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七件魏晋南北朝古物

作者:admin 2020-09-03 我要评论

文/杨雯 辟邪石刻(南梁 南京萧景墓) 梁武帝的堂弟、梁吴平忠侯萧景墓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十月村,陵墓现存两座石辟邪和一座神道石柱。石辟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

文/杨雯

辟邪石刻(南梁  南京萧景墓)

梁武帝的堂弟、梁吴平忠侯萧景墓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十月村,陵墓现存两座石辟邪和一座神道石柱。石辟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长3.8米,高3.5米,体围3.98米。辟邪昂首张口,右腿前迈,体态雄傲,神气十足。

六朝陵墓主要集中在南京地区,现存33处石刻,其中12处为帝王陵寝。石刻大多建造三对,即石兽一对、石柱一对、石碑一对,很多已在漫长的岁月中散失或损坏。石兽为带翼神兽,其中帝后墓前为天禄或麒麟,王侯墓前为辟邪。它们深受汉代石兽造型影响,还吸收了波斯、希腊一些有翼神兽的形象,既有威武凶猛的气势,又有柔和的姿态,形成了独特的六朝石刻风格,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杰作。

青釉莲花尊  (北魏  故宫博物院)

此尊为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四件莲花尊之一,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通体施青绿釉,纹饰达11层:颈部饰纹3层,自上而下为飞天、宝相花兽面及蟠龙,腹部由6层莲瓣组合而成,上覆下仰,胫部亦饰覆莲瓣2层,瓣尖外卷。其器型高大,气魄雄伟,高度在当时的青瓷器中极少见,为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作。装饰的莲花、飞天等与佛教艺术题材吻合,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

公元6世纪初中原地区开始烧造瓷器,但大多数器类简单,仍以仿制南方瓷器为主。到6世纪中叶,东魏、北齐开始重视瓷器生产,北方瓷器得到了迅速发展。北齐末年出土的瓷器反映出中原的制瓷手工业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特点,相比南方青瓷,北方青瓷的造型更浑厚,釉色也更繁复。

佛经故事壁画  (北魏  甘肃敦煌莫高窟254窟)

莫高窟现存大量南北朝时期的佛经故事壁画,例如254窟,南壁绘有佛传故事“降魔变”、本生故事“萨埵舍身饲虎”,北壁绘有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贸鸽”、因缘故事“难陀出家”。壁画人物比例协调,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还采用了有明显西域风格的晕染法。

莫高窟共有北朝洞窟36个,为北魏、西魏、北周和北凉时期所建,窟形主要为主室两侧有小禅室的禅窟、中心柱窟和方形平面的覆斗顶窟三种,而此254窟位于崖面中层,是莫高窟最早的中心柱窟。北魏时期壁画常以土红色为地,用青、绿、赭、白等色敷彩,热烈厚重,西魏以后则多以白色为地,色调趋于清新雅致。

谢鲲墓志(东晋  南京六朝博物馆)

1964年在南京中华门外戚家山谢鲲墓出土,为花岗石质地,长60厘米,宽17厘米,厚10厘米。志文共四行67字,记录墓主人生平,其中“假葬建康县石子罡(岗)”“旧墓在荧阳”几句,有逝者迁居江南,暂葬建康,期盼他年中原收复后还可复葬河南故籍之意。

谢鲲(281~324年)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晋朝名士、官员,谢氏家族成员,是谢安的伯父。他年少成名,性情豁达,名列“江左八达”,谢安赞他“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东晋王朝建立后,谢鲲出任豫章太守,所以世称谢豫章。谢鲲墓志厚重朴拙,书法为传统风貌的隶书,是全国所见六朝墓志中最早的一方,然而相比其他六朝墓志,隶书书写的墓志并不占据主流。中国的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转折,经历了从隶书向楷书的演化,六朝的墓志和砖文可以清晰地呈现这一时期书法演变的来龙去脉,是研究书法发展史和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木板漆画  (北魏  山西博物院)

此漆画1965年在山西大同石家寨的司马金龙墓(公元484年)出土,通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约2.5厘米。漆画是墓室屏风的一部分,板面涂朱漆地,用黑漆勾线条,色彩非常浓艳。正面彩绘为西汉刘向《列女传》中的故事,如“娥皇女英”“班婕妤”等,背面绘画则多取材于《孝子传》,风格和技法与顾恺之的极为相近。木板画的题记和榜书文字介于隶、楷之间,字体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

木板漆画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两晋南北朝的名画真迹几近散佚,木板漆画的出土对于研究北魏前期的绘画风格,进而探讨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泰始九年神兽镜  (西晋  河南博物馆)

此镜造于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河南淇县出土,直径17.7厘米。镜面圆形,中心为球形钮,钮周围浮雕环绕神兽、结迦座仙人,外有铭文64字:“泰始九年 三月七日 张氏作青同(铜)竟(镜)□大工青且明泰九年作 明如日月 光上有东王父泰□ 西王母□ 食□天寿 如金石位至三公世 世公侯王”云云。

神兽镜是中国古代铜镜的一种类别,兴起于东汉中期,在三国吴墓和西晋墓中有大量出土,主要特征是在铜镜背面以神仙、异兽、铭文作浮雕纹饰。镜上的仙人主要有东王公和西王母,东王公通常位于镜钮左侧,西王母于右侧,二者共存是道家阴阳相融观念的体现。这些仙兽纹饰反映出道家思想在当时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世人渴盼修道成仙。到东晋后,佛教开始在中国产生影响力,神兽镜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

陶牛车及俑群  (东晋  南京六朝博物馆)

此文物从南京鼓楼区象山东晋王氏家族墓葬出土,车高44.2厘米,长73厘米;牛高24厘米,长42.5厘米;俑高22.8~34厘米。陶牛躯干瘦长,匀称有力,似乎在拉着车缓步前行;陶车车厢呈长方形,前部敞开,车内置有凭几以便倚靠;牛车四周的侍从俑群形态各异,有的牵牛,有的下跪,有的拢手站立,再现了当时豪门贵族出行时前呼后拥的气派场景。

六朝陶俑是陶器随葬品中数量较多且具有时代特点的遗物。牛车在汉代主要是贫穷的人乘坐或用来运载货物,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乘马车。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官员是马车、牛车并用,牛车则较多地成为当时贵族出行的常用车。西晋到北朝这段时期,一定官品以上的官员享受给车、赐车、加车的待遇,其中所指的“车”就有牛车。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