教练说可能不能继续滑了,可把韩聪高兴坏了。“那时候训练真的非常苦,每天跑圈都得跑12圈,400米一圈的场地,跑个不停,不允许走。后来训练停了一段时间后,队里老师让我回来训练,我就哭了。”
 
一开始韩聪并不能理解花样滑冰的趣味,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每天的训练很苦很枯燥,但是也正是因为努力,成果也一点点体现了出来——“每当我完成一个动作,自己就非常高兴;而当自己觉得成果还没有完全得到肯定的时候,会感到有差距,觉得自己还是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我就会继续练,练多了又会觉得很苦很乏味,自己就在高兴和乏味中不停反复着。”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9年9月的全国锦标赛,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隋文静和韩聪先是获得了全国冠军,随后二人又在国际滑联青少年大奖赛白俄罗斯和德国两站比赛中表现优异,两度以20分的差距远远甩开对手获得冠军。自此,韩聪才真正意识到花样滑冰的魅力所在,“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了。我是最晚一个进队的,跟那些年龄大的运动员竞争了好多年,也有很多次想要放弃,但我坚持下来了,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跨过忧愁河上的桥
 
如果说2009年让韩聪喜欢上了花样滑冰,那2014年索契冬奥会则让他意识到,这将是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和追求。在此之前,隋文静和韩聪两人从2011年进入成年组,经历了总决赛铜牌,又在2012年花样滑冰四大洲赛冠锦标赛上得到201.83的高分,一举刷新两人短节目、自由滑、总分纪录,成为世界第八对、中国第三对(前两对为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总分超过200的花滑组合。
 
两人的风光背后其实一直有着隐痛——隋文静一直饱受脚伤的折磨,但因关乎索契冬奥会名额,即使在严重的骨骺炎和韧带已经断裂的情况下,她还是咬牙坚持训练。2013年加拿大世锦赛上在自由滑音乐结束后,隋文静几乎无法站立跌倒在冰面上。伤痛也影响了成绩,中国花滑只拿到了两对选手参加索契冬奥会的名额。考虑再三,队里没有让韩聪和隋文静参加索契冬奥会。
 
这件事对韩聪造成了很大打击,也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内心其实是多么喜欢花样滑冰,“这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我必须努力,必须认真付出,否则一些经历都是没有意义的”。此后,他的专注力完全投入到花样滑冰上面,“我为此付出所有东西,要争取做到最好”。
 
2016年4月,队里做出了决定:给隋文静做手术。否则脚伤隐患若在临近平昌冬奥会发作,可能会给中国花滑队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个手术把隋文静右脚双侧的韧带接上,并做了关节清理,去掉了两块骨头,左脚做了肌腱修复。做完手术恢复的几个月,隋文静长了十五斤,有一次韩聪去医院看她,说要举她一下,结果发现隋文静的胳膊和自己的胳膊一样粗,举着隋文静,韩聪的胳膊一直在抖,抱怨说,“你咋这么沉呢。”在当年夏天的一场表演赛中,韩聪先是一个人上场,表演了一个人的托举,最后当他推着轮椅上的隋文静上冰时,现场很多人都哭了。
 
然而,恢复训练才是真正的考验。此前几个月没法下床,隋文静几乎失去了全部肌肉力量,再次回到冰场就像个跚跚学步的婴儿,就连最基本的站立、滑行都要从零开始。而双人滑又是非常强调相互配合的运动,两个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起训练、磨合。
 
由于隋文静受伤,韩聪不得不面对独自一人训练的事实。等待隋文静归来的整整十个月里,韩聪在提升滑行和舞蹈表现力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他就这样自己练习了一个夏天,周末抽出时间去医院看隋文静,两个人就这样互相鼓励着。当两人再次出现在赛场上,人们惊喜地发现,他们不仅配合得更加默契,而且就连双人滑一贯以来的“重男轻女”(在花样滑冰双人滑中,往往女伴的表演会更为突出,男伴则相对中规中矩),也有了很大改善——无论是短节目的舞蹈韵律,还是自由滑的细腻情感,韩聪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二人的配合呈现出一个均衡、协调、流畅的整体感。
 
牵手十年,剑指冬奥
 
2007年4月,栾波来到哈尔滨冬季运动项目训练中心挑选运动员,一下就相中了隋文静和韩聪,两人的搭档之路由此开始。未满12岁的小姑娘隋文静对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大哥哥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凶。对于这个印象,韩聪挠挠头,解释道:“因为我自己也小啊!不是说为了对付一个小姑娘,而是想尽快提高成绩。因为当时刚换舞伴,想要赶紧赶超前面所有对手。当时思想很单纯,只想达到最好,但那时自己并不清楚怎样才能达到最好。后来慢慢长大、成熟后,才看到很多自己的不足。”
 
这一动一静、一个活泼一个沉稳的两个搭档,一牵手就是十年。
 
2017年4月8日,大大咧咧的隋文静在微博上发了一篇感性的长文:
 
十年前的今天,发生了一件事,因为当天的那件事所以有了今天的我。那天早上因为妈妈不是太会梳头,所以特意带我去找一个会梳头的阿姨给我编两个大辫子,当时觉得挺好看的,现在真心觉得特别土。然后我来到了双人滑的冰场上,见到现在的舞伴韩聪。十年之间,我们经历的太多太多……
 
