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03 米兰大教堂不是“哥特式”?

作者:admin 2020-04-05 我要评论

你们好,我是清华大学的刘平。在上节课中我们讲了关于教堂的起源,在这节课中,我们还是回到中世纪,聊一聊 哥特式建筑 。 经常会听到有人讲,说起哥特式建筑,...

你们好,我是清华大学的刘平。在上节课中我们讲了关于教堂的起源,在这节课中,我们还是回到中世纪,聊一聊“哥特式”建筑

经常会听到有人讲,说起哥特式建筑,可能会想到的就是米兰大教堂。那么,米兰大教堂被当作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的代表,无数的小尖塔指向天空。但是关于这一点,我自己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我想给大家来看一看不同地区的哥特式建筑的对比的情况。

米兰大教堂西立面,始建于1386年

现在大家看到的左边的图片是哥特式的发源地,也就是法国兰斯圣母院它的内部的这样的一个场景,我们会看到这个教堂很高,然后在它的立面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层的结构,那么下方的连拱廊,上方的窗户,还有一层高窗。 我们在建筑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细小的柱子不断向上延伸,那么这种向上延伸的纵向线条,制造了教堂自身的一种高耸的感觉。而且也让教堂内部的空间显得更加轻盈,这种上升的感觉造就了一种轻盈感。

左为法国兰斯圣母院,右为米兰大教堂内部

右边就是米兰大教堂内部的场景,大家看起来可能觉得好像比较沉,比较宽,但是并没有那么高,然后柱子又很粗,一根一根的柱子,看不到在法国教堂内部这种无限重复的垂直线条。这一点上我的理解,实际上米兰大教堂并不是典型的哥特式代表,或者说它是某种哥特式的地方变体,更加受到意大利本地的传统影响,而不是充分体现了哥特式的特点。

刚才我们说哥特式把它的支撑骨架放在建筑外部,我们来看一看飞撑的对比,左边是沙特尔大教堂,它的后堂部分,我们看到飞撑它是有着非常实际的功能的,也就是说两组飞撑之间开出来的是什么?是窗户。窗户与窗户之间一个很窄的墙面不足以支撑上方的顶子的这样一个重量,于是在外面加一个粗壮的支撑结构,把窄窄的墙面撑住,这样的话建筑就得以成立,能够稳固到今天。也就是说,飞撑有一定的体量。那么当然同时我们也看到这里面也有一些装饰性的雕刻,那么这是典型的哥特式内部空间的变化,支撑结构的外移,那么支撑结构必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

左为沙特尔大教堂,右为米兰大教堂

而我们右边看到的则是米兰大教堂它的外侧场景,你会发现它的整个的飞撑上全都是非常细小的雕刻,而且是镂空的雕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的承重是非常有限的,它起不到很给力的支撑作用,而更倾向于是一种装饰,是一种把小尖塔这样的哥特式的流行的元素,作为一种装饰,在它的结构里面去体现。而它自身的支撑,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建筑的内地完成,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肉包骨的结构,外部所谓的这些飞撑更多起到的是一种装饰作用,是一种流行元素的借鉴,而不在结构上、不在功能上具有真正的哥特式特点。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虽然都是哥特式,但是在那个时期,还是具有着非常多元化的面貌的。既有典型的、具有哥特式的、形式逻辑的这样的法国式的哥特式,也有结合了自身的、强烈的、传统的哥特式的变体,比如说像米兰大教堂这样的一个情况。这种情况也告诉我们,其实中世纪的艺术的面貌是非常复杂的,虽然经历了1000年,虽然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时期来进行讨论,或者说我们把12世纪以来的哥特式,或者是10世纪末到11世纪以来的罗马式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讨论的,但是实际上,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风格的显现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那个时代也是一种非常多元、多变的艺术创作情况。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