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03年非典下的俏江南——灾难前企业生存启示录

作者:admin 2020-02-12 我要评论

回想起来,真的像奇迹一样。从3月到5月,疫情从高潮到尾声,留在俏江南的员工没有一个人生病,就连普通的感冒发烧也没有,个个精神抖擞。 新型肺炎的到来改变了...

回想起来,真的像奇迹一样。从3月到5月,疫情从高潮到尾声,留在“俏江南”的员工没有一个人生病,就连普通的感冒发烧也没有,个个精神抖擞。

“新型肺炎”的到来改变了中国人这个春节的生活方式,即使已至大年初十,街头巷尾仍旧空落。人们为了共抗这次“新型肺炎”,大多闭门不出。本该在大年三十为年夜饭忙碌的大大小小的餐饮店,今年春节过得尤为寂寞。前日,一篇讲述“西贝莜面”在疫情中处境的文章更是触痛了整个中国餐饮业,“新型肺炎”的次生问题正在悄悄蔓延,深受影响的中国餐饮业该何去何从?

2003年“非典”之际,中国餐饮业经历过相似的困境。“俏江南”餐饮集团创始人张兰曾在其随笔集《我的九条命》中讲述她在非典期间的难忘经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愿中国餐饮业共体时艰,一起打赢这场战役!

 

下文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我的九条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2003年非典下的“俏江南”

中国风、国际范儿、简约时尚,加上黄金位置,2000年4月16日,第一家“俏江南”国贸店开业大吉,一炮而红。这次成功也反过来验证了我此前关于消费市场的定位和判断。

随后,我依然瞄准商务人士,选址定位于中高端商圈,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陆续开了万泰店、阳光广场店、东方广场店等。到2003年春天,“俏江南”在北京已经有了11家店,算得上颇具规模!

我摸索出了一套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国贸店开了一个好头,使得后来的一切看上去都顺风顺水。回顾在加拿大打工那两年,再对比一下现在,就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反差如此巨大的人生,竟让我赶上了,简直像天书一样!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顺风顺水的路上,出了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

2003年初,我正在筹备东方广场店的开业。这是北京最大的一家店,店面有2300平方米。尽管我对外已经是“俏江南”集团董事长,其实在关键环节上永远亲力亲为。身边的员工都知道我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董事长,董事长,懂事儿才能长。”

这家店的装修,我只包了轻工,所有原材料都是自己采购,整天背一个小军挎,满世界飞来飞去,当面和厂家老板订货、设计、砍价,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

我带着一份长长的采购清单,从北京飞广州,广州到深圳,深圳去东莞,东莞再飞上海——那时也有一家上海的新店在筹备中。

在广州是为了采购一批装饰用的瓷器,顺带逛街,从中寻找新产品的灵感。记得那次,第一回见到纸火锅,很新鲜,后来俏江南的纸火锅麻婆豆腐,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发现。

广东“藤之杰”是我合作多年的品牌,品位高,舒适度也高,现在生意已经越做越大,产品远销国外了。俏江南的藤椅多是从他家订购的。厂家在东莞,我从深圳打了一辆出租车过去,在那儿停留了大约一周,才选好了东方广场店需要的藤桌藤椅,又折腾完打包、发货等一系列事情,返回深圳,订了前往上海的机票。

很多人都还记得,2003年春节前后,有关“南方流行一种怪病”的说法正在人群中悄悄流传。尽管没有得到证实,人们却依然有些恐慌。

我每天疲于奔命,事先对这个说法一无所知,只是到了广东,在街上打出租车时,感觉大马路上没人,空荡荡的,车开得特顺。

“可不能来这地方开店,街上也太萧条了。”我暗自琢磨着。

 

飞上海的头天晚上,我开始上吐下泻,折腾了一宿。可自己没当回事,以为是累着了,第二天仍然按计划上了飞机,一路上,只觉得胃里翻江倒海,冷汗直冒。等到了上海,几乎是跌跌撞撞进了酒店,进门直奔保安,话都说不出来了,只好指指自己的嗓子,表示要吐。

我出差一向只订经济型酒店,勉强算三星级吧,就是如果你不提要求服务员不会主动来打扫房间的那种。在大堂卫生间吐完,登记入住,进了屋,直接昏死过去。再醒过来,就是三天以后了。

这三天,外面的世界一切如常。酒店并不知道有个客人进了屋就没出来过,员工和家人也习惯了我满世界乱跑、处于失联状态。

我一睁眼,首先看见的是高高的天花板。怎么回事?努力想了想,周围摸了摸,才知道自己躺在房间的地毯上。努力撑着坐起来,又吓了一大跳,只见周身、遍地,竟是一大片秽物,臭不可闻。一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就算活着,也肯定是死过一回,死去活来,死里逃生!

