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 正文

面与米:丰盛、饱满与细致

2021-05-25美食 编辑: huazhu

一碗面、一块糕、一口点心,苏州的丰盛和精致,一定会让你的味蕾和胃得到满足。

苏州吃面极为讲究,有各种各样的浇头

 

本文摄影/张雷

面与浇头

在我的脑海里,苏州的一天应该是这样过的:先静静地吃上一碗热汤面,然后招来两三好友,一起去园林里走走转转;走得累了,就停下脚喝上一壶好茶,听上一曲苏州评弹。这次写美食,正好是一次阅读苏州的机会。我们的苏州之旅是从一碗面开始的。

苏州是鱼米之乡,主食以稻米为主,却将一碗面做得出神入化,这是让我惊讶的地方。到了苏州,我第一件想了解的事情是,苏州的面文化从何而来。为此我找到了苏州文化学者柯继承。柯继承今年73岁,苏州人,脸圆圆的,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慈眉善目,外界称他为“苏州活地图”。这话一点不假,这不,因为怕我们在苏州老城区纵横交错的街巷迷路,他在下班高峰期骑着电动车穿过拥挤的苏州城过来与我们见面。

柯继承告诉我,苏州面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南宋庄季裕在《鸡肋编》中说:“建炎(1127~1130)之后,江、浙、湘、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用白话阐释就是,金兵入侵,宋皇室南迁,人口大量涌入江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势必会给当地文化和饮食带来影响。文献记载“绍兴(1131~1162)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这是说因为北方人对面食的需求,江南人民种植麦子获得丰厚利润。为了继续鼓励人们的积极性,官府当时还出台了新的政策,即种植稻米要交赋税,麦子则不用。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就这样,原本以糕子、团子、粽子等米制品为主食的苏州饭桌上,又多了一碗面。《宋氏养生部》中记载了当时面的种类,有鸡子面、齑面等12种面条。

柯继承说,苏州人普遍吃面的习惯其实是在辛亥革命以后,“苏州本地人是不会做面条的。以往去店里吃面的人,一般是生活比较悠闲,家里条件还可以的阶层。辛亥革命后机械业发展,做面条的机器开始出现,人们能买回家自己煮,吃面的风俗也就越来越盛。”在柯继承的印象里,以往粮店里主要供应两种食物:大米和面条。人们喜欢多买点回家,将面条一坨坨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干,等吃的时候拿出来扔进锅里,就上一些菜,就是一顿饭。

苏州吃面极为讲究,不像北方喜欢将面、菜、肉煮在一起,豪放之极,吃的是大杂烩的热闹。苏州人的一碗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浇头。浇头指佐面的菜肴,其种类丰富,几乎可以涵盖整个苏帮菜的菜谱,比如朱鸿兴的焖蹄、爆鳝鱼,五芳斋的五香排骨,松鹤楼的卤鸭,2018年5月,经英国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官方人员认证,苏式汤面获得“世界上浇头种类最多的原汤面”称号。

苏州的点心极为精致,吕杰民给我们做了蟹黄烧卖

 

华永根是苏州餐饮协会的会长。他的经历颇为丰富,早年先是在苏州最有名的苏菜馆松鹤楼学厨,成了经理后,又被调去商贸局任职。他跟我讲苏州菜和浇头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说,早年松鹤楼就是靠面店起家,有时候面浇头做多了,就会拿出来搭配一点主食卖简餐,吃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就日渐兴隆,便开始做起了菜馆。“两者之间是相互的。”

华永根学厨时,松鹤楼有一道招牌菜,是卤鸭。卤鸭是每天下午去运河边鸭场挑选的,毛色发亮,眼睛有神,体形健壮敦实。华永根说鸭子选完后,店里的人会将鸭子赶着回去,一直走到松鹤楼前,这一路有五六公里的路,主要是为了促进鸭子的排泄,让其肌肉更有弹性。赶回去的鸭子还要禁食,只喝水,晚饭后才能宰杀。收拾干净的鸭子要先焯水后烹制,加入秘制调料老卤等,用大盘子压住鸭子,盖上锅盖用大火烧,一段时间之后还要翻动鸭子改为中火。至于究竟烧多久,火候的改变都是师傅自己掌控的,不会轻易告诉别人。

