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砚台之意在磨心

作者:admin 2017-06-26 我要评论

文_雷虎 图_阮传菊 虽说笔墨纸砚中的砚在文房四宝中排位最末,但向来四宝砚为首。砚台因为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如今 四宝以砚最为多见,爱者最众。 不仅端、歙...

1_82

文_雷虎  图_阮传菊

虽说笔墨纸砚中的砚在文房四宝中排位最末,但向来“四宝砚为首”。砚台因为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如今 “四宝”以砚最为多见,爱者最众。

不仅“端、歙、洮河、澄泥”这四大名砚声名远播,更有无数地方砚种流派纷呈。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制砚、辨砚、赏砚成为了全民参与的艺术活动。甚至与艺术本身八杆子打不着的洗砚这一行为也登堂入室,“焚香、试茶、洗砚、鼓琴”甚至成为晚明文人小资生活的典范。

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文人,为砚痴狂的例子屡见不鲜:南唐后主李煜痴迷砚台,就专门设立“砚务官”,“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廪之给”;宋朝爱砚的“文人皇帝”辈出,宋高宗居然亲自参与到砚台石品的讨论中;清代,乾隆皇帝对砚台更是情有独钟,亲自主持编撰了《西清砚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不仅藏有多方好砚,还编撰了《归云楼砚谱》……

帝王尚且如此,以笔杆子吃饭,用砚台为垫脚石,从文人经科举入仕的士大夫就更不必说了:苏东坡看中别人的砚台,不惜以家传宝剑相易;米芾看中了皇帝的砚台,甚至不惜和皇帝相争;清军攻破扬州,城破时史可法身无长物,唯留一方澄泥砚台以明丹青之志……

一方小小的砚台,饿时不能当饭吃,冷时不能当棉被,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叫人如痴如狂?在寻访了歙、端二砚的一老一少二位制砚师后,我慢慢悟出了端倪。

五十学砚不觉迟

和风堂先生相约在其砚室谈砚论道。风堂先生说,先不急着说砚,外出采风时得一味好茶,我们一起品品吧。风堂起身泡茶,在收藏柜中拿出茶壶、茶杯。茶壶古朴典雅,茶杯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拿着这么文艺的茶杯喝茶,我有点不习惯了:“这些不都是您的作品吗,怎么用来当茶具?”

风堂手捧茶杯说起了茶具渊源:“陶壶、陶杯的确都是自己挖土做坯,亲手在景德镇烧制的。我不喜约束,做壶、杯皆信马由缰。因无规矩,所以壶、杯皆不成方圆。”

茶泡好,放于石质茶几之上。茶几如一方巨型砚台,上面还刻有风堂之印章。不禁感叹:“风堂先生不愧制砚名家,茶几都得砚台气象。”风堂先生听罢大笑:“这本来就是一方巨型歙砚。雕好之后,无处摆放,正好家中无茶几,就用来放茶了。”

风堂十岁学字,三十学画,五十学砚。和歙砚结缘是因绘画而起。1992年,当时风堂正沉迷于绘画创作中。有一次去江西龙虎山写生时,路过婺源。婺源古属歙县,在古徽州地界,歙砚主要的产地。对以“雅玩”为人生追求的风堂来说,路过歙砚产地,没有不探寻究竟的道理。谁知,只一次探访,风堂先生就让自己掉进小小的砚台里,整整二十年不能自拔。

风堂作画是泼墨山水,砚台自然是少不了的器物。但是在平时只是把砚台当成生活工具,从未对砚台创作有过“非分之想”。在婺源深山之中看到歙石,风堂就被石材上自然天成的纹理美镇住。再看当地出产的歙砚,美则美矣,但砚台大多出自工匠之手,匠气太重,整体上,不能对石材随形附势;细节上,对石材的纹理之美无彰显。

