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育儿 > > 正文

养娃不必刻意区分男女

2021-05-06育儿 编辑: huazhu

父亲如果较多参与育儿,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亲子关系

文/雨落

品质无关性别

我刚一怀孕,就期盼生个男孩。身为女性,我深知女孩成长不易。我常感叹,在人间,还是做个男人好,不管身材高不高、体格壮不壮,男人总是拥有更多的自由。

如我所愿,呱呱落地的果真是个男孩。尽管按照我的认识,作为男人,他已经是个“强者”了,可是在教育中,我还是特意强调“独立、勇敢、负责任、宽容……”,我觉得这些是男孩子应有的品质。我不止一次对儿子说:你是个男孩子……甚至,我特别不爱听姥姥夸外孙:我那外孙,从不惹事儿,文文静静,干干净净,拿着本书,看半天……这还是个男孩吗?一听这话,我恨不得揪起儿子,出门找个小朋友打一架。有时候还迁怒于孩儿他爸,怎么那么斯文,儿子肯定遗传了他的基因!

让我接受男人并非我想象中的强者,是从孩子进入了集体生活——幼儿园开始的。孩子进入集体,我也走出了以儿子为中心的家庭。在儿子的集体中,我看到了很多女孩拥有我期望儿子拥有的所谓“男孩子的品质”:独立、勇敢、负责任、宽容……而且这种认识,随着儿子读小学、初中、高中就没改变过。我和先生都在大学里工作,专业上一个工科、一个文科,我们也常常感叹,无论哪个专业,现在的女生真棒啊!然而,我知道我是错的,我带着区分性别的眼镜审视那些天真的孩童、那些奋进的年轻人。我们执拗于一种错误的观念:男孩应该比女孩强。

虽然还在成长,但我确认我的儿子已成长为我期望的样子——独立、自主、负责任,他还需要在很多方面提升,但人无完人,他已经是个优秀的孩子了。并不需要强调是个优秀的男孩子,因为优秀的女孩子也具有同样的品质。我眼中优秀的人就是具有独立、自主、负责任的品格的人,我看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有男孩,也有女孩。

教育无需区分男女

其实,问任何一个人:什么样的人是优秀的人?应该没人回答说男孩或女孩吧。而父母对于子女的培养,目的也应该是优秀的人。在我们的第一反应里,会强调培养一个优秀的男孩或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吗?

反正,我是在儿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到品质无关性别,教育何必区分男女。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一下子就放松了,给孩子带来的是更多的自由。我不再以“你是男孩子”来强求他,他自然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和热爱走。我儿子并不喜欢打打杀杀,家里也有几支玩具枪,但是利用率远远比不上各式各样的乐高。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可以拒绝和小朋友在楼下嘶吼着发射“水弹”,而盘着腿在地上坐几小时搭建自己的王国。我真有点担心,他是不是不合群?是不是少点阳刚气?但他在小学五六年级时,热衷于和同学大汗淋漓、灰头土脸地玩真人CS,又打消了我的顾虑。我意识到,我用性别替换了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而且,时间是变化的、周遭环境是变化的,但性别却是固有的。用一个固有的元素来解释变化的元素,恐怕是不合时宜的,甚至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摆脱了性别的桎梏,也让我对儿子的教育变得更为大胆,只要是孩子不反感的事物,我就让他去试一试。有一次,在育儿群里有人推荐了缝纫活动,我问儿子去不去。上小学的儿子并不知道缝纫是什么,秉持着一贯的好奇,他积极地参加。后来,他还去了第二次,而且,两次都是一众女孩子中的唯一男生。儿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电动缝纫机和手工缝制,认真地完成了一个卡通小包,第二次做了个纸巾盒,而且做得又快又好。同去参加活动的妈妈们大多对我儿子表达了赞赏,但是也有位妈妈嬉笑着问为啥一个男生喜欢缝纫。尝试就代表喜欢吗?男生喜欢缝纫又有何不可?为什么那么多知名服装设计师、化妆师是男性,而且受到追捧,有人却在嘲笑一个对缝纫感兴趣的小男生?

