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02 “罗马式”还是“哥特式”?

作者:admin 2020-04-05 我要评论

你们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刘平,我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欧洲中世纪艺术。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通过艺术来了解中世纪那个时代。本次课程的第一部分先介绍中...

你们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刘平,我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欧洲中世纪艺术。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通过艺术来了解中世纪那个时代。本次课程的第一部分先介绍中世纪教堂建筑的情况,关于教堂建筑的起源以及风格演变中的两个小问题。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比较古老的大型的教堂建筑——罗马老圣彼得大教堂,很遗憾这座建筑实际上并没有能够保存到今天,但是还是有一些它的图像资料保存下来了,艺术史家根据历史上保留的图像对这座建筑进行了复原,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个面貌。

这个建筑群与罗马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万神殿相比的话,在结构上其实还是非常相似的。两者在建筑主体的前方都有一个围廊庭院,将世俗的世界和神圣的世界或者和神的世界区隔开来。在主体建筑上,老圣彼得大教堂借鉴了罗马帝国的会堂式建筑,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乌皮亚会堂和圣彼得大教堂的平面图的对比,两者都采用了长方形的布局,而且在建筑的内部空间的区隔上都采用了柱式或者柱廊的结构,我们大家看到的小圆点也好,或者小方块也好,都是标示柱子所在的位置。

当然圣彼得大教堂在它的结构上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例如,教堂的入口处是在建筑的短边,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平面图下方的这个位置,那么与之相对的另一端则是教堂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圣坛的所在地。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到它的布局上增加了一个横向的结构,这个横向的结构与它的中堂部分垂直相交,于是教堂的整个平面布局实际上看起来就近似于一个十字架的形状。这样的一个形状,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面就更加分明了。

也许有的朋友会感到好奇,这样的建筑跟我们刚才看到的万神殿又有什么关系?万神殿是一个圆形的,而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实际上它们之间在形式逻辑上也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除了长方形的教堂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之为中心式布局的圆形的教堂。现在我们看到的圣康斯坦萨教堂的平面图,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这样的一个结构也与罗马的万神殿非常近似,这种相似并不仅仅是外形上的相似,实际上刚才我也说到了,它们之间的构成的形式逻辑其实是一致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是圣彼得大教堂的一个横剖面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发挥一下空间的想象力,我们取这样的一个截面,如果把它在空间当中向前后拉开延长,最终得到的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教堂。

假设我们把这样的一个截面取它的中轴线,也就是说从屋顶的最高点,垂直于地面的这样一条轴线,以它为中心360度旋转。这个时候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圆形的教堂建筑。

圣阿波利奈大教堂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圣阿波利奈教堂,这座教堂在结构上非常接近于圣彼得大教堂。那么刚才我们也讲了,圣彼得大教堂没有保留到今天,借助圣阿波利奈教堂,实际上我们可以体会当时在圣彼得大教堂内部的这样一种空间的效果。那么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非常高大空旷的空间,由柱廊区隔开来建筑的不同部分,同样的圣康斯坦萨教堂,同一个基本单元,在空间中以不同方式展开所形成的这样一个空间结构,它最中心的部分,我们说是位于整个建筑的物理中心。而在圣阿波利奈教堂左右两侧延伸开的侧廊,在这里就变成了一个环形的结构。虽然说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两所完全不同的教堂,但是正如刚才我讲的,他们其实都是由同样的一个结构生长出来的。

圣阿波利奈大教堂内部

圣康斯坦萨教堂

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下,中世纪的教堂建筑在起源上的一些情况。当然后面经历了500年的发展,现了可能大家已经比较熟悉的罗马式,再过两个世纪之后又出现了哥特式。中世纪的教堂也在不断进行着形式上的发展变化,以满足当时的现实的、宗教的或者精神的、心理的各方面的需求。

那么现在我想给大家来看一看,罗马式哥特式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或者说它们是否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样式?