华永根说那时候卤鸭一定是由店里的头号师傅制作。松鹤楼的孙师傅烧制的卤鸭最为有名,他臂粗手大,后背微微隆起,业内送他一个外号“躬背师傅”。孙师傅制成的老卤无人能及,用的是秘制调料,每日一包,慢慢就有了百年老卤;用的是最好的井水。孙师傅做卤鸭时,有三项雷打不动的规矩:第一,老卤不许任何人品尝;第二是老卤不能带出店外;第三,老卤必须日产日清,烹制完卤鸭后卤汁要沥清,沥剩的香料、调料要投入炉中烧尽。烧出来的卤鸭大部分用来供应中午、晚上的菜肴,一部分则是做了面浇头。华永根说吃卤鸭面,卤鸭是要“过桥”的,即把切好的卤鸭放在小碟里,而不是搁入面中。老苏州人会眯上两口酒,那个滋味,一个字来形容:美。

 

苏州餐饮协会会长华永根

 

头汤面

陆文夫是苏州人提及频率最高的美食作家。陆文夫是江苏泰兴人,人生的大半时光都在苏州度过。他爱吃、会吃,还喜欢评论,所以到一家饭店用餐,厨师如果听说是陆文夫来吃饭,便有些惶惶然,怕做坏了一道菜,会坏了自己的名声。陆文夫将苏州吃面的细致和讲究写进了他的小说《美食家》,原文是这样:“朱自冶起得很早,睡懒觉倒是与他无缘,因为他的肠胃到时便会蠕动,准确得和闹钟差不多。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

只要是苏州人,看到这句话就立刻明白了。头汤面是指,面条店一天刚开门,清水煮的第一批面条。朱自冶吃头汤面的原因很简单,苏州面馆的面汤多是用大锅熬的,面下得多了,汤就变得浑浊,面条也就没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治认为,如果吃下一碗这样有面汤气的面,他一整天都会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毕竟,没有面汤气干扰,才能更好地品味出面条、浇头、汤头的原味。

老苏州人吃头汤面是很讲究的。他们往往会洗漱干净、穿戴得齐齐整整才出门。这叫仪式感。一碗面端上来,一定要配切得细细的姜丝,放在一个小小的碟子里,一口姜丝,一口面,细细地在口中将两种味道混合起来。讲究的人还会自带胡椒面,基本是从药房买的,吃客认为店里的胡椒面来自香料铺子,味道不够正。华永根学厨时,经常看到苏州有名的评弹演员一早过来吃头汤面,这意味着,这一天是休闲的,不用跑码头。出于保护嗓子的需要,他们吃不得油腻,会点上一碗清炒虾仁面。

入乡随俗,我跟摄影师张雷也想尝尝这头汤面的美妙。出发前一天,我一直在跟同得兴的老板肖伟民确认吃头汤面的时间。他告诉我不用着急,现在早已不是抹黑赶路吃头汤面的时候了。如今物产丰富,人们早餐的选择多,尤其是冬天,大家起得晚,吃面的时间自然就往后延迟了。第二天早上8点,我们到了同得兴,果真只有零星几个客人在等面。“如果你是大年初一早上来,会看到很多人排着队等着吃面,这一天的头汤面依旧是受欢迎的。”肖伟民穿着一身中山装,头发梳得油亮。他年轻时入工厂当工人,后来辞职下海卖水果,上世纪90年代末开了同得兴,居然跟苏州的一些百年面馆相比也不逊色。

同得兴最有名的是枫镇大肉面,老板肖伟民被称为“姑苏面痴”

 

肖伟民很善于言辞,讲起话来理论一套又一套。譬如说这吃面的学问。肖伟民说,在苏州面馆吃面,一个必须遵守的规矩是,只可人等面,不可面等人,只有在客人坐定点餐之后,灶头上的师傅才能应声下面。如果客人来了发现面馆灶台上有两三碗汤面搁着,什么都不说就会掉头就走,坏名声会传遍整个苏州。这其实跟苏州面的制作工艺相关,苏州的面基本是机器压出的面条,在劲道上不如北方的面,为了保证面入口时最好的口感,下面的时机一定不能早,在水里煮也不宜过长,要保证面端上客人面前入口微硬,这样才能保证一碗面吃到最后,面的口感没有糊。

