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共享单车的“电子围栏”来了,它到底有什么用

作者:admin 2017-06-25 我要评论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要想更好地规范共享自行车市场,还是需要更多类似的措施。 共享单车的不断投放使城市陷入一种拥挤的状态,也对城市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要想更好地规范共享自行车市场,还是需要更多类似的措施。

共享单车的不断投放使城市陷入一种拥挤的状态,也对城市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帮助政府部门实现统一监管,中国首个“公共电子围栏”将在近期于北京试点,从朝阳区三里屯、左家庄街道开始,逐渐覆盖工人体育场、新源里等地区。

“公共电子围栏”可以兼容停放不同公司的共享单车,并对这些单车做数据采集,传送到统一监管平台上。通过对区域内单车总量,规范停放等数据的检测,政府能够了解到各共享单车公司的线下运营投入,规范投放情况,从而实现对这些企业的合理管控。面向普通用户,则可建立奖惩机制,培养文明出行的习惯。

据项目运营方“易始通达”负责人介绍,“公共电子围栏”技术是通过感应设备、中控设备等智能硬件而实现,自行车进出感应区时,“围栏”都会自动对其进行数据捕捉并即时上传,误差控制在亚米级别。“如果电子围栏无法在不同企业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缺少统一的标准,就很难形成全局资源调配,实时监管。”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项目已得到朝阳区交通委、城管、交管、属地街道等各方的支持和协调,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参与其中。

此举可视为对政府监管政策的一种回应。今年5月,交通部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指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要落实对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综合采取经济惩罚、记入信用记录等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而北京市政府也发布了关于“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试行意见,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规范行业发展。

在电子围栏出现以前,很多城市和地区都是采用固定停车架、摄像头、地感线圈等手段,来规范共享单车。但由于施工难度大、移动调整难等问题,这些方法很难实现大面积的推广,相较之下,“电子围栏”就不存在这一问题,未来发展空间也比较大。

不过也有用户对此并不看好。因为数据收集是建立在车辆被停放在电子围栏内的情况下,如果用户不选择停放在电子围栏呢?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但这种情况并非不能得到解决。一方面当然是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则还是利用技术手段。

就像某位用户所提出的那样,假如只有在停放围栏的情况下,车才能锁上呢?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可操作性也不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要想更好地规范共享自行车市场,还需要更多类似的措施。我们无法改变人们的心理或者行为,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去规避那些人性问题。而这也正是技术的魅力所在。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红星耀东方

    红星耀东方

  • 重走仰韶时代考古现场

    重走仰韶时代考古现场

  • 中国西北行

    中国西北行

  • 郑州的容灾能力

    郑州的容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