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在中国当医生究竟有多难

作者:admin 2018-01-04 我要评论

2017年是医改元年,在这一年中,发生了不少具有年度特点的新闻事件。 前段时间,一条微博新闻激起网友公愤。江苏某医院为追讨患者欠款,规定要求病人欠费金额的7...

2017年是“医改元年”,在这一年中,发生了不少具有年度特点的新闻事件。

前段时间,一条微博新闻激起网友公愤。江苏某医院为追讨患者欠款,规定要求病人欠费金额的70%由主管医生负责,将从医生每月绩效中扣除500元,直至扣完为止。从院方晒出的扣款清单看,医生们需要扣除的金额从几百到几十万元不等。

 

该医院回应:属实,只是追讨欠款的一项激励措施,还有多种追讨渠道,不可能都让医生承担。

 

 

2017年9月,轰动一时的产妇跳楼事件,在医院和家属的责任推脱战中,被甩出来背锅的还是医生。

 

 

2017年猝死新闻最高发职业之一,又是医生。

 

 

医生猝死并不是新闻,但今年医生猝死案例大幅上升,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11月,每个月都有医生猝死的消息。其中7、8、9月成为医生猝死的高发期。

 

网友们纷纷为医生鸣不平:现在的医生太辛苦,工作值班黑+白+黑,出事就要背锅,现在还要负责讨债?而网友们最担心的是......

 

 

而这种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

 

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柳叶刀》在388期发表一项研究《10年间中国医学毕业生的培养与损耗趋势:全国性数据分析》(10-year trends in the production and attrition of Chinese medical graduates: an analysis of nationwide data),据研究者统计,超过84%的中国医学毕业生最终不会当医生。

 

该研究者还做了一个推断,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中国未来在某些科室或地区,可能根本找不到医生。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显示,60%的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医

 

图片截自《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中国医生这是怎么了?

 

学医八年,不如金融公司前台挣得多

 

晓雷是药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目前就职于某医科大学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她所在的班级约40人,最后只有3个人从事医学相关职业的工作,其他同学,全部转行。在她所任职的出版社里,所有编辑都是正规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有些还是具有多年从业经历的医生,“社里大部分老师离开临床岗位是因为太忙了,自己身体不好或有家人需要照顾,转行在我们看来挺正常。当医生太苦了,挣得还少。”

 

在我国医生是高门槛行业的代表,却不是高薪行业的代表,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在医学院里不是秘密。

 

 

医学院在校生对于未来的薪资待遇并未抱有太大幻想,他们早就从前辈和老师那里得知,中国医生的薪酬,对于一部分人是入不敷出,一部分人可以满足普通消费水平,而那些可以通过治病救人获得足够报酬的都是业界大佬,站在行业顶端的少数人。

 

然而医学业界大佬一台手术的费用,也可能低于三里屯高端美甲师1次美甲的费用(还是办卡后的优惠价)。

 

 

这台价值326元的手术是协和医院大佬级主任医师做的,而这位业界大佬又称协和“一把刀”,就是医学生口中站在行业顶端的少数人。单据的提供者表示,由于这位医生名气大,很多人挤破头来找他看病,门诊时患者太多,需要专门的保安在诊室门口维持秩序。手术当天他一个人做13台手术,其中3台手术现场切片化验为恶性肿瘤,需要继续手术。

 

有人也许会说,一天13台手术挣4238元也不少了。这些钱并不会直接装进医生的口袋,一个医生寒窗苦读八年,三年规培后再经过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一台手术的价码赶不上一个美甲师,却要承担家属“医闹”和患者“无理取闹”的压力,这种收支的不平衡感常人也许无法体会。有数据调研54.4%的医生认为自己的成就与付出不匹配,46.4的医生对未来没有信心。

 

医疗改革后,一批年轻的主治医生马上选择转投民营机构,在那里有更合理的薪资待遇,还不用加班。而公立医院则陷入年轻医生不断流失,人手不足的困局。医生们真的因为爱钱吗?

 

 

临床医学专业夜同学的老师说过一句令他印象深刻的话:“你们这个班以后真正能留下来做大夫的人可能不到一半。”当时他不太相信,后来才知道真的很多人放弃了这条路。有的因为太累,有的因为委屈。

 

多年付出收获的是心酸

 

马云曾经说:“员工的离职原因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委屈了。

 

医生太委屈

 

关于医疗暴力问题,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统计,以2014年调研结果为例,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仅有27.14%的医务人员未遭遇过暴力事件。73.33%的医生要求在《执业医师法》中加强对医生的职业保护。

 

图片截自《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医闹”被称为以医疗纠纷为借口而无理取闹的事件,做手术这种事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但很多人不理解。他们以为医院就是“起死回生”的地方。医生不止要给他们治病,还要缓解他们所有的精神压力。

 

GIF

GIF

2017年衡东县人民医院医闹事件

 