看苏州师傅下面,会被他们所表现的麻利所惊讶。只见师傅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小笊篱(俗称观音斗),一只手撩面搁进笊篱里,整个过程快到让人想到行云流水这个词。进入笊篱里的面根根有序,倒进碗里像“鲫鱼背”一样小巧、平滑、美观。这种卷面的方式还能尽可能地保存面条的温度和口感。肖伟民说,这考验的是厨师手上的功夫:用劲如果不够,煮面的水甩不干净,面裹得不紧,容易被水泡发。

在客人等待的过程中,肖伟民一直观察着服务员,他拿着个对讲机,指挥着服务员端茶倒水,“要有服务的意识,有眼力见儿。”好师傅的作品也需要慧眼识珠的食客。判断一个来客是不是吃面的好手,从他入店坐下点单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如果客人坐下之后,能够对着服务员喊出以下的字眼,那一定是个吃面的熟客:宽汤、紧汤、重青、免青、重面轻浇、过桥硬面、烂面等等。宽汤是指汤要多放一点,重青是说要多点葱花,过桥则是指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

一碗焖肉面配上切得细细的姜丝最好,一口面一口姜丝,味道极好

 

不时不食

我跟摄影师张雷想点一份枫镇大肉面,这可是同得兴的招牌。早在来苏州之前,我就听好吃的同事讲过这碗面,他的描述用语极为匮乏,只会连呼“好吃”,那种热切又缺乏词汇的推介,倒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肖伟民看了我们一眼,说没有。他已经习惯了向我这样的外来人解释为何招牌面没有,“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枫镇大肉面是夏天吃的东西,冬天是没有的”。

我也知道苏州不时不食的讲究,譬如说,吃“三虾面”最好的时令是农历五月左右。三虾也是一种浇头,指的是虾仁、虾脑和虾籽。五月时太湖青虾满腹抱籽,虾脑发硬,虾籽放在锅上炒香之后,像鱼籽黄的发亮,虾脑则是虾头部米饭粒大小的硬块,炒了之后吃起来最香最有嚼头。当面条上裹满了虾籽和虾脑,一口下去,整个春夏之交的味道都在这碗面里了。可是,一碗大肉面,肉四季都有,为什么还要讲究节气呢?

肖伟民说,原因在于里面的汤和酒糟。苏州人吃面,传统习俗,冬天红汤面,热天白汤面。红汤面和白汤面都是吊出来的,用的是鸡、鸭、鹅的骨头,还有青鱼鳞、黄鳝骨头等七八种骨头,再加上香料,一起熬。只不过红汤会放入一些酱油类的调料,苏州人称为“暖色”,白汤则不会,看起来清清爽爽,更适合夏天。

吃糟则是夏天的事情。夏天的胃,就是被一口糟唤醒的。糟鸡脚、糟毛豆、糟鸭舌……入口之物,皆可糟之,夏天苏州街头的糟货让人应接不暇。最有名的当属糟鹅,一只大胖整鹅宰杀干净,上料煮熟后,浸入制作好的糟卤几个小时后,即可食用。制作糟鹅,要先会吊糟。吊糟需要厨师将酒糟跟盐、丁香调料,放在锅里一起炒,炒好后封入小坛子里,沉淀许久的时间。用的时候取出糟卤进行烧制,糟香、鹅香交融,糟香扑鼻、鲜香嫩滑。

枫镇大肉面的汤更为讲究一些,汤底用肉骨、鳝骨、螺蛳、虾脑壳、酒酿、冰糖熬制而成。虽然是荤汤,却要求一清见底。酒糟是后来加入的,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当一碗面端上来,汤汁清澈见底,清甜的酒酿在汤中若隐若现,荤香浓郁却没有半点油腻,光是汤就能喝上一碗。肖伟民告诉我,同得兴的酒糟并不是直接加进去,而是采用了秘制的方法再进行一轮发酵,“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酒糟的米都是空的”。因为酒糟的存在也闹过笑话,华永根有一次在一家店里吃面,突然听到两位外地顾客与服务员发生争执,说店里的碗没有洗干净,里面有米粒。华永根过去劝架,说是苏州的传统做法,乾隆皇帝都称赞过,客人也就高兴地离开了。

