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行原油宝:危险交易的背后

作者:admin 2020-05-16 我要评论

中行原油宝巨亏事件引发的市场震荡仍在蔓延。商业银行通过降低风险和门槛的做法,将很多原本被原油期货市场排除在外的投资人带进了...

中行原油宝巨亏事件引发的市场震荡仍在蔓延。商业银行通过降低风险和门槛的做法,将很多原本被原油期货市场排除在外的投资人带进了场。但当“黑天鹅”降临时,不够专业、缺少风险意识的操盘者迟早会被市场吞噬。目前,在舆论和监管的压力下,其他银行的类似产品也已暂停交易。

(插图 老牛)

 

“抄底不成,反被抄家”

4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在北京西三环边的一家咖啡厅里见到了黄杰。他把口罩拉到了下巴,正站在门口抽烟。黄杰不到30岁,个子高高的,一张长脸,穿身合体的西装。见我来了,他快速抽几口就灭掉烟头,把我领到了座位上。还没等落座,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他一只手里拿着沓A4纸,每一页上都有勾勾画画,这是刚打印出来的投资协议。他怀疑这份协议已经被中国银行(以下简称“中行”)修改过,而且加进了不少“霸王条款”。黄杰在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工作,手下带了一个小团队,经手的协议文本可不少,条款对甲方和乙方谁利谁弊,他一眼就能瞧明白。

见我的前一天,黄杰跑去了位于北京金融街的银保监会,想递些申诉材料。他在那里遇到了七八个遭遇相同的投资者,他们都买了中行推出的原油宝,不仅亏掉了全部本金,现在还倒欠银行两三倍的保证金。黄杰损失的本金和欠款加起来约16万元,而在同行的投资人当中,有人光本金就亏掉了三四百万元。

刚到大楼外几分钟,就有警察来将他们带走了。因为疫情时期,很多地方不准5人以上的聚集。大部分的维权行动不得已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4月22日以来,全国各地的原油宝投资人在网上疯狂组建群组,一个新建的微信群往往不到一天就加满了,里面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他们以“难友”互称,大家的损失金额从几千、几万到几百万、上千万不等。维权者越聚越多,有的人开始在里面招徕生意,帮人设计横幅,还有的打起了理财产品的广告……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投资者被卷入,亏损资金规模如何,至今仍无官方数字。较为可靠的估计是牵涉近10万投资者,损失金额在100亿元左右。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到近五六年,这应该是P2P爆雷潮结束后,波及范围最大的一起投资惨案。

这起事件背后的主角是国有四大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它也是黄杰的老东家。2019年从那里辞职前,他在中行工作了8年,转遍了北京各大一线网点。这些经历给他现在的维权带来的一个好处可能是,“所有中行员工给我回复的话我都门儿清,因为那些话术都是我用烂的,他一张嘴我就知道他下一句要说什么”。

仍有必要解释一下原油宝本身。它是中国银行2018年1月推出的一款产品,为境内个人客户提供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的交易服务,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包括美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其中美国原油挂钩的是“WTI原油期货合约”,英国原油挂钩的是“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原油宝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去杠杆化,客户交易时需提交100%保证金。而期货本身是有杠杆的,通常是5倍到10倍杠杆,也就是花10元保证金可以进行100元的交易,从而放大了亏损和收益的风险。

这次中行原油宝巨亏事件涉及的主要就是美国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WTI原油全称是美国西得克萨斯的轻质原油,该原油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WTI作为基准。它和布伦特原油价格都被视为反映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参考价格。

因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从今年3月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油价不断下跌。这在国内投资市场引起的反应就是抄底油价之声四起。原油宝刚好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抄底原油的通道,所以有大量的投资者是在今年三四月才买入这个产品的。

这样的个例不胜枚举:山东青岛的国企职工宋修龙把还房贷尾款的20万元搭进去了,倒欠银行25万;河南开封人马银朋和父亲损失了180多万元,其中140万是农村出来的父亲一辈子的积蓄,现在倒欠银行近250万;在郑州做生意的李宝军准备疫情结束后给儿子买婚房的400多万元这次也亏损殆尽,倒欠银行500多万;上海的小企业主鲍世杰损失的260多万元本金,其中有100多万是银行贷款,现在倒欠银行350多万……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之前对期货几乎一无所知,今年油价大跌之时才匆忙入场。