从罗马式到哥特式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两种不同的后堂部分的平面图,左边是罗马式的,右边是哥特式的,我们刚才讲圣彼得大教堂最神圣的地方只是一个半圆,也就是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后堂样式,现在到了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我们会发现它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罗马式的后堂在结构上比较清晰,就仿佛沿着半圆型的这样的一个围墙长出了很多小的花瓣。而哥特式的结构相较而言,它的花瓣感觉突出的并不是很明显。从平面上来看,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在这里,我想请大家再发挥一下想象力,假设你手里面有一个气球,有一个花朵形状的气球,那么你先吹一口气或者吹几口气,那么让这个气球基本上被空气充满,它会呈现出一个花朵的形状。那么这是什么呢?这就是罗马式。假设你继续往里面吹气,吹很多的空气,让这个气球的表面更加膨胀,使得它的花瓣与花瓣之间的连接的部分也被吹得鼓胀起来了。那么这个时候你看到的实际上就是哥特式后堂的结构。

虽然说在艺术史上我们把它界定为两个不同的风格阶段,罗马式、哥特式,但是实际上通过吹气球的这样一个想象,大家可以理解到两者之间的结构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有一个因素变化了,这个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就是建筑内部的空间完全不同了。在罗马式教堂的内部,实际上就如同吹入少量空气的气球一样,那么它的空间相较而言是比较狭窄的。而哥特式教堂的内部吹入了更多的空气,那么把整个建筑的外围结构都向外不断推开,那么它内部的空间实际上是更加的宽阔的。

我们再来看两个平面图的对比,左边是罗马式,右边是哥特式,是整体的教堂的平面图。那么罗马式的教堂,我们从平面图上来看,它的外轮廓是比较清楚的,而且是比较连贯的。大家看到黑色的部分,实际上简单的说就是建筑的支撑的部分,或者是墙或者是柱子,那么我们也看到了圣彼得大教堂连续的拱廊结构,在这个里面依然被沿用着。 在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图上,我们会发现它的外轮廓就没有那么连贯了,也就是说黑色的部分实际上是减少了的,而且它更多的是出现在教堂的外面,在外面支撑着教堂,而不是在教堂的里面。

大家也可以看到,包括柱子的粗细,实际上也发生了变化。在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图上,最粗的柱子是位于十字交叉处的,而其余部分的柱子,它的数量,它的规模尺寸其实是比较小的。那么,想象一下,在一个比较宽阔高耸的空间里面,柱子变细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空间自身更少隔断,更流畅了,更加通透了。当然我们说这也是哥特式教堂建筑跟罗马式教堂建筑相比,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那么大家也可以搜到这样一些说明,罗马式就是墙比较厚重,内部的空间的话比较的狭窄、低矮,而哥特式几乎与之相反,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同的空间效果?

在我看来,这个也是哥特式建筑和罗马式建筑最重要的一个差异。它们也许在平面的布局上,正如我们刚才的气球想象一样,它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它却出现了一个结构性的不同,就在于罗马式建筑它的支撑的结构就是它的墙体就是那些柱子,而哥特式结构则是把支撑的结构像牙签一样抽出来了,抽到了建筑的外部,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外部看到比如说飞撑,这样一个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元素,但是在建筑的内部,支撑的结构被减缩到尽可能小的地步,而且连续的墙面也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是非常高大宽阔的窗户。窗户是什么?实际上窗户就是墙面上的开口。那么墙不起支撑作用了,起支撑作用的是被抽离到建筑外部的飞撑、扶垛。

那么罗马式和哥特式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呢?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罗马式在建筑的支撑结构上是“肉包骨”的,支撑结构在里面,而哥特式在支撑结构上是“骨包肉”的,它的支撑结构在外面,这种将建筑的内部结构抽离到建筑外部的做法,也不仅仅是中世纪时期这样做,其实现在的人们也会这样做,比如说大家现在看到的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是一座非常具有工业特色的建筑,它实际上是把建筑内部的管道的部分移到了建筑的外部,就如同把血管、神经这样的结构移到了身体的外部。那么在它的目的上,实际上大家仔细想一想,跟中世纪时期实际上是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的,也就是说通过把内部的部件向外抽离,最终达到一个纯粹内部空间的这样一个目的,让内部的空间更加的简洁、明确、连贯、流畅。

以上就是本节课程的全部内容,下一节我们将继续回到中世纪,回到哥特式建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