肖伟民说枫镇大肉面的出现是偶然的。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是兄弟俩开了一个面馆,弟弟负责采购,有一天他出门采购却遇到一个讨钱治病的老妇,他于心不忍就将买菜的钱都给了对方。为了救急,他只好到肉铺赊了点猪肉,想到家中有酒酿,就放在一起烹制出了枫镇大肉面,没想到很受顾客的欢迎。肖伟民说,因为老一代师傅的相继离去,枫镇大肉面断档了许多年,后来他是依照古书,又多方请教,才将这碗面又恢复了起来。“以前大肉面立夏以后只卖一个月,没想到越来越火,卖的时间也越来越往后拖。卖到十月份就不能往后拖了,苏州人还是要遵守不时不食的传统。”

没有吃上枫镇大肉面,肖伟民推荐我们吃一碗焖肉面。面端上来时,一块焖肉盖在面上,肖伟民让我们将面挑起,焖肉滑进了汤碗底。肖伟民说,焖肉做好以后,为了保持口感,需要切成块冷藏在冰箱里,用的时候不用再次加热,靠面的高汤热度将其温热,入口即化。他的说法一点都不假,我尝了一下,不但面吸收了肉的精华,肥肉溶进汤里,喝汤吃肉,鲜里带甜。这样的口感显然对食材的要求是苛刻的。肖伟民说,焖肉一定要选用三精三肥的五花肉,焯水后加酱油等调料烹制起码三四个小时,才能达到味香扑鼻的目的。

想一想枫镇大肉面,应该更加好吃。作为一个食客,等一等来年夏天又何妨。想到《美食家》里的一句话:“吃的艺术和其他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学一学苏州人,不在当季,不吃也罢,这样对来年,才有更大的念想。

得月楼的面点师傅吕杰民

 

面点的无限可能

厨房里会分红案和白案,红案厨师负责菜肴烹制,白案厨师负责糕团、面点制作。在认识得月楼的白案师傅吕杰民前,我一直觉得相对于红案厨师,白案在厨房里的发挥是有限的,毕竟食材有限,面对的不是江河湖海的鱼虾,也不是平原深山丰富的蔬菜和肉制品。

吕杰民却说不是。吕杰民个儿不高,微胖,人看起来很和气,笑眯眯的。1981年高中毕业之后他就去烹饪学校学厨师,两年之后到了得月楼。在厨师学校,既要学做菜,又要做面点,因为当时个子不大,力气小,到了得月楼他才被师傅派去做面点,“干点轻松活”。“苏帮菜其实是菜和点心的结合,白案虽然是与面粉打交道,但也有很多红案的东西,比如馅料的加工就是红案的内容。”吕杰民说,作为一个白案师傅,同样要熟悉苏州一年四季的蔬菜、肉制品供应,要知道什么时令应该吃什么。这样一来,面点才有无限的可能。

吕杰民说自己进入得月楼时,得月楼还叫苏州菜馆,松鼠桂鱼做得最好,是与松鹤楼齐名的苏式馆子。后来198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来店里拍了电影《小小得月楼》之后,店里才想到改名,“当时经理去查古籍上有没有得月楼这个名字,还真查到了,是个书房,还供应一点点心。”吕杰民说,苏州的点心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饼馒点心,主要是早点类;一类是食品点心,保质期要长一点;一类则是菜馆点心。“菜馆点心要把苏州市面上零星的点心结合起来,形成馆子里的特色,特点就是原材料好、颜值高,用来烘托宴席的气氛。”

做菜馆点心要静得下心,这也是吕杰民收徒弟看的第一要点,“做点心时间长,不像炒菜,10秒钟、20秒钟一个菜出来了,很激情。点心磨的是功夫,要的是细致”。比如说做点心的面团就分为五大类,每一类又有更加细致的分法,“一个水调面团,都分为三种,可以用开水,也可以用冷水,温水也行,三种水和的面团,烹调的方式又不一样”。吕杰民告诉我,面点里学问大,当时他学徒时,都是学三年帮三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自己琢磨,“和面学问很大,讲究速度、温度和软硬度,甚至和里面添加的馅料都有关系,基础打实了,才能够举一反三”。