为了满足儿子那段时间对缝纫的兴趣,我还购置了手工缝纫要用的无纺布DIY材料。我们一家三口做了杯垫、挂件,甚至音乐盒,针线活儿做得最好的是爸爸,而不是我这个妈妈。新年的时候,我还组织了小区里的同龄小朋友在我家一起做手工缝纫。来的孩子们既有男孩也有女孩,孩子们大多是第一次拿针线,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有人认认真真做出了自己喜欢的杯垫;有人拿着针线享受着和同伴的愉快聊天,手里的活儿没做多少;还有人穿好了针之后,就吃着零食看别人做。我观察了一下,三类孩子中,都各有男孩和女孩,没看出来,女孩子就喜欢缝纫。

当然,我这其实也不算什么大胆的教育,我更佩服一个给儿子买粉色靴子的妈妈。此男孩与我儿子同龄,在他们还上幼儿园的年龄,我偶然觉得儿子穿粉色T恤挺好看,于是就买了两件粉色调的给孩子穿。我儿子对穿衣并不敏感,他可能都没注意过自己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这与忽视穿了什么款式的鞋子一样。但是有个同龄的小女孩好奇地问,男孩子怎么穿了女孩子的衣服?我把这故事说给朋友听,她就晒出了一双给儿子买的粉色靴子,粉嫩嫩的啊!她说带儿子去买鞋,儿子就看上了这双,她毫不犹豫就买下了,然后看着儿子兴高采烈地穿着它去向一个异性好朋友“显摆”。我们两个妈妈哈哈大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又想起去年这个朋友发给我的他儿子正在自由搏击的视频,妥妥的一个阳刚男儿的形象。

无关性别的教育,也说不出有哪些实惠的好处,但家长不再依据性别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一种放手;孩子不受限地尝试了可能,应该有更多的满足感。

尊重孩子的个性

儿子进入青春期前我有点抵触育儿书籍,特别是不喜欢专门针对男孩或女孩的育儿书籍(孩子进入青春期,我开始主动看教育类书籍,主要是学习沟通的方法)。因为我一直相信孩子天性的存在,教育是要在承认和顺应孩子天性的基础上进行。育儿书籍非常容易让读者“对号入座”,给孩子设定一个或某几个标签,比如,孩子是内向或外向的。育儿书籍给出的“忠告”也往往是针对某一类别的,而性别是一个最明显、最直接的区分,比如,“敏感、温柔”确实是一个人的个性特点,男孩和女孩都可能具有这些特点,但是如果一个男孩“敏感、温柔”,成人恐怕对他就不会那么宽容。教育应该针对一个个独立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类别的孩子。当然,这样的要求放到学校里有点高,也不大可能实现,但是家庭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受教育场所,父母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在孩子的就学阶段,家庭教育更应该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学校教育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孩子的时候,家庭教育可以更为细致一点。

教育发展到今天,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依然是目的之一,甚至仍旧是主要目的之一,即便这样,也无关性别。尊重人的个性是教育发展,根本上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成果与进步,而且是未来教育追寻的目标。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承认男性和女性的确有差别,但是除了生理上的显著差别之外,男性和女性在个性、心理、能力上难以说清有什么差别,甚至男人也会患产后抑郁症。任何一项说明男女有别的研究都没有覆盖所有的男性和女性,而且常常忽视了社会文化对于性别固有的影响。

在教育中,如今很多人担心“男性女性化”怎么办?基于我否认男性和女性有品质与个性上的区别的认识,我认为这是个伪问题。“女汉子”尽管曾经是个热词,但远没有“娘”引起人们更大的不安。为什么“男性女性化”比“女性男性化”更容易引起社会的争议?这对于“女性化”的男性是不是一种歧视?进而对男性是不是一种歧视?男人怎么处于了弱势地位?这个社会是更好了,还是更糟糕了?我不敢判断,但总之提供了一个对于人类新的认识的角度。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都存在:我们既歧视女性也歧视男性,说到根本,没有对于个性的尊重,我们歧视的是每一个人,是我们自己。人只有认识到彼此的差异,各方面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性别,然后相互尊重,也许才不会再有这样的困惑。

目前这个社会,放眼世界,女性权益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保障,但是我相信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的信念:如果女性想要平等,男性必须也被解放。她身为律师时,代表维森菲尔德这位“家庭主夫”将案件上诉到最高法院,她想证明的一个观点是:性别歧视对所有人都是一种伤害。教育中,是否应对孩子们(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少些苛责,多一些顺其自然呢?

我儿子一晃都五六年没有做过缝纫手工了。上了高中的某一天,他悄悄对我说,他想亲手做个包给女朋友作为生日礼物,让我给他发个购买链接,他要买当年做缝纫的无纺布。我想笑,不过忍住了,向他推荐比无纺布高档的真皮DIY手工缝纫。此刻,儿子已经拿到了材料,又一次穿针引线……

大家都爱看
中考定终身?中考定终身? 为啥你爷爷奶奶可以生七八个,你却不行?为啥你爷爷奶奶可以生七八个,你却不行?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

Copyright © Www.321455.Com 好日子,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