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我们为什么要重温甲午海战

作者:admin 2019-12-14 我要评论

其实勿忘国耻是为了永远保持奋进之心,不是为了永存仇恨。 125年了,就历史的时间轴而言,它不算长。 但那一年,中国男人在国际社交场合还着长袍,前额还剔去半...

其实“勿忘国耻”是为了永远保持奋进之心,不是为了永存仇恨。
125年了,就历史的时间轴而言,它不算长。
 
 
 
 
 
但那一年,中国男人在国际社交场合还着长袍,前额还剔去半边发,长长的辫子垂下;女人一方面还未废除小脚,一方面,又有一位女人,处于当时中国政治权力的顶峰,手握乾坤,决定国运。严格来说,那甚至是一个中国还不能命名为“中国”的时代。这样想,125年前,显得离我们又是那样遥远。
 
1894年,依中国的干支纪年法,那一年是“甲午”。中日近代第一战,决定其后中日关系,深层而长远地影响东亚格局秩序的那一战,命名为“甲午中日战争”。聚焦那个时间点,正如本书《知日:甲午海战再认识》一书所言,由于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涉及近代化海军这一“新潮”事物的战争,以至于当代很多中国人习惯将“甲午战争”和“甲午海战”画上等号。再进一步聚焦,由于1894年9月17日爆发的“黄海海战”战斗时间长,参战舰只多,战况激烈,再加上“致远号”与其舰长邓世昌在近代史上留下的壮烈一笔,当代中国人更将对“甲午战争”的印象锁定于“黄海海战”。
 
我们熟悉那段历史,但正因熟悉,所以我们对那年、那天所发生的事产生了固有的历史印象,也因此,站在125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审视当年的那场战役,试图将镜头拉远一些,让更多今天的中国人了解当年战争的全貌。
 
 
 
 
 
这本书原定于“甲午海战”120周年之际出版,也就是5年前,它是“知日”系列的第23期(该系列如今已出版到第57期《知日:日本游戏完全进化史》),因为各种原因,它被遗漏了,到今天才得以问世。
 
拿到这个选题,我们编辑部是兴奋的。即使在“知日”既往的系列中,它的主题也显得很特别。朋友感叹:“哎呀,知日开始出这种题材了吗?”
 
 
 
 
 
《知日》系列过往的主题多以文学、艺术、文化符号为主题,通过独具个性的设计,传递给当代年轻人、日本文化爱好者极具流行气息的内容。作为“MOOK”,该系列内容的编篡具有这种载体特有的轻松与广泛,对于以上提及的主题,《知日》系列奉献了它的青春时髦与足够的信息量。如想要抓住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点切入,对日本文化进行大略浏览,《知日》系列完全可以轻松满足这一需求。然而,这一次《知日》着眼历史,并选中了“甲午海战”这一看起来略显微具体观的事件(“微观”相对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这些时间跨度相对更长,涉及方面更多,更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可谓是大胆且别出心裁。
 
其实,早在《知日》第7期,它便已涉及历史,那一期的主题是“明治维新”。这一主题更宽广,更经典,日本文化博览的系列中,它理应有属于它的位置。按时序和因果来说,“甲午战争”发生于“明治维新”之后,“明治维新”为“甲午战争”提供了各方面基础,它是决定“甲午战争”最终战局结果的关键,但却不是“甲午战争”的原因。由“明治维新”延伸,可以走入多条轨道,而《知日》这次偏偏拐入了125年前的中日之间的那片海洋。
 
 
 
 
 
用一本MOOK说不尽“明治维新”的细节,但因其题材宏大,反而能以宏观概括的方式呈现。而我们将“甲午战争”缩小到“甲午海战”时,却发现越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却是难以容纳于由专题组成,形散而神不散的“MOOK”中。当我们真的回到那一时空,就发现历史着实细碎,它分散于当时当刻的每一分钟里,每一个历史亲历者的生命中。本书细致梳理了“甲午海战”中两场关键战役“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中的每一个关键时间点的人、事、情,以图文的形式详细回顾战局中双方的布阵、炮火交锋的情况,细致分析了时间、人、船、海上气候等每一因素对战局的具体影响,尽可能让读者回归且沉浸于当时的情景。在本书中,每一艘参与战斗的战船都有其设计图、剖面图,战船的前世今生,战后命运也都会奉上介绍。中日双方的主要将领、舰长的生平事迹,在战争前中后的故事,也将在书中详尽还原。
 
然而,无论再怎么着墨于细节,以MOOK的形式去记述一场严肃的历史战争,终归难以面面俱到,即便如此,为什么《知日》还是执着于“甲午海战”这一主题呢?
 