吕杰民要给我们做他拿手的蟹黄烧卖。500克面粉加上250克水和了之后,就开始揉起来。吕杰民说以前放水方面都是靠经验,后来出去给人上课发现如果不把用量具体化,学生们很难把握,他就开始精确起来。做烧卖面一定要揉好,吕杰民双手揉搓着面,用的却是腰部的力量,这样才能保证用力均匀。吕杰民说自己揉过最大的面团是22斤,用来做包子用,早上8点钟售卖,6点就要到店里做准备。他也在这个过程中熟悉了面和水的各种特点,看他揉面,就像在跟一个老朋友对话,不紧不慢。

面揉好后,就是要擀皮了。擀皮的用具不是我们常见的擀饺子皮的木杖,而是一个中间圆、两头尖的东西。吕杰民告诉我这叫橄榄擀。他两只手握着擀,一只只烧卖皮就在他的手里诞生了。烧卖皮讲究褶子,一只烧卖皮要擀出18个褶,被称为“荷叶边”,这样包起来的烧卖才像一只含苞未放的花。吕杰民说,要想褶子好,擀皮一定要将皮的边缘压在橄榄擀的最高点,他做了几个后,让徒弟接着擀,明显没有他来得熟练。“学做烧卖皮会有个三起三落,第一次练上一个星期,你会觉得自己练好了,但过几天会发现又做不好了,来回折腾几次也就熟练了。”吕杰民在一旁安慰徒弟。

包烧卖也讲究技巧,要无名指托底,中指快速旋转面皮,食指和拇指负责拢,考验的是手指的灵活性。我看了半天,觉得自己是做不来的。吕杰民说,蒸的时候要给烧卖喷水,这样原本上面有粉颗粒,吸了水后就看不出来了。烧卖的馅心并不是固定的。吕杰民认为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做馅心,只要能够想得到,又被大家认可口感好。“螃蟹聚集的时候,蟹膏、蟹油、蟹黄都可以用进去。苏州是鱼米之乡,鱼也可以想方法利用进去。”吕杰民的厨房将传统的春卷进行改良,里面包上草鱼,草鱼有刺,他们就将其切成小于两毫米的碎粒,保证不伤到人,还让客人觉得货真价实。

“你的思路打开后,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打开了,原料也许一样,改变一个做法,口味就不一样了。”吕杰民说着,又开始给我们着手做了一道两面黄。他将做汤面的面条煮好后滤水盘成一团,锅里此时已经热好了油等待着。他将面放进去,油在面下面嗞嗞地炸着。做两面黄的关键是不能随便翻身,一定要等挨着油的面条炸紧焦黄缩成一团才可以。第二面也是如此。两面黄做完后,还要炒浇头,可以是荠菜、肉丝一起,也可以用笋和虾仁在一起,但必须是当季。吕杰民说,炒的时候要多留些卤汁,这样面吸收了之后,味道更佳。“以前老师傅们主要讲究传承,要想学一门手艺,不仅要勤快,还要会拍马屁,现在则讲究创新,所以一个好的厨师,脑袋里一定要经常想着,能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变化一点。”

黄天源的桂花糖年糕。大年初一年糕和小圆子煮在一起,象征团团圆圆

 

黄天源的糕点

吕杰民给我讲苏州过年的吃食,他说过年一定要吃兴隆馒头,寓意红红火火;兴隆馒头是做包子的面皮加肉馅,因为用的酵母不多,蒸完后不蓬松,经油炸后能够继续膨胀,且能外脆内松,汁多味鲜。听起来有点像鲜肉月饼,应该是好吃的。年夜饭里一定要有八宝饭。得月楼的八宝饭要蒸两次,第一次将糯米和血糯米一起蒸熟,然后加上糖和油进行搅拌,放进碗里再蒸。这时候,碗底下面要放冬瓜糖、葡萄干、核桃仁,一层米饭,上面再加一层豆沙,最上层又是一层糯米饭。第二次蒸之后,各种味道互相融入,米饭也变得更加饱满和滋润。

