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白瘦幼审美不值得,中国女孩放过自己吧

作者:admin 2020-05-27 我要评论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对时尚稍微有点关注的姑娘,最近都听说过Brandy Melville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微博、B站、小红书的穿搭板块上,满满当当都是露脐针...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对时尚稍微有点关注的姑娘,最近都听说过Brandy Melville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微博、B站、小红书的穿搭板块上,满满当当都是露脐针织衫搭格子超短裙的女孩。
 
这个牌子据说只有均码,且码数极小,必得是偏瘦的人才能穿上。听起来,和A4腰、iPhone手一样,社交炫耀意味十足。
 
我第一次知道BM风是在热搜榜上。朋友拉着要我科普,我一看图觉得分外眼熟。仔细一想,这些妹妹我见过的,她们以前的名字叫“AA”。
 
▲ 图源:Brandy Melville官方ins
 
几年前,像American Apparel这一类牌子还火得很。“妈见打”的短上衣小热裤,是那时十多二十来岁小姑娘的最爱,也是营销号口中不容错过的风潮。
 
但好光景就维持了几年。到2016年底,AA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更陆续关闭了美国本土外的近80家门店。
 
AA落寞后,我一度以为类似营销已经无路可走,毕竟连维密也开始用周冬雨来博好感。但看到换了个马甲的BM卷土重来,忍不住又想皱眉头。
 
不是说不可以买BM。毕竟对于小个子女生来说,常规款式可能多少有点拖沓。如果没有BM这一类品牌,可能要靠童装解决需求。
 
从BM到AA,万变不离百搭、价格亲民、款式显瘦这几大特色。能穿出年轻活力的美,想露就露,这也是女孩的自由。
 
我尊重所有人的穿衣自由。但我不喜欢BM带起来的奇怪审美风气。我甚至在想,穿它的附加条件,是不是远比衣服昂贵。
 
 
▲ 图源:Vogue Business in China
 
民间流传起一份BM女孩标准体重表,都是风一吹就能飘走的那种身材。
 
0号身材曾是时装界的最爱,也是无数爱美人士的梦魇。为了快速瘦身,人们节食、吃减肥药、催吐,最后得到了期待中的精瘦,也被营养不良、厌食症和抑郁症等缠上了身。
 
在BM面前,天生偏瘦也就罢了,如果是微胖女孩动了想穿的心,又刚好是尚未建立起正确健康意识的年纪,难免会想要走捷径。
 
而这种新鲜热辣的风格,其实没有多少回味的余地。但它总能每隔几年就卷土重来,恰好说明了无法停止的身材焦虑,正在精准收割代代更替的年轻女孩。
 
速食时代下,只要有一点儿不赶趟,就会让稍微有点不自信的人都掉进紧张的情绪里。更何况是最容易跟风的青少年。
 
 
▲ 图源:Brandy Melville官方ins
 
我曾经对消费没什么太大兴趣,这两年心态渐渐有所转变。但不管买什么,还是会考虑长久使用的可能。
 
建立品位是很难也很昂贵的一件事。需要做很多功课,需要大量试错,需要交很多学费。好比时装人黎坚惠为了买大牌衫,本职工作外还要多干四份兼职。
 
如今时代不同了。快时尚大行其道,今天在天桥上出现的爆款,明天就能被搬运到百元店。
 
快时尚的出现,让“穿得好看”这件事没那么难了。但它消解了原有的时装语系,也让一切都变得“可复制”。
 
人人都开始套公式穿着,似乎跟上潮流就能成为“时髦人”。没有多少人在意品位,更看重自己“会不会被看到”。而眼下年轻人中最热门的选择,刚好是BM。
 
但流行未必是时尚。
 
虽说现在,服装的可能性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基本就是图案、面料、剪裁、工艺的排列组合。要做出令人格外耳目一新的样式,还挺难的。
 
然而现在回头看,时装界几乎每次重大变革,都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穿着甚至观念。
 
 
▲ 《意大利制造》中,Giorgio Armani设计的power dressing。
 
《古怪的身体》里写,“存在于时尚最尖端的衣服,一般都是脱离服装文法,甚至带有侵略性的衣服。……时尚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它脱离、解除甚至破坏一切既定的体系,对可以称之为我们共同生活轴心的各种标准与规范一概否定。”
 
怎么个破坏和否定呢?
 