 
 
 
 
将镜头拉远,向前对比战前中日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向后分析总结战争的影响,1894年,这段令中国人不愿面对,又难以忘记的历史,突然立体起来。中国近代史令中国人痛苦,两次鸦片战争宛如毒烟般萦绕在历史的时间轴上,让那段历史被熏得漆黑。但前两次失败对国人的刺激都不若甲午海战这样难以承受,因为这一役扭转了中日两国长达千年以上的实力位置关系。一直以来,谦卑低头向中国学习的东边海岛小国,竟突然以利刃刺入老师的脊梁,中国败给了自己从未重视的倭国小弟,最后一丝大国尊严也被残忍地撕碎了。
 
痛失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赔款白银2亿两,其引发的后续深远影响不只是进一步唤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贪婪。宛若狮子被剔骨剥皮,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中国艰难地冲破积贫积弱的囚笼,在列强围困的悬崖边寻求生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过血与屈辱的近代史,这残酷的征程和那场战争不无关系。当然,这刻骨铭心的痛亦非全无益处,它真正唤醒了“沉睡的狮子”,让国人的救国之心全面觉醒,诱发了随之而来的辛亥革命,间接成为清王朝倾覆的原因。
 
在宏观层面,本书收录了以萨苏、陈悦为代表的11位历史学者、军事学者、中日关系资深研究者、作家等关于“甲午海战”的分析,从多角度审视“近代中日第一战”。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中日关系爱好者,都可以从书中获得丰富多样的分析历史、分析战争的视角与思路;在历史人物方面,本书聚焦于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与北洋水师创始人与统帅李鸿章在同一历史轴线上的不同表现,试图以对照的方式呈现关键人物之于历史的影响,以及挖掘在宏大的客观背景下,个体究竟能为历史带来多大的推动或阻滞的能量;最为可贵的是,本书还收录了日本海军史研究家户高一成对“甲午海战”的分析,我们可借由他的观点,一瞥日本方面看待“甲午海战”的视角。
 
 
 
 
因战争而生、留存的特殊的描绘海战场面的浮世绘作品也将让我们看到日本艺术对“甲午海战”的诠释。这些来自对手阵营的表达,有些与我们惯常的所知不同,有些则有共性,有些可能我们赞同,有些可能我们不认可,但它们都能丰富我们对“甲午海战”的认识,进一步让我们对中日关系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无论如何,这些,都是那场125年前的战争之后,我们未曾了解过的留存在日本历史中的残影。
 
如今的中国已经逐步崛起,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势必会慢慢恢复往昔的大国自信。民族自豪感充盈胸口的同时,民族自负感也可能会随之复苏。“勿忘国耻”可能会成为一种口号,毕竟我们已经离战争,离屈辱很远了……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我们当下的感受如此:现在的中国和平且正走向富强。当我们看邻国日本时,我们会越来越怀着文化交流的目光,去领略日本文化中的美好。那些战争的痛楚,与对日本文化的喜爱,仿佛是割裂的——我们所看的,是同一个日本吗?
 
其实“勿忘国耻”是为了永远保持奋进之心,不是为了永存仇恨。《知日:甲午海战再认识》,将当年海上的惊涛骇浪、动魄惊心再次托出,是希望能促进国人更加客观、有耐心地审视两国关系,进而对当前本国国力、文化在世界中的位置有更冷静、清醒的认识。
 
本书中所收录的日本画师留下的浮世绘,大多以夸张的画面呈现“甲午海战”中日本的荣光,但并未丑化中国人在战争中的样貌。我们从画中看到了悲壮,看到了那个我们从未亲身经历的挣扎、艰难却又波澜壮阔的岁月。我们的邻人日本,它曾经高傲,但从未对那个他曾经奉为老师的国家小觑,而我们在那场惨败中,学会了对我们的邻人予以尊重,哪怕那份尊重是从仇恨中汲取出的。或许,这场战争留存下的余波,今日依然可以在中日两国时而宽松,时而紧绷的关系中寻到一丝痕迹。无论如何,我们回顾历史,虽然无法确证历史最完全、最真实的样子,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以为不堪回首的岁月,确实有一些人,曾经经受过,并顽抗过,他们曾经为我们幸福而和平的今天,流下了鲜血。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2019年度生活方式:青春崇拜

    2019年度生活方式:青春崇拜

  • 炸炫

    炸炫

  • 国潮

    国潮

  • 不为铭记,谁会跑这100英里

    不为铭记,谁会跑这100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