在我过去两年采访过的P2P爆雷事件里,同样听到了很多类似的投资故事。故事里的投资人往往是被销售人员口中宣称的低风险、保本金和高收益所吸引,拿出自己的多年积蓄甚至是借款投进去,尝到甜头后越陷越深,等到爆雷那天,损失殆尽,他们开始走上漫长而希望微茫的维权道路。当初的e租宝、唐小僧等平台爆雷后留下的维权社群至今仍未解散,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很少再有人在群里发言,偶尔有人听到了什么消息,群里骚动一阵,旋即再度陷入沉默。

如果说原油宝事件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恐怕就在于投资者们这回不仅亏掉了本金,还倒欠银行一大笔。在以维权名义组建的微信群里,我看到有人用了一句话很精准地形容了自己的处境——“抄底不成,反被抄家”。

过着体面的生活、在金融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黄杰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走上维权这条路。他这段时间班也不去上了,跟公司请了假,到处找地方去申诉。他还年轻,事业蒸蒸日上,十几万的损失说起来也不算大,但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觉得自己被坑了。

“黑天鹅”降临

坑了黄杰的,是国际原油市场史上最大的一只“黑天鹅”——在金融领域,人们用“黑天鹅”来指代那些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往往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的事件。

今年4月20日晚上10点,中行照常关闭了原油宝交易平台,收盘价停在了11美元/桶左右。黄杰看到这还松了一口气。他在20日当天下午油价约100元人民币/桶时买进的WTI05合约,花了5万多块,看跌买涨,打算进来抄个底,等油价反弹的时候卖出去。在期货市场,这种行为被称之为做多或多头,与之对应的是做空(即空头),两者在市场上相互博弈。按照黄杰的技术分析,10美元收盘后,即使再有波动,他也亏不了太多,如果涨回来他还能赚一笔。他选择了到期自动移仓,等收盘结算后,从5月合约改换成6月合约,中间可能需要补一些价差,但数目应该不大。

黄杰的算盘没打对。那天晚上10点国内停盘后,他还盯了一会儿外盘,不久就睡觉去了。等第二天醒来,第三方理财软件上冒出了一长串弹窗,他惊恐地发现,油价竟然跌到了负值。因为时差的关系,国内停盘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以下简称“芝交所”)的原油期货仍在进行交易。最恐怖的事发生在凌晨2点以后。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2点,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清零;2点零8分,跌入负值;2点29分,下跌至-40美元/桶。当日芝交所公布的最终结算价为-37.63美元/桶,这是WTI原油期货合约上市以来第一个负值结算价——一只史无前例的“黑天鹅”诞生了。

21日当天,中行暂停交易一天。这对黄杰来说也是煎熬的一天。他一方面宽慰自己,中行宣称的是去杠杆交易,而且设置了20%的强制平仓线,在20日晚10点停盘后,银行方面应该提前平仓了,所以自己损失还在可接受范围;另一方面,他又担心中行真的会以交易所公布的最终结算价对投资者进行清算,这样一来,他还得倒欠银行十几万元。

那一天,很多原油宝投资人都陷入了这种惴惴不安的状态。4月22日,“靴子”落地。中行方面正式发出公告,宣布将以-37.63美元/桶的价格对用户账户进行清算。投资人再登录系统,发现自己的账户已经为负值,所有保证金全被扣完,还欠了银行一笔。维权开始了。

负油价这只“黑天鹅”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其实它的背后是今年新冠疫情这只更大的“黑天鹅”。一种在过去被资本市场称之为“黑金”的商品,怎么到现在变成了负价,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因为疫情影响,国际原油的市场需求急剧下滑,但生产没有相应减少,而且疫情还引发了基础设施和交通物流不畅等问题,原油很难外输,存储库容也已紧缺。对生产商而已,关闭油井停产的代价和风险太大,只能继续生产,但油很难找到存储空间,所以不得不赔钱让买家拉走。弘业期货能化分析师吴海告诉我,这一理论是事后追加的解释,但在产业经济学上的确可以说得通。

负油价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认知,甚至教科书都未曾设想过这种情况。但它并非是毫无预兆,突然降临的。在此之前,芝交所已经提前释放了一系列信号,尽管大部分投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条消息,但银行方面无动于衷却让人疑惑。早在今年4月15日,芝交所就已经公布完成了零价格和负价格的模拟测试。在这之前,芝交所对交易系统的IT代码进行了修改,允许负油价的申报和提交,4月初还通知了各个会员单位进行了测试。

