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经济企稳宜改革

作者:admin 2017-08-04 我要评论

相关报道【财新周刊】【舒立观察】经济回暖正是改革良机【财新周刊】中国经济的非典型拐点史蒂芬罗奇谈对中国经济的三个误解惠誉:中国经济杠杆水平的上升风险犹...

 
相关报道【财新周刊】【舒立观察】经济回暖正是改革良机【财新周刊】中国经济的非典型拐点史蒂芬·罗奇谈对中国经济的三个误解惠誉:中国经济杠杆水平的上升风险犹在中国经济:继续致力于实现平衡中国经济:宁要好发展,莫要快增速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9%,与一季度持平,超出市场预期,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凸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也要看到,国际上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当前,经济稳中向好,正是难得的改革机遇期,亟需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筑基添力,实现改革与发展良性互动。
 
  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前,对中国经济怎么看,市场存在分歧。有人士乐观断言“新周期”已经开启,也有人认为今年经济可能“前高后低”,两种观点见仁见智,自有其视角与逻辑。不过,无论哪种预言成真,我们也不可额手称庆,觉得高枕无忧。须知当前的GDP和投资增速正处于2010年以来的底部区间,中国经济仍沿着L型走势前行。具体而言,二季度及上半年的生产、消费、出口数据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投资冷”依旧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迹象明显,且仍高度依赖基建与房地产,而随着楼市进入调整期,房地产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调整速度依旧缓慢,实体经济杠杆率仍然偏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故而,当前的中国经济“稳中有忧”,风险不小,下半年乃至中长期的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可忽视。近日有央行人士指出,当前我国的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正在积累。这一判断并非夸大。
 
  面对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均非出路。在做好政策应对的同时,更要推进体制改革,这才是预防和消除风险的根本之策。我国应当抓住目前经济企稳、金融风险可控的有利时机,加快既定的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经济形势艰难时,归咎于改革大环境不好;经济形势企稳时,改革的压力又减弱。现在,到了彻底打破这一“改革时机悖论”的时候了。
 
  几乎与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同时,备受瞩目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这应非巧合。此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在近年来研究论证的改革方案中,最终选项震动最小,但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坚实一步。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又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迭经变革,不断调整。现有的“一行三会”体制自2003年最终形成以来已历14载,期间发挥过重要积极作用,但弊端也逐渐暴露。近年来,面对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变局,原有的分业监管与机构监管渐渐力不从心,监管真空与监管掣肘并存,金融风险不断发酵。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却因该机制自身固有局限,无法解决市场分割、信息碎片、多头管理、相互推诿、难以穿透、落实不利等问题,改革成效有限。近年来发生的股灾、债灾和此伏彼起的金融风险表明,在原有机制上简单修修补补无法有效防范风险,要解决当前金融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必须实施根本性的金融监管体制变革,变分业监管、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行为监管。
 
  目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和具体职能尚未详细公布,但是,统筹金融改革发展和监管,统筹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等其他政策,增强监管协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当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业界期待它能够健全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落实监管问责,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切实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近年来,对金融监管改革争论颇为激烈,传言不断,而金融风险不等人,拍板比不拍板好,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可作为未来“迭代更新”的基础。重要的是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在制度安排的细节上下功夫,尤其要避免矛盾上移、权责不分、延长决策链条、加大协调成本。这对金融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的修订理应走在前面。
 
  除了金融领域的改革,国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改革等也需要加快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进展不一,有的严重滞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并规定“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而上月召开的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决定的“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要以推进董事会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关键仍在于落实。应借《土地管理法》修订之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权于民,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决策需要问题导向,解决问题的实效将是检验其成败得失的惟一标准。只有那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得到解决,中国经济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走上平稳、健康、可持续之路。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趁疫情发国难财?长租公寓开了个坏头

    趁疫情发国难财?长租公寓开了个坏头

  • 电商“狂欢”

    电商“狂欢”

  • 少存钱多买股

    少存钱多买股

  • 消费·理财(1072)

    消费·理财(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