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 正文

《香港爱情故事》:港剧复苏了?

2021-05-28影视 编辑: huazhu

内地资本的介入也没能挽救港剧,反而是小公司ViuTV,如今已经倒闭的HKTV和TVB没抱太大希望的小成本剧集让港剧有了那么点回春的意思。当港剧离开别墅、半山豪宅,开始真正关注当下普通香港人的生活和情绪时,观众被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

《香港爱情故事》剧照

 

蜗居故事

看多了港剧里的大别墅、半山豪宅和高级督察的千尺豪宅后,《香港爱情故事》里主角们的家就显得太不体面了。

去年年底,TVB播出了首部12集短剧,没有TVB一线卡司,故事也没像内地观众熟悉的刑侦和职场剧一样,讲精英阶层的故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位于香港岛南区的瀑布湾,那里有全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华富邨。

这个为香港低收入人群规划的社区首期建于1967年,当时高峰人口超过5万,后来又陆续建了20多栋,在当地形成了一个有商场、学校、图书馆的独立社区。

华富邨住的都是买不起楼的低收入人群,就像《香港爱情故事》里男主角的家庭一样。剧集一开场就是一段荒诞剧情,30岁的男主角陈子郎和女朋友邱凯琪七周年纪念日,两人去酒店开房出了岔子,不得不转去廉价旅馆。旅馆人满为患,两人订不到房间,一位大哥慷慨,女朋友来晚了,愿意让半小时给两人。两人进了房间,花了不少时间拆卸一身的情趣装备,谁知还没进入正题时间就到了。

这剧情是不是太夸张了?镜头转回陈子郎的家,观众就能理解了。在交通不便的华富邨,陈子郎一家四口挤在一间最多二三十平方米的公屋里。父母的房间是唯一“独立”的空间,和公共区域也不过隔着一道板子。陈子郎的卧室就是一张一米宽的床,拉开帘子就是吃饭的桌子和柜子。二妹的卧室在衣柜上面,类似大学宿舍里的上铺,二妹在那张小小的床上看书、上网、化妆、睡觉。这样的环境自然没有隐私可言,更不用想腾出个小情侣亲热的地方。

女朋友邱凯琪家里的条件要好不少,父亲是退休警察,家里有客厅和两三间卧室。但母亲去世后,父亲迅速娶了个带着个男孩的年轻女人,也是四口人不尴不尬地挤在一间房子里。

出了家门,这对情侣的工作也算得上体面。两人在中环上班,做广告策划,收入不高不低,勉强过生活,但买不起房子。

就像内地曾经的爆款剧《蜗居》一样,表面讲的是两代人、两个家庭的爱情故事,本质上是城市人的住房焦虑和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样的故事背景,不光是香港人,内地观众也能产生共鸣。

《香港爱情故事》的空间和冲突毫不夸张。BBC的报道《房价困境下的年轻人》曾指出,根据瑞银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香港是全球购房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过去30年,香港年轻人的起薪只上涨了3000块左右,但房价上涨了10倍。靠自己买一个房子,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香港爱情故事》不仅讲了陈子郎和女朋友的爱情故事,还扩展开来,讲了两个家庭的爱情故事。

在几十年来逼仄的让人喘不过气的空间里,一家人毫无隐私可言,所有好的、坏的习惯、情绪都暴露在眼前。母亲再无法忍受父亲的大男子主义和不讲卫生等细节,决定离婚。“家暴、酗酒、赌博吗?不然为什么离婚?”在离婚咨询处,母亲被问蒙了。

因为房子要离婚,也因为房子离婚难,香港离婚法里要求,离婚前要有一年的分居。因为没有房子分居,父母只好在20多平方米的同一屋檐下过起了分居生活。

陈子郎和邱凯琪婚后租了一个下了床就是门的劏房,厨房和卫生间分离竟然是这房子的重要卖点。摄影师大妹是唯一不住在家里的人,但从小见惯了父母的争吵,她对感情冷漠,身边男伴换个不停,但并不相信爱情。

邱凯琪的父亲娶了个年轻老婆。这个女人的目的很明确,她不看重爱情,但会踏踏实实跟着比自己大几十岁的老公,因为孩子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生存是第一难题,爱情永远代替不了面包。

只有经历过战争,也经历过香港经济黄金期的邱凯琪外公外婆的感情最真诚和单纯。他们虽然没钱,外公还得了脑退化,但两个人都觉得,“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陈子郎和邱凯琪有个严苛的女老板,她拼命工作,赚钱、省钱、买房,只用交友软件约人调情解闷。她想得很明白,别人图她钱,花点钱买快乐也无所谓。后来,大妹终于爱上个有女朋友的策展人,但最后策展人选择了“永远会等他回来”的务实的医生女友。

