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茶事 | 老枞的滋味

作者:admin 2018-08-26 我要评论

大概因为文化背景的缘故,中国人形容茶杯内的味道容易过于抽象。文士追求的往往是超然物外的意境,导致中国茶的味觉体系不似葡萄酒那样直观好交流,总带着孤芳自...

大概因为文化背景的缘故,中国人形容茶杯内的味道容易过于抽象。文士追求的往往是超然物外的意境,导致中国茶的味觉体系不似葡萄酒那样直观好交流,总带着孤芳自赏的成份。这种意境所托拟之物却因此更臻物化,市场对老枞水仙的追捧即出于此。

每每遇到冲泡老枞水仙的场合,多数人会把毫无花果香,只留存木香抑或潮湿气味的茶当作老枞水仙的典型性香味来传播。市场受流行的影响,混杂着以老枞水仙为名粗陋做工的水仙茶,久了就自然而然成了流行的谬论。

龚自珍《尊史》中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老枞水仙的溯源亦得从历史的细节入手。

水仙茶原产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大湖村,清道光《瓯宁县志》载:“水仙茶出禾义里,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但开花不结籽。初用插木法,所传甚难。后因墙倾,将茶压倒发根,始悟压茶之法,获大发达。流通各县,而西乾之母茶至今犹存,固一奇也。”

文中所载记述了当时水仙茶的香气高扬奇特压过诸茶,道光年间其树母株犹在。之后随着种茶、制茶的茶工水仙种被带到武夷山种植,武夷山并非水仙茶的原乡。道光至今过去了190余年,排除战乱之后再重建、生产栽种方式变革等变数情况,能够活下来的水仙到底有多少?并未有系统的普查。

水仙茶品种引种武夷山的时候系清末,那时茶叶产销尚未工业化,茶农并不追求极高的产量,栽培之初用种子种植或者扦插技术。若种子种植,每次播子5~10颗,长成后为多株茶树丛生。种植时丛栽的距离相隔较远,长成后丛与丛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因而单位面积上栽种丛数少,单产较低。

在时代背景下,茶树因为种植后可以持续生长,不似其他作物需要年年育种培苗,省去许多人工。再加上不占用农业用地,故茶农对茶树除了采摘外,极少进行施肥修剪、中耕除草,即便这样粗放经营仍旧可以获利。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小农经济下粗放经营的产物,今天却被冠以‘自然农法’的美名来行销。在扦插法推广后,水仙多为无性系栽培。建国后栽种形态被密植、行栽所取代。老丛水仙的‘丛’字即是最初栽种时,种植方式的体现。

那何为老呢?

植物与人一样面临生老病死,也有自己的生物学年龄。在自然状态下茶树也有幼年、成年、老年期。

茶树的幼年期是在第一次生长休止到第一次现蕾开花投产。

茶树在幼年期时像人类的青少年期,生长旺盛,这个期间的茶树还不能形成经济产出。

成年期是指自开花到第一次更新改造。成年期的茶树生长旺盛,是产量的高峰期。这个时期根据对茶树养护状况可持续30~50年,壮年期的茶树产出的鲜叶所制茶叶内质丰富,若制作技术良好茶叶的味道会更复杂丰厚。

茶树的老年期是其发育周期中最后一个生育期。若茶园的环境条件、管理水平良好的话,一般可以达百年以上。但茶树老化后,代谢能力逐渐减退,产量也随之逐年降低,即使养护得当也犹如人之暮年渐入衰颓。

茶树越老品质越高贵的概念,从晚清开始一直流行在民间。

史料记载「茶树年龄过多或者过少与茶叶产量大有关系,其年龄在6~14年生者,其采摘量与年龄成正比,15年之后则逐年减低,21年之后几乎不能生产,故茶树至此年龄尽可以砍伐使之更新;惟本省(福建省)茶农往往不明此理,以为茶树越老品质越高,殊不知此种茶树徒耗人工肥料费外别无用处也。」

从那时丛栽的产量记载上看,茶树第八年的产量能达到高峰,每株春天可产茶叶八九斤,16~20年树龄的茶树在当时茶园管理不是十分先进的情况下,能够出产茶叶2~3斤。

大概因为‘越老越贵’的落后观念也一样影响到了民国的市场,在民国时期小学的教材中专有一课厘清这种现象。民国新国文教材中第二十课记载: 种茶 —茶,小树也。山坡瘠土之不宜谷者,种茶无不繁茂。越三年,始可采撷。更越二三年,其味愈美。至六七年,味减劣,乃铲去之,易以新种……民国时期孩童即懂的道理,如今倒成了讲不清楚的稀缺知识。

