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为什么明知道是假的,我们还点赞?

作者:admin 2021-05-27 我要评论

这个世界有很多虚虚假假的东西,其实要允许一些人不那么认真地活着,给自己一份轻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许燕(黄宇 摄) 你会把完全没有修过的图片发到...

“这个世界有很多虚虚假假的东西,其实要允许一些人不那么认真地活着,给自己一份轻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许燕(黄宇 摄)

 

你会把完全没有修过的图片发到朋友圈吗?如果不会,甚至是根本做不到,你的心理还算得上正常吗?为什么明明知道他/她发的照片至少被修瘦了10斤,脸上的细纹、痘印也都被“美颜”抹得一干二净,我们也不会戳穿,可能还会点赞?我们要去网红店打卡,让别人看到我们坐在咖啡馆里的照片,就比自己喝咖啡更香吗?去书店打卡,被别人点赞所收获的满足感,就比买书、读书所获得的满足感低级吗?我们所晒的,是我们内心的缺失吗?

几乎每个人都是图像社交的参与者,观看的同时也在被观看,疑问很多。为此,我们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许燕。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日益习惯选择图像社交,相比选择传统的社交手段,这背后的心理因素变化是什么?

许燕:现在,整个社会中各种信息的冲击力太强,认知负荷太重了,人就会出现认知疲惫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就会喜欢去寻找低认知负荷的事物,或者选用他们已经习惯的认知方式。对于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读图片比读文字容易一点,这是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相对来讲,习惯性的东西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心理能量,是更轻松的过程。

我们总是说现在的孩子愿意待在舒适区,其实并不是他们愿意这样,而是社会的竞争和内卷使得他们更愿意去寻找舒适区,否则心理会受不了。现在和年轻人讲人生意义、人生哲理的时候,他们常常听不进去,因为那是需要高认知负荷的思维,要去深想,缺少人生阅历和空闲时间的年轻人难以做沉浸式的思考。所以他们常用的认知方式都是短平快的,较少深加工,也不需要有高质量的反应。

年轻人也喜欢高质量的东西,但是他们为什么做不到?因为在你做一个精美东西的过程中,时代就已经变了,做得再精美那也只是一个过时的东西。而年轻人更喜欢去赶潮流,这使得他们在选择认知加工的方式上,要更简易化。图片比文字更形象、更简单、更直接,有很强烈的感知冲击力,当然,它也更加表面化,对于心灵的冲击力要比文字显得单薄。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心理产生的一种微妙变化。

三联生活周刊:在图像社交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自我的修饰,没修过、没“美颜”过的图片几乎是不能发朋友圈的,这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许燕:发朋友圈是一个自我展现的过程。最简单地说,维护自我形象是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特点,谁也不会愿意把自己丑的、不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另外我们在拥有一个现实人格的同时还有一个网络人格。网络人格和真实的人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用朋友圈或者其他的媒体展示网络人格,有可能会对现实人格产生补偿作用。比如说我长得丑,或者已经老了,但是“美颜”可以让我看起来像三四十岁的人,这个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心理补偿。它会让人看到,你还有你期望的一种自我形象。人们总是会在一个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冲突当中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冲突是有挑战性的,但是在这个读图的时代,通过修图、美颜,这种自我期望又是可以实现的。我们都知道,现实的竞争太残酷了,这使得每个人都在尽可能地保持自己更强的竞争力,那么,你就会尽可能地去展示好的一面。

三联生活周刊:但这种修饰出来的“好”,很可能或者说大部分是虚假的,这样的“理想自我”真能替代我们脑子里那个真实的我的样子吗?

许燕:有的时候虚假自我可能会变成一个人的真实自我,就像我们常说,谎言说一千遍就变真理了。这种视觉的呈现可以让你去包装,给人一种假象,造就你的一个公众自我,它具有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功能。这也是一种自我的营养过程。正常的自恋会给你带来一种心灵滋养。一般来讲,你自我欣赏,别人也会去欣赏你,而绝对不会戳穿你的“自娱自乐”,甚至还会按着你制造的这种假象顺水推舟地恭维你,不会去破坏你的主观幸福感。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旁观者的心理是什么?