歙石大美,自己不把玩一番,那就是暴殄天物。于是他花了900元买了一方砚台及石材若干,步行30公里,肩挑背扛将砚台和石材“请”出深山。

当时,风堂年届50。

回家之后,说做就做。其他人做砚,都有流派、有师承,但是风堂决定自己摸索;别人做砚都有成套的工具,而风堂家里的工具只有几支画笔,无所谓,仗着理工科出身,他很快就操纵机床把器械配齐。

风堂认为,砚不是“雕”出来的,而是“寻”出来的。砚台之美,美在石材;而石材之美,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晶。自己做砚,首先是用心灵感受大自然之美,然后用眼睛发现美的石材,最后通过刻刀让暗藏之美跃然而出。

早些年,寻砚全靠体力,肩挑背扛把石材拉出深山,然后坐汽车、转火车从婺源运回南京。如今风堂已年过七十有一,体力不济,但玩兴更浓,于是七十岁时,考驾照、买SUV。现在,一旦玩砚兴起,就敢连夜驾车赴婺源找灵感。

虽然不是徽州人,虽然五十才有幸识歙砚,但透过一方歙砚窥得徽文化的万千气象,风堂已经觉很知足。

为端砚“自废武功”

约好的见面地点是在闹市,我以为这儿便是他工作室所在地。上车之后,车辆在熟练地拐过无数大街小巷后。路两旁的高楼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耳畔嘈杂的声响淡去,鸟鸣狗吠声声响起。

车辆在田间的一栋别墅前停下,推开一扇大铁门,只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料在墙角边堆成了小山。葛志文看着散落的石料,眼睛就放射出光彩,就像逛商场的女人看到各式各样的衣裳。看到我对石料有兴趣,葛志文也来了兴致:“这些石料是我今年从肇庆选回来的。每一块石料的选择过程不输于皇帝选妃。”

葛志文和端砚的亲密接触,还要从1995年说起。那一年,年仅18岁的葛志文中学毕业后,只身一人从苏北农村来到上海。机缘巧合,在一家工艺美术品厂谋得了一份工作,做起了石器雕刻、打磨的泥瓦匠。葛自幼喜欢绘画,但苦于没有老师指点,没有同好者切磋。如今,能把刻作为自己的工作了,有师傅指点、同事交流,一方石料经自己打磨之后就能成为工艺品,这极大地激发了葛志文的创作热情,葛志文的艺术天赋很快就通过泥瓦匠这一身份表现出来。

1997年,为了纪念香港回归,葛志文制作了1997.71克的石壶“慈善归源”,最终以十二万元人民币高价拍卖成交,葛志文开始小荷露角;同年十月参与设计制作了名为“金牛壶王”的石壶,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并以26万元的高价义卖成交,让葛志文成为了厂里的“王牌泥瓦匠”。

一个偶然的机会,葛志文接触了端砚,端砚细腻、温润的材质,可塑性强的特性让葛志文一见钟情,再加上端砚文化底蕴深厚,葛志文当下从江南赶到岭南,来了一趟端砚之旅。这次旅行,改变了葛志文的艺术轨迹。

岭南,是古代中国版图上的最南方。古时,因为天高皇帝远,中央政权很难有效约束;因为崇山峻岭阻隔,中原文化难以辐射,因而在古时向来被视为蛮荒之地,一直游离在中华文化之外。直到唐代,端砚在古端州(今广东肇庆市)横空出世。

唐时是文人风尚,宋时端砚成为宫廷贡品。再发展到“古之著书人,必用端溪砚”,再到后来“文房四宝砚为尊,百砚端为首”。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和积淀,如今的端砚突破了地域的藩篱,成为了全民族的文化印记。

从岭南回来后,葛志文决定“自废武功”,放着赖以成名的石壶绝技不用,把目光转向了端砚制作。1998年,葛志文在南京博物院举行的民间艺术收藏交流会上以800元的价格卖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件端砚作品,从此,走上了端砚艺术的“不归路”。

如今,葛一年最只做十方砚,其中少部分拿出去拍卖,最好的留给朋友欣赏把玩。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