当今武夷茶区对于水仙茶树年龄的定义略有变化,十年的水仙出产的成茶叫做‘名枞水仙’;三十年以上的称作‘老枞水仙’;百年以上的极少数老水仙则称为‘百岁香’。

嗜老的概念似乎随着时间,像时尚风格一样轮转,现在市场所追捧老枞者亦如当初。而这要从福建的茶叶开始出口东南亚说起。

自1842年《南京条约》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因福建主产乌龙茶,厦门成为乌龙茶出口的集散地。厦门茶叶的来源当时主要有三:闽南各县、闽北崇安武夷茶、隔岸的台湾茶。其中闽北崇安一路茶叶在外销中占主要位置,每年都有茶商前往闽北采办乌龙茶。水仙茶因产量稳定,成为乌龙茶产的大宗贸易品。那时建阳水仙茶因为产量高、扦插后品质稳定,其商业价值在民初被推向了巅峰。

当时大湖水仙形成十数种牌号,位居其首的是大湖村人黄秉镛开设的‘黄荣茂茶行’,其茶叶销往广东、香港等地。老枞水仙的原初概念即是从这个时候留存下来。1923年,厦门就成立了茶业同业工会,至解放前夕厦门有茶店40多家,大多集中在厦门“海口”一带街道的水仙路、镇邦路、中山路交会处。后来仅水仙路,就发展到10多家茶店。建国后公私合营把水仙路的老茶店合并在一起,列入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名下。水仙路28号就是现在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所在地,20世纪六十年代,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创立了‘海堤’商标。在厦门只要提到‘海堤茶’几乎无人不知,特别是海堤茶的主线产品:编号为At102的‘老枞水仙’,一直伴随着厦门人的生活。

At102的老枞水仙汤色浓厚,属于高火茶,有着与那个粗糙时代相符的口味,伴随着厦门几代人的柴米生活。这时候的老枞水仙滋味早失去了最初的‘味奇香压过诸茶’的口味特点。

在市场开放后,海堤茶以出口为主的经销一度受到冲击,那段时间库存积压了许多汤色浓重、焙火深的老枞水仙茶。在之后的时间中,多沉寂在中茶的仓库中。近年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业把当年滞销的老黄罐重新投销市场,许多当年并不昂贵的积压库存变成越陈越贵的老茶。商业利益诱导的虚伪及盲从带起了市场新一轮追‘老’风潮。

茶树各树龄期都什么味道?

茶树的前10年都为幼年期,尤其扦插品种根茎不是很深,制作出来的茶口感上有白花、青绿水果的香味。这样小树龄的茶,适合做成绿茶或者轻焙火的乌龙茶。但在三年之内必须饮用完,并不具有陈年价值。

对于10年~50年树龄的茶,因为已经渐入全盛时期,扎根更深入土壤,可以吸收更多来自土壤丰富的矿物质,这时候的鲜叶无论内质或者香气都十分丰富,因此做成茶后可以稍重火工让丰富内质更好的在焙火中化合。

5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理论上在小产区尤其少,在田间管理上要尤其照顾,衰老期的茶树虽然产量递减,但营养却更为集中,若制作得当应属于老枞中的极品吧。

对于老枞水仙的“枞”字到底是“枞”,还是“丛”这种无聊的问题都有人争论过。并摆出很多茶专家、资料说是“丛”而非“枞”,证据就是福建产的是灌木而不是乔木。我觉得争论这个问题的人应该看一下我国古代汉子至今的演变,无论“枞”还是“丛”都是演变中的异体字,而“枞”古同“丛”。

在每年春茶季,也实验过用正岩少部分养护良好的老枞水仙做过尝试。朋友茶园管理极好,每季度都有管山的工人去茶园特殊照顾茶树,做出的茶味道并没市场所说的‘枞’味。今年用那株老枞水仙做的岩茶,包竹浆纸焙过后有浓浓的荔枝香气,惊艳了茶厂的老员工。管理得当加以精良做工的老枞茶,滋味内敛丰富,有点儿像极好的西班牙老藤葡萄酒。只有这些原素齐备的情况下,方能彰显老枞背后岁月雕琢的灵魂。

说到结尾处不禁想到金庸小说中黄药师打趣周伯通说:“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泊,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是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之中,以你居首!

我心中的老枞水仙,即是那不掩真性并保有赤子之心的顽童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