一百多年前,女性不穿西装,甚至也不怎么能穿裤子。法国有一条针对女士的“穿裤子禁令”,被搁置到2013年才正式废除。
 
而power dressing的第一次冒头,是在上世纪20年代,Channel把粗花呢和夹克上衣从男士衣柜里“偷”出来,穿到女士身上的时候。这不只是一套新装,更是对女性发展事业、走向独立的一种鼓励。
 
上世纪60年代,上流社会的男士们,会在晚宴后换上的黑色轻便套装吸烟闲聊。Yves Saint Laurent偷去了其中的关键元素,揉进女性的套装里,也就是后来的“吸烟装”。
 
先锋如他,曾因为设计了一个“过于激进”的系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还因此离开了Dior。但也好,属于YSL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 摄影大师赫尔穆特·牛顿 (Helmut Newton) 在 1975 年为法国版《Vogue》拍摄的时尚大片。
 
到今天,已经没有人会再对穿西装穿裤子的女士表示讶异。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权利,在过去是石破天惊。
 
power dressing,在我看来就是怒刷存在感的着装。不止于西服、职业套装,大廓型设计也是吸睛的利器。
 
Balenciaga是玩大廓型的一把好手。流行大胸细腰的Dior New Look的年代,他却偏要把女性的身体罩起来。
 
给女士设计衣服,灵感却都从大主教、斗牛士和修道士的着装处来。把大衣设计成茧型,把婚纱做得像道袍。
 
 
 
据说穿它们的人,身材都不那么标致,但Balenciaga就是有本事让她们美得很优雅。
 
用当时Vogue的大主编Diana Vreeland的话来说,“穿上一件Balenciaga的衣服,就好像你是这个房间里唯一有存在感的女人,其他女人都隐形了。”
 
同样是吸睛,我还是更喜欢看起来更“张牙舞爪”的那一类。
 
瘦胳膊瘦腿小细腰固然引人注目,但更容易诱发男性的征服欲。而大廓型着装,释放的是“我有能力与你们并肩作战”的讯号。
 
 
▲ Demna Gvasalia执掌Balenciaga时期,致敬了创始人的设计,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冲击力。
 
西方世界的设计语言,看起来大多着重于重塑身体线条。而来自日本的设计师,则更擅长解构、破坏、重组,甚至不吝于呈现“丑陋”。
 
三宅一生做的东西,有种万元归一的意味。一件袍子可以简化到“一块布”(A Piece of Cloth),永远坚挺的“一生褶”则概括了所有形体。他甚至不是在做衣服,而是在创造空间。
 
 
在时装界“扔下一枚炸弹”的山本耀司,喜欢在对衣服进行破坏、涂抹、剥离、撕碎、不对称剪裁。第一次在巴黎办秀的时候,法国时装界觉得他做的东西都是垃圾,难等大雅之堂。但正因为这种超前的意识,让他一炮而红。
 
到川久保玲这儿,就是很不给面子的颠覆了。最出圈的系列——1997年春季的“Body Meets Dress,Dress Meets Body”,在模特身上塞满了填充物,看起来如同囊肿。
 
不是常规的美丽,但有何不可?人的身材本就有很多种,如果所有人都要往一个方向趋同,那么错的也是观念,而不是身体。
 
 
 
 
在面对川久保玲等人的设计时,鷲田清一这样写道:“这些衣服的力量到底在哪里呢?我想是因为它们所带有的批评性,完全不是停留在时代的表层,而是直接指向时代的根基,指向任何一个人在无意识中接受了的这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古怪的身体》)
 
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标准是什么?是体重不过百?是要穿成BM女孩?是你不白不美不媚,就是不够重视自己?
 
或许是吧,但我觉得这种标准,没必要遵守。
 
而时尚的意义,就是蔑视无形的条条框框,并且打破它。
 
 
▲ 曾之乔与柯佳嬿对谈,说起小时候曾经有过外貌焦虑,还忍不住哭了。
 
时尚或许是有迹可循的,但绝不是套模板的穿法,套模板的身材。如果我花的钱,只是让我成为另一个人,那我觉得还挺亏的。
 
所有值得买的设计,带给我们的都应该是穿着体验上的舒适,是“写着我的名字”的自我认同的愉悦,是对身体更深入的反思,而不应该是削足适履的刻意。
 
B站上也有165cm、60kg的KOL,亲身示范微胖女孩也能穿好BM。但飘过的弹幕,无一不在夸up主的大胸细腰翘臀。确认过眼神,不是大多数人想象中的那种“胖人”。
 
 
但是你再看其他穿搭贴下的留言,还是跳不出诸如此类的思维定势。连酸的姿势都那么相似。
 
有时候还挺为她们遗憾,毕竟,如果总执着于要够瘦才能穿得好看的想法,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比起能不能穿BM,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想不想穿BM,要不要穿BM。
 
市场远比消费者聪明。崇尚苗条的风气固然还是一种主流,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牌子开始考虑大码女孩的需求,尽量让每一种形体都能得到更美的机会。
 
所以,不用只盯着那一种选择。
 
比起努力去穿BM,或许认真地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找到可以与你匹配的风格和美,才称得上是性价比更高的事情。
 
 
编辑:Gillian,季度性神游,心血来潮式做衣服,想起来了就嗑嗑时尚。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中考定终身?

    中考定终身?

  • 秋冬季学院风如何穿搭

    秋冬季学院风如何穿搭

  • 高级学院风穿搭技巧!青春减龄的时尚穿

    高级学院风穿搭技巧!青春减龄的时尚穿

  • 女生冬季日常穿搭技巧

    女生冬季日常穿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