有些病不做手术就如同深爱一个人不去表白,存活机率和成功机率都是零,选择手术和表白只是获得了50%的可能性,不代表100%的成功。结果可能是皆大欢喜,也可能越来越糟。这当中当然存在医生技术和表白技巧的问题,但做不做手术的决策权在自己手里,找那位医生做手术选择权也在自己手里,自己的失误自己也需要承担后果,或者走正当的法律程序,而不是现场动粗。

 

抱怨、辱骂、大打出手,对于患者的无理取闹,大部分医生只能选择原谅,他们甚至会站在患者或家属的角度思考、理解这种行为,但患者却从没站在医生的角度考虑过。医生们真的很怕医闹,常年的辛苦工作使他们弱不禁风,每个医生都经不住患者的拳打脚踢。但他们依然会说:“大部分病人都挺好的。”

 

在生命面前,尊严、委屈、金钱确实微不足道,但长此以往恐将无医可医。

 

身心俱疲的倒班制度

 

有事没事去医院看看,是中国人的常态,而中国最多的就是人,所以医生超负荷工作也就变成了常态。《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然而有一部分中国医生有时要工作超过80小时/周。

 

2017年中国医生最长工作时长/周%

 

一周工作80个小时,是普通人工作时长的一倍,但这翻倍的工作时长是怎么来的?

 

图片截自百度百科

三班倒工作制对企业效益有很大的保证,所以不少需要24小时在岗的企业多会选择这种制度。从夜班倒早班的工作人员要连续工作16小时而三班倒最大的弊端不是累而是乱,这种工作制会严重打乱人的作息习惯。由于医院急诊、住院部需要24小时有人员在岗,三班倒也就理所当然的出现在医院里。

 

由于现在有些医院人手不足,甚至出现了“黑+白+黑”或者“白+黑+白”的值班制度,连续值班24小时后再上一个正常的班。在这24小时中医生可以休息,但要做到随传随到,关键是这种打乱生物钟的排班方式会导致医务人员情绪暴躁,时间久了还容易罹患心脏病,甚至猝死。

 

 

浙江26岁猝死麻醉医生朋友圈

 

这种坑人的值班制度是怎么来的?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制度是美国最早使用的,但后来有研究表明这个制度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就慢慢改掉了。而这种被美国弃用的制度我们为何沿用至今?

 

 

图片截自微博评论

既然医院加班不可避免,那找个加班最少的科室也许是上上之策,擅长未雨绸缪的人提出问题,并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无情答案。

 

 

图片截自知乎

正在实习期的临床医学生表示,当前的状态是一周值班一次。值班的频率根据每个科室的人数判定,人越少频率越高。对于这种排班制度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他的回答是:“没有办法。” 除了正常的值班制度,遇到突发事件时,主治医生和临床医生自动进入连续值班状态:“我老师的一位病人手术后出血,他连续三天没有回家,而事发前他刚值完班,本应该回家休息的。”

 

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加班制度透支的是医生的健康和精力,而这种早被别国弃用的方式我们不知还要沿用多久?

 

医者仁心却不能自医

 

儿科医院一直是人员密集度超高的典型,特别是在流感季节。

 

 

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田曼介绍,在最近的急诊患儿中,真正符合急诊条件的仅在一成左右。

 

 

12月22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口挂出一张通知,请求家长带孩子去其他医院治疗。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医生孙姜明说,儿科每天的接诊量超过2000人,承担了市区三分之二的儿科门诊量,全科40几名医生没有一个请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到12个小时,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甚至带病工作

院方考虑到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在门口贴出公告,建议部分患儿家长带孩子去其它医院接受治疗。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儿童冬季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对儿科门急诊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合理调配人员力量,不得出现停诊和拒诊情况。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分流”患者的通知是出于医生人手不足的无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通知是出于对患儿家长的关爱,但是那些连续超负荷工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谁来关怀?

 

 

真挚初心与残酷现实

 

大部分学医的人都曾有一份真挚初心,因为能考上医学院的人,在择校、择业上是有决策权的,不是医学院选择了他们,而是他们选择了学医。

马上要开始实习的夜同学选择医学专业,是因为小时候看病,被一位老教授悬壶济世的风采所感染。2017年是他为了实现理想努力学习的一年,他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遇见一位好老师,学得熟练的临床技能。

 

Mr.A是一名正在实习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觉得治病救人非常有意义。现在的他经过五年本科学习后,实习期却没有工资,但他并不介意。对于小医生工资不高的情况,他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在的他经常不能按时吃饭,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对于自己2017年的工作状态他回复三个字:“忙成狗。”

 

也许那84%已经离开这个岗位的医学生们也曾雄心勃勃、元气满满,只是他们后来发现现实环境比想象中恶劣

 

现在坚守在岗位上的医生们可以不爱财,可以理解施暴患者的心情,甚至可以不惜命,但他们数量有限。医生也是人,也应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想,在当代医生付出了这么多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2018年,希望中国的医生们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