这两年受到好评的TVB制作人林肯是《香港爱情故事》的监制,在他看来,这部低成本作品能意外得到香港和内地观众的喜欢,全因为它“抓准了社会现实,能与当下观众共情”。

港剧《夜班》剧照

 

TVB的没落

十几年前,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让内地观众的视野从中环、半山,黑社会聚集的旺角转向位于新界元朗区的公共屋邨,关注到香港底层人的真实生活。

当年,这两部电影两次入围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许鞍华也凭《天水围的夜与雾》拿到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虽然在数量和传播度上无法与让香港电影崛起的类型片和商业片相比,但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新浪潮”之后,香港确实有一批关注现实的导演,拍摄了不少展现香港真实社会生活的电影。两部“天水围”电影、张之亮的《笼民》、刘国昌的《庙街皇后》都是其中的佳作。

除了许鞍华的电影,香港这批现实主义电影鲜少被普通观众所熟知,更多时候观众是通过商业片和更为日常的TVB剧了解香港日常生活图景的。尤其是香港TVB剧,上世纪90年代之后,香港刑侦剧、职业剧大量流入内地,《天地豪情》《创世纪》等讲述香港豪门恩怨的长剧集,《冲上云霄》《鉴证实录》等行业剧,《陀枪师姐》《刑事侦查档案》等刑侦剧……这些剧集有相当多共通之处,主角大多为豪门子弟、精英阶层,取景地多为中环、港岛饭店、茶餐厅,虽然也在旺角、油麻地取景,但大多涉及罪犯追捕和霸道总裁爱上平民女孩的剧情。虽然是长剧集,但常常以单元剧的形式出现,这样设计既符合香港人对商业类型片的期待,也降低了高效流水线作业的TVB编剧的工作强度,演员档期上也调配灵活,一举多得。

繁荣期的TVB,香港人喜欢,内地观众也喜欢。对于前者来说,当时的香港经济虽然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还算繁荣,剧中的人物生活要么是现实,要么是香港人梦想和追逐中的生活面貌。对于当时都市生活尚不丰富的内地来说,港剧里的兰桂坊、写字楼,职业化的生活和半山别墅为观众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可能性,其中的服道化都是高级而时髦的,更不用说那些现在看来依然不过时的爱情观和女性主义态度。

但随着香港电影工业和TVB的没落,制作经费捉襟见肘,人才流失,不仅让TVB剧在原有的职场、刑侦题材上难以突破经典,也让一度引领风潮的港剧丧失了题材创新的能力。再加上最近十几年内地经济发展,内地影视剧在制作水平上提升,港剧引进越来越少,港剧在内地渐渐失去市场。在香港本地,TVB明星断档,勉强维持产量的剧集也已经离社会情绪和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香港本土观众也不再追捧港剧了。

近几年,几大视频网站企图消费内地观众的TVB情怀,制作了包括《使徒行者2》《溏心风暴3》等一批合拍“IP”剧。虽然将内地观众最喜欢的宣萱、苗侨伟、林峰等港剧明星都请到了,但经不起琢磨的剧情、用力过猛的场景和服道化,TVB剧的节奏与日常感消失全无,这些硬伤使观众无法找到曾经看港剧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香港本地,还是内地,观众的时代情绪和生活场景都已经变了,当年那些场景和剧情没法再引起共鸣。

新港剧

内地资本的介入也没能挽救港剧,反而是小公司ViuTV,如今已经倒闭的HKTV和TVB没抱太大希望的小成本剧集让港剧有了那么点回春的意思。

最早是HKTV——曾经TVB的强劲对手,这个在2015年前后就陷入倒闭危机的老牌香港电视台如回光返照一般,挖走了一批TVB的制作人和演员,接连拍摄了几部高品质港剧。最“出圈”的《夜班》虽然也可算作行业剧、刑侦剧,但在剧情和拍摄风格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整部剧都是全夜景拍摄,故事围绕几位EU(冲锋队)队员展开。因为故事全部发生在夜里,剧中人物和遇到的事件就都蒙上了一层忧郁和神秘的色彩,风格有点像杜琪峰导演的经典电影《PTU机动部队》。

《夜班》前后,HKTV又接连拍摄了《导火线新闻》《来生不做香港人》等现实主义题材的剧集。前者也是“行业剧”,故事围绕三位女性媒体人展开,为一份香港常见的免费报纸做内容,是像娱乐刊一样卖噱头,哗众取宠,还是关心社会公益,为弱势群体发声?在观念的冲突和具体的新闻事件中,《导火线新闻》呈现了媒体的工作和很多香港社会现实。在以往的TVB剧中,记者、出版人和作家的角色也常常出现,但大多是以娱乐八卦记者、通俗小说作者的形象出现,几乎没有像《导火线新闻》那样,在严肃新闻领域做探讨。《来生不做香港人》以分别生活在香港、内地的两姐妹的视角展开,探讨了很多过去和当下被关注的内地与香港话题,从“文革”、大逃港,讲到反水客、“双非”儿童、港女……虽然剧中也存在对内地“暴发户”和“港女”一类的刻板印象,但探讨问题的深入程度,是中晚期经常将内地人脸谱化、中港差异简单化的TVB剧无法相比的。