苏州喜食糕团,与当地的作物结构和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苏州是鱼米之乡,水稻品种多,有红莲稻、鸭血糯、香粳糯等名贵品种,原材料丰富,人们的创造力自然也就上来了。在苏州人心里,不管是八宝饭,还是其他点心,最好的还是观前街的黄天源。黄天源是苏州最好的糕饼店,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柯继承说,每年春节前,苏州人都会去观前街买上四大样以准备过年,他们将其称为四大名旦:猪油年糕、糖年糕、小圆子和八宝饭。柯继承说,苏州大年初一的早上必须要吃年糕小圆子,年糕切丁跟小汤圆一起煮,寓意高高兴兴、团团圆圆。

黄天源的董事长陈锡荣自1994年接手黄天源之后,每年大年初一早上都是6点钟起床,给家人煮完年糕小圆子后,去店里给职工拜年。他讲起自家的点心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我们有自己的粮食生产基地,用的糯米都是一流的品种;猪肉也是用的最好的屠宰场的,这么多年都没有变;豆沙是自己熬的,染色的麦草也是我们自己雇农民种的。总结一句话,就是“我们是纯手工”。

我跟张雷到了黄天源观前街的店。因为装修改造,他们已经从一整栋复古的楼房里搬到附近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里,生意却跟往日一样红火,不断地有顾客过来买点心,眼见着点心筐一筐筐空掉,“今天卖了400多个八宝饭,500多块葱猪油年糕”。店里的经理说过年要卖几千个。她最喜欢吃的是葱猪油咸年糕,切成丁跟南瓜粥烧在一起,软软糯糯的最好。陈锡荣说,这些年观前街的很多老商铺因为租金原因都搬了家,“我们的楼是自己的,有人要出800万元一年租金,我不愿意。因为在苏州人心里,黄天源就是在观前街,他们是认这里的”。

几十年下来,黄天源的糕点已经成为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哪种糕点一年四季都有,哪种要看节气,家家户户心里都门清儿:正月初一供应糖年糕、猪油年糕、糕汤圆子,三月清明节是青团,六月则有了绿豆糕、薄荷糕,九月初九供应重阳糕等等。陈锡荣向我描述黄天源的火爆。他说重阳节的时候,老百姓为了买上一块重阳糕孝敬父母,早上五六点钟就会在黄天源门口排队,“很多人会提前一个月来订货,以便过节能准时发给职工,他们说买不到我们的重阳糕,职工要骂死的”。陈锡荣说重阳节一天他们能卖10吨糕,员工切糕切得手都肿了。

黄天源的糕点用料实在,口感细致饱满

 

在苏州人的记忆中,每个人都有一段关于黄天源的深刻记忆。华永根在意的是葱猪油年糕。华永根小时候,物资匮乏,肚子里经常清汤寡水。那时候他最盼望的是父母买回的一块葱猪油年糕,热气腾腾地带回来,糕色洁白晶莹,猪油丁淌着油水,糕面上一层翠绿葱花散发阵阵葱香。“这个最好的吃法是切成片用油条夹着吃。”华永根说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一块猪油年糕需要多人分食,是断不能独享的。买糕也有技巧,当时的人们只认一个切糕的吴师傅,因为他切得又快又准,从来不会缺斤短两。一块葱猪油年糕,人们最想买的是糕头的部分,他们认为做年糕的师傅在搓揉时会将猪油丁揉到两头,分量会更足一些。如果切糕没有切到糕头,大家宁可再等下一个。

我向来不喜欢吃糕点类的食品,总觉得太过甜腻,又厚重不好消化,但在听了华永根的描述后,也忍不住在黄天源的店里试吃了起来。我尝了小方糕、核桃糕、薄荷糕等,一点不夸张,糕点放进嘴里的一瞬间,你就觉察了这个东西的好。怎么形容呢,那是一种家里做出食物的充实感,虽然不够华丽不够精美,却是异常地饱满、细致、扎实,让我这个外乡人,竟然生出了些许的感动。后来采访回到家,我特意又在网上买了一盒黄天源的点心,时不时切出一小块,放在灶上热一热,就觉得心满意足。

大家都爱看
小城美食多小城美食多 扬州早茶的“小吃八怪”扬州早茶的“小吃八怪”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

Copyright © Www.321455.Com 好日子,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