说来也怪,这一醒,可就彻底醒了,像没事儿人一样。洗了澡,换了衣服,又能活蹦乱跳了。也不知道到底什么病,想都没想,在上海办完事就回了北京。

现在想想,保不齐就是染上了“非典”。但“非典”那时对于大多数公众,还是个陌生的名词。

2003年3月23日,东方广场店开业,比中央电视台对外公布“非典”疫情提前3天。这是我自己定的日子,“三三三”,图个吉利。然而开业典礼上,请来剪彩的几位写字楼的老总都没有到。

当时我还纳闷儿,过后与他们交流才知道,在那之前不久,A座有人感染非典死亡,老总们私底下接到了通知,不便出席公开活动。可因为官方消息未出,他们也不好跟我明说。

等到3月26日,央视首次公开“非典”疫情,北京又是重灾区。疫情来势汹汹,看着每天飞速上涨的感染人数,我知道了:我这家店刚开业,就将面临致命的打击。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进入暂停营业模式。可我打定主意,“俏江南”绝不停业,哪怕一天也不行。打拼这么多年,才有了如今热腾腾的局面,绝不能让它冷了。

如何应对一夜骤冷的市场?

如何安置一千多名员工?

如何解决周转不灵的资金?

我每天都要召开数个重要会议,身体和大脑都像停不下来的陀螺。

这一天,要和中层干部及骨干员工商讨人员安置问题。我在赶赴会议的路上,突然想起周华健唱过的一首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知为什么,那一刻,当熟悉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带给我一种非同寻常的动力。

我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让我心潮澎湃,我马上打电话给秘书苗苗:“苗苗,把周华健那首《真心英雄》的歌词打印在纸上,凡是开会的人,每人一份!还有,准备好音响设备!”

等我到达会议室,各店总经理、厨师长、部门经理都已经到齐了。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跟我共同打拼多年的老员工,推心置腹地说:“老板,咱们暂停营业,至少可以把房租和员工工资省下来,您算算,每月也能省不少钱啊!”

当时,连中国大饭店这种规模的店都已经停了不少,更别说那些小店。北京已经成为一座空城,疫情铺天盖地,谁还敢在外面吃饭?没有生意,就没有收入,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可是我不同意停店。我说:“别人家停店,员工放假,都不发工资。咱们的员工很多家在外地,甚至在偏远山区,每月还供养着父母家人,不发工资,让他们拿什么付房租?拿什么吃饭?”

“让员工暂时回家,疫情过了再自愿回来。”一个经理提议。

“万一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感染了呢?听听新闻,每天有多少人是因为坐火车、坐汽车感染病毒?”我反问道,“再说,干咱们这行,也讲究一个风水,热腾腾的炉灶一旦关了,什么时候再开?到时候还开得起来吗?”

我这一番话,让众人沉默半晌。但过了一会儿,还是有一个业务经理小声提出来:“鸡蛋都涨到4块钱一斤了,而且还在涨。”

如果我没记错,那会儿每斤鸡蛋的市场价应该不到2块钱,相当于翻了一番。

“但我们不能只考虑企业的风险,还要考虑员工的风险。”

我认真想了想,向他们宣布我的决定:

第一,所有员工,包括你们各位在内,如果有人想回老家,公司立刻批准,并且负责买机票。我亲自开车送机场。飞机比火车感染几率小。

第二,‘俏江南’不停业,我对大家郑重承诺,离开的员工,随时可以回来。

“现在我想知道,在座各位,有谁想要离开?”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或许在这种氛围下,即使想走,也不敢说吧?

“那好,既然都不走,咱们现在一起听一首歌。”我示意苗苗把音响打开,把打印出来的歌词发到每个人的手上,“咱们这群人,是‘俏江南’的核心力量。既然决定不停业,咱们就得心连心,手拉手,共同渡过这次难关!”