许燕:对美的希望和追寻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心理表征。心理学研究发现,男人喜欢看美女,女人也喜欢看美女。另外,维护他人的主观幸福感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庞大的关系世界里,谁也不会赤裸裸地揭穿别人,特别是亲近的人,都希望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因为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是不容易的。

这个世界有很多虚虚假假的东西,其实要允许一些人不那么认真地活着,给自己一份轻松。一般来说,只要这个“假”没有对社会具有实质性的破坏力,没有威胁到生命,人就会允许它的存在。有些事情也不需要去思考它的意义,太多的意义寻求会很累,很多人真的不需要太累地活着,太深刻的思考他不需要。

三联生活周刊:对自己而言呢?比如前一阵受到嘲笑的朋友圈假名媛,当她们从自己照片里展示的光鲜居所和虚假的生活中回到自己真实的蜗居,产生心理落差会对自身造成什么影响?

许燕: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方式。面对激烈的竞争时代,有的人会选择退缩,回到自己的小蜗居,变得颓废,我们称为“习得性无助”,就是不再去努力改变现状、彻底接受现实、破罐子破摔。但是还有很多年轻人心不甘,他们的防御方式是给自己制造出一种虚幻的场景,起码还有那个状态是可以去获得心理满足的,所以有些人会在现实和虚幻两个世界当中自由往来。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某一天,不再热衷美颜、修图,而是转而追求去晒自己最真实的状况?

许燕:会的,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任何一个时髦的形式都是短命的,现在社会的变化节奏太快了,人们总是在追求新的方式。对任何形式,人们心理疲劳产生的速度都要比以前快。有一天人们可能觉得对虚假的东西已经厌了,即便它看着是“美”的,也会开始求真。谁敢求真,谁愿意求真,谁怎样求真,可能又变成一个新的东西,也会产生出新的为此提供便利的工具。求真要的是特色,要与众不同,这也很有技术。

三联生活周刊:我曾经看到一个观点,认为人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图片中晒什么,就意味着他的真实生活或者他的内心缺少什么,你怎么看?

许燕:不能这么说,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自身缺失,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是。一个人所晒的很可能就是他的关注点,比如说晒孩子,因为孩子是他/她主要的关注点,所以去晒。还有就是现在人们都讲究分享,我要把我认为很好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在朋友圈晒图片可能也具有这种分享的功能,多数人还是具有积极心态的。

三联生活周刊:追求到网红地打卡,只是为了晒出照片,这背后的心理又是什么样的?向人展示的需求,似乎已经成为甚至大于了全部的自身需求?

许燕:这来自人的自我价值的缺失。我们太沉浸在这个社会里面了,所以别人的标准就成了我们自己的标准。社会的去个性化,去得太厉害了。很多人都在意外在的标准,要的是别人的关注、别人的肯定,自己对自己没有肯定价值。

在基础教育中,我们在这方面就是有缺失的。实际上,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强调内在动机,但是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在强调一种外在动机,而缺少对内在动机的激励。教育是由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转化是在初中完成的。越小的时候,我们越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到了初中,做的事情应该变成你要自己去做,而不是别人让你去做。现在的社会对我们的掌控力有一种急剧的消减作用。我们有多少人能觉得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呢?所以心理会出现问题,觉得没有外在的标准就活不了,因为已经习惯这样的方式了。

三联生活周刊:正常的、健康的需求应该是什么样的?

许燕:自主需要。我们说人有三大需要:自主需要、关系需要,还有胜任需要。我们表面化的东西太多了,它们和外在动机是连在一起的——我不能失去我的价值感,我希望很多人能够关注我,当别人肯定我的时候,点赞数多的时候,我就可以觉得我的价值感是存在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