可惜,这个势头因为HKTV内部管理和资金问题无奈停滞了,最终以电视台停牌告终。几乎是与HKTV同时,2016年,香港年轻的电视频道ViuTV推出了“玛嘉烈与大卫”系列。剧集讲述的是两个香港普通青年,计程车司机大卫和公司职员玛嘉烈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没有豪门恩怨,没有传统TVB剧惯用的几幢大别墅,连所有剧集一定会出现的茶餐厅都几乎没有出现。男女主角为如何住一个付得起租金又大一点的公寓苦恼,也为工作、最琐碎的生活日常争吵。情感关系里也鲜有传统剧情惯用的强烈的爱、恨与背叛,导演和编剧更关注的是藏在生活细节里的情感的不确定性。“玛嘉烈与大卫”系列是个开端,新颖的题材和剧情,还有更接近当代都市审美的服道化设计风格把一批年轻观众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

“玛嘉烈与大卫”系列之后,ViuTV几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讲香港年轻人的故事。同时,他们与曾经的TVB明星林保怡的合作也更紧密了。毕竟ViuTV只是一个资金有限、资源有限的新频道,他们与演员、外部资本的合作方式比TVB灵活得多。去年,ViuTV与优酷联合出品了新剧《叹息桥》,林保怡是这部剧的监制。依然是讲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依然有叙事和视觉上的探索,《叹息桥》可能是迄今为止,香港与内地合资的剧集里口碑最好、最保留了团队固有创作风格的作品。

在不断走下坡路的情况下,TVB也不得不变了。虽然在每年投资较大的“台庆剧”等重要剧目上依然保守,但在一些投资规模小、卡司不大的剧集上却多有突破。其中,《香港爱情故事》和去年的高口碑剧集《金宵大厦》就是代表性作品。《金宵大厦》属于都市奇幻剧,故事讲的是一个在金宵大厦工作的保安阿萧,爱上住在金宵大厦劏房的空姐Alex,以及他在这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离奇事件。在这层当下的故事之外,另一条故事线是50年前舞女Coco和警察旭辉的爱情故事。两个平行时空的人因为放不下彼此,不断在梦中穿越,因而产生了这些灵异现象。

看起来是恶俗的穿越戏,但因为故事讲得好,结构有新意,悬疑和恐惧感营造得很充分,更重要的是,当下故事线中的灵异事件大多涉及香港离婚、教育、住房和网络暴力等现实问题,因而能让观众原谅画面里因资金短缺而浮皮潦草的“五毛特效”,还有偶尔出现的无厘头戏份。

和《香港爱情故事》类似,虽然不是全实景拍摄,但《金宵大厦》也将很多现实空间和社会问题纳入剧中。整部剧的主场景金宵大厦原型是位于尖沙咀金巴利道和加拿芬道上的香槟大厦。这座建成于1957年的八层商住楼一度是地标性建筑,后来成为电子器材大厦,也一度像剧里一样,有许多劏房和一楼一凤的住所。整顿后,今天的香槟大厦已经破败落寞。

剧中金宵大厦里的歌舞厅、手机店、地下室、劏房等空间都和香槟大厦极为相似。写剧本时,编剧和导演也查阅了大量真实社会新闻、关于香槟大厦的灵异传说,因而,写成的故事和《香港爱情故事》一样,让香港人很有代入感。比《香港爱情故事》更让人喜欢的是,《金宵大厦》的黑色幽默。阿萧曾劝被母亲逼考名校的孩子,“努力一定有回报吗?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建筑工人收入也比大学毕业生高。幸亏我出车祸撞断腿,失业半年分到一间公屋,这才能找一份清闲的工作,那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曾监制同样小成本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导演尔冬升这样评价当前的香港本土影视行业:“这一批年轻的香港电影人有点像我们的前辈和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没有钱,只能拍一些周期短、小成本的东西,反而要拼创意、拼技术,能锻炼人。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波电影人是重新出发了,香港影视行业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大家都爱看
· 花与蛇之白衣绳奴完整版 ·· 花与蛇之白衣绳奴完整版 · 日本大尺度电影排行榜,好看的大尺度日本电影推荐日本大尺度电影排行榜,好看的大尺度日本电影推荐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

Copyright © Www.321455.Com 好日子,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