我号召大家,全体起立,彼此拉着手,随着音乐一起唱: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

 

在歌声中,大家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原本只是手拉手,后来变成互相搭着肩,唱着唱着,彼此拥抱在一起。

我内心深处也非常感动,眼里含着泪,又问了一遍:“现在你们告诉我,有没有人想走?”

“不走!”每个人都流着眼泪保证。

有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甚至高声喊:“老板,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就赴汤蹈火!”

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情感,努力恢复冷静。

“那好,接下来我要说非典期间的运营模式,大家记下来,分头执行。”

首先,员工宿舍从地下室搬到一层,确保有阳光,能通风。

第二,同仁堂抗非典的方子,咱们照着抓药,厨师长负责每天熬出来,每个员工一份。厉害的是,那阵子,“俏江南”把全北京中药房的板蓝根都买光了,不得不去上海采购。

第三,非典期间的员工餐单我亲自定,每天必须有肉、丸子、排骨,提高免疫力。

第四,每家店面留十个员工值班,其余员工都集中到阳光广场店学习培训。那儿有个大露台,可以组织体育锻炼,跳绳、拔河等。

……

一口气制定了十多条非常时期的非常制度,各店经理落实,严格执行。

此后,我依然保持忙碌的作息,每天在各店之间巡视。为了不让员工恐慌,为了让他们见了我心里踏实,我从来不戴口罩。心里就相信一点:我的使命还没完成,老天爷不会让我出事的!

 

创业多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真心对待员工的老板。年轻时员工叫我“姐”,中年时员工叫我“妈”,不仅在工作中帮助指点,生活中更是照顾到方方面面,不夸张地说,婚丧嫁娶全包。小到员工感冒发烧,我一定想着给他送碗热汤面;大到搞对象相亲,也是我帮着把关;甚至女孩子人工流产,都是我帮忙联系医院。

我就觉得,你对员工好,员工会用他的真心和行动来回馈企业。这份真心是单纯一份工资换不来的。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在,一切都在。员工的真心、同心,才是一个企业能够借以抵挡大风大浪的铜墙铁壁。

非典期间,“俏江南”的管理层是没有奖金的,但我送给每个人一件特殊的礼物:一支万宝龙笔。男士的,笔头上有一颗蓝宝石;女士的,笔头上有一颗红宝石。当时花费不菲,今天当然更加升值。这支笔,大家都舍不得用,也正因为这份“舍不得”,才让那段记忆尤为刻骨铭心吧。

 

回想起来,真的像奇迹一样。从3月到5月,疫情从高潮到尾声,留在“俏江南”的员工没有一个人生病,就连普通的感冒发烧也没有,个个精神抖擞。而我深切地感到,一种“俏江南”独有的企业文化、品牌影响,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疫情弥漫的特殊时期,一下子建立起来,牢不可破。

疫情结束后,“俏江南”仿佛一夜之间就恢复了往日的红火,每天都有客人在门口排队等位。三四个月后,就把亏损的业绩全追了回来,再往后,扭亏为盈。

还有两个额外的收获。

一是“俏江南”在外国人中的口碑一下子传开了,因为当时很多外企没有停止办公,多亏有“俏江南”,才解决了那些外籍员工的就餐问题。

二是“俏江南”在地产界的信誉建立起来了。因为在国贸、中粮、恒基这些地方,都发生过多个商户联合起来游行、拒付房租的事件,理由是“非典”让他们赔了钱。也有人找我加入,我没有答应,因为“俏江南”并没赔钱。只要到了合同约定的时候,我就一天也不差、一分也不少地把房租付过去。很多地产老板都在口口相传:“一定要和张兰合作!”

“俏江南”国贸店,到今天已经开了十六年。周围没有一家商户——无论大品牌小品牌——能够像我这样年年续租,租金也从没涨过。

我自认为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从小做事,就很少去想负面的因素。只要凭我的商业直觉判断,这事儿可行,把机遇和风险都考虑清楚,就一门心思往前冲,绝不会被风险吓住。说得好听点儿叫“定力”,说得不好听点儿就叫“一根筋”。

但心怀一种“正念”,的确太重要了。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大家齐心协力去面对,怀着一个共同的坚定的正念,老天爷一定会眷顾你,一定会给你应得的回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红星耀东方

    红星耀东方

  • 重走仰韶时代考古现场

    重走仰韶时代考古现场

  • 中国西北行

    中国西北行

  • 郑州的容灾能力

    郑州的容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