不过不管怎么说,十年,我们从顺风顺水再向低谷,再从低谷爬起来,哎!其实我不是特别喜欢感慨的人,但是你看呀,一晃儿,十年过去了,真的好快,我们在一起滑冰就已经十年了,而且已经走到今天,我们也会继续在花样滑冰这条船上走到底,不过真的想说一句“十年”如果没有你,不会有今天的我,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嗯……我刚练双人的时候你一定就是那个车头,虽然说现在就不一定了哈,哈哈哈……这么多年谢谢你,感谢我在滑冰的路上遇见你,虽然你这么多年就爱生气,又固执,啊,我是出了名的性格好,这么多年并没想过改变你什么,但你不知不觉中为我改变了很多。
 
问到韩聪看到这篇“小作文”时的感受,这位直男显露出明显的扭捏,故意不屑地表示:“我从来不记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就在两人牵手十周年的一周多前,2017年3月30日,两人刚刚以232.06分的总成绩,首次加冕2017花样滑冰世锦赛双人滑世界冠军,成为继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之后,中国的第三对双人滑世界冠军。当一曲《忧愁河上的金桥》(《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曲终,隋文静和韩聪在冰场上紧紧拥抱在一起。这首加拿大籍著名编舞老师劳瑞根据两人亲身经历编排的曲目,讲述了两个人互相抵挡彼此困难,携手走出阴霾的故事。
 
赛场边的主教练赵宏博也是忍不住泪眼朦胧——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徒弟经受的磨难和这枚金牌的来之不易——18年前的3月27日,同样是在芬兰赫尔辛基这块比赛场地,申雪和赵宏博拿到了中国第一枚双人滑银牌。此后两人分别又在2002、2003、2007年获得世界花样滑冰世锦赛金牌,而这一次,已经成为主教练的赵宏博,又一次在这块熟悉的场地,带领徒弟拿到了这枚中国花滑队阔别7年的宝贵世锦赛双人滑金牌。
 
历史就是在这样一代代的更迭中前行,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辈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为国争光。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平昌冬奥会,隋文静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每天超越自己”,而对于未来,韩聪心中则还有另一个鸿鹄之志——把双人滑和冰舞结合起来,滑出更高的艺术境界。
 
“人想进步的话,不能只停留在一个阶段。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时,赵宏博教练的那个时代已经做得非常棒了;但到了2014年索契冬奥会,我发现双人滑还是停留在那个阶段。尽管能拿到奥运冠军证明他们已经非常厉害,但是时代是在进步的,怎么能够把花样滑冰进一步提升?不是等着其他人变化,再逼着你自己去变化,而是我们现在就想变化,想主动练习。”“我们想去引领一个时代。”一旁的隋文静总结性说道。“之前有个裁判说我们可能带领了一个时代,因为我们节目难,所以大家的节目都变好看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对的,只需要继续努力,朝着韩聪哥这条道儿一直往前走就对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嘛!”隋文静笑道。
 
Q = 《北京青年》周刊
A = 张译
 
赛场之外
 
不滑冰的时候都喜欢做些什么?
隋文静: 我喜欢时尚,喜欢化妆,一看见口红就想买,我现在有将近100只口红。我还喜欢笑。哈佛大学的微笑课讲到一个微笑可以传染20个人,这20个人的微笑传染20次的话就会传遍整个地球。这个力量特别伟大,所有人来看我的时候,我都觉得好开心,心暖暖的,有种被呵护,被捧到手心里的感觉,觉得自己还是很幸福的,还有身边这些正能量的人照料我,所以我也要努力变成小太阳,把大家都照亮。
 
韩聪: 平时喜欢的东西比较多,但一般都没有时间做,感觉每天训练已经很疲劳了,所以一般不会分心去干别的了。在她治脚伤的时候我学过一段儿吉他,现在微博头像也是我抱着吉他摆拍的。不过后来她伤好了我们恢复训练就没时间继续学了。当时也上过英语课,后来她回来也就停了。我还喜欢唱歌,不过平时没什么时间去唱K,也就是学学英语看看书做些省劲儿的事情。
 
如果没有做运动员会做什么职业?
韩聪: 我肯定去经商,挣钱,我家里也有人做着小生意。挣钱不是最主要的,我比较喜欢经商的一些门道。做生意本身比较有乐趣和风险,会经历成功和失败,大起大落都能品尝过了。对于天赋方面来说我可能没有太高,但是我有一定的决策力,我适合做领导层的,可以选拔人才,选择一些项目投资等等。之后我的人脉积累得差不多了我可能会从小生意开始做,现在没时间去尝试。单从花滑这块儿来讲,冰鞋冰刀这些国产的基本上只有几个厂子,不是做不起来就是做得不好,如果冬奥会能继续推广到学校、单位,就是很大的市场,可以通过不同人群定位来选材定价。当然这也要看北京2022年冬奥会之后是不是还有很多人热衷于冬季项目。
 
隋文静: 我估计我要不当运动员的话可能会做微商、代购,我觉得理想没有必要都那么宏大,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挣够钱,把爸爸妈妈养好,很实际。其实我是表演型性格的人,花滑就是一个需要个性的项目,我这样挺适合的。
 
外出点菜或者逛街买衣服都听谁的?
韩聪: 我们就随便点,都不挑嘴,而且口味也差不多,作为吃货来说有共同特点。
 
隋文静: 买衣服我是好看就行别太贵,他是贵就行,好不好看不重要。我要是觉得他买的衣服不好看我也不吱声,反正花的也不是我的钱,他要是说我我也不会听的。买东西是这样,你多买就会买了。他是不经常买,买一次就花个大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女排的方法论

    女排的方法论

  • 漳州基地:女排腾飞的起点

    漳州基地:女排腾飞的起点

  • 郎平说:“挺难的”

    郎平说:“挺难的”

  • 陈忠和:打造“黄金一代”

    陈忠和:打造“黄金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