黄杰事后才注意到,油价规则修改的消息在国内一些理财软件上出现过,但只有寥寥几行字,然后迅速被淹没在了信息海洋中。可对期货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个足够强烈的信号。得知这一消息后,江苏的期货经纪人章鸣所在的期货公司马上对客户进行了风险警示。“虽然我们并没有预料到油价一定会出现负价,但它既然已经修改了,就说明是有这种可能性的。而且这个消息本身就是利空油价,说明市场对油价已经极度悲观了,这种悲观情绪又会带动油价进一步下挫。”章鸣告诉我,在他们提示后,大部分客户紧接着就进行了移仓,赶紧走掉了。其他几家开发了类似原油期货产品的银行,如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也已经提前离场,早早对客户进行了移仓,只有中行“坚守”到了最后,亲历了最残酷的价格绞杀战。

黄杰曾问过仍在中行做理财的前同事,对方表示4月15日前后确实收到了内部通知,要求挨个打电话给客户提示风险,但黄杰这头儿只收到了和往常一样的提示移仓价差风险的短信。包括他在内的来自不同地方的十余位投资人都反映,他们从未收到过任何有关油价规则修改的提示,甚至当负油价已然出现,很多中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对油价可以为负仍感到难以置信。

在4月22日的公告当中,中行方面称:“为排除当日结算价为负值是由于交易所系统故障等非正常原因造成错价的情况,中行积极与芝交所及市场参与者联系求证,因此暂停挂钩美油合约的原油宝产品交易一天。”很多投资人据此推测,中行似乎没有为负油价机制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预案。

重大规则的改变,中行竟然没有主动向投资人提示风险,引发了大家的不满,连同原油宝这款产品本身的设计也受到了质疑。其中一个焦点是,中行为何将移仓日设置在了合约的最后交易日?期货圈里的人都知道,最后交易日往往是风险积聚最高的时候。吴海告诉本刊,期货和股票不一样,期货都有到期时间,无法长期持有,到了每个月的最后交易日之前,投资人就要把持仓平掉。即使未来的行情会好转,但你想去抄底的话,可能还没等到黎明,就必须离场了,不管输赢多少。所以越临近最后交易日,市场的流动性越低,价格波动也就越大,风险堆积越高。通俗来理解,就是到最后一天,市场上所剩的交易者数量已经很少了,投机者急于将手中多单平仓离场,相互之间杀价自然更狠了。“大部分做期货的投机者都不会选择在最后交易日离场,而是提前几天。”

相比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同类业务在4月14~15日就已基本完成移仓。在国外,全球最大的原油ETF基金USO也在这个时间前后完成移仓。中行方面的解释是,选择在最后交易日移仓,实际上更能与国际油价市场无缝对接,使得投资者在美国原油到期前,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何时移仓。

但问题是,原油宝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平台?银行和投资人在其中各是什么角色?中行拉进来的投资人是否具备期货操盘的基本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危险的虚拟盘

2018年1月,中行推出原油宝的时候,黄杰成了自己所在网点的第一批原油宝客户。他告诉我,银行推出新的产品后,按照惯例要从省行到分行再到支行各个网点层层分配指标任务。黄杰所在的网点当时分到了十几个指标,因为网点的个人客户很少有了解原油期货的,说服他们开户不太容易。为了完成指标,理财经理只好先从身边同事下手。

黄杰此前从来没接触过期货,在中行的“E融汇”APP上填了一个10道题的风险测评后,他被评为成长型投资人,其定义是“希望有较高的投资收益,但是又不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可以承受一定的投资波动,但是希望自己的投资风险小于市场整体风险”。从注册登录到开户,前后十来分钟就弄好了。然后他花三四百元买进一桶原油,紧接着卖出,亏了两块钱后,账户产生一笔交易,就算完成了一个指标。之后,因为忙于工作,黄杰再没有碰过这个账户,直到2019年他从中行离职后,有了时间和闲钱才重新玩起了原油宝。他希望能借此训练自己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投资操盘的感觉。所以黄杰做的基本是短线交易,当天买进当天卖出,赚取差价。到今年3月,他的账户已经产生了七八百万元的流水,当时在全国排4000多名。

黄杰回忆说,当时介绍大家开户的时候,银行的理财经理也讲不太清楚原油宝到底是一个什么产品。他自己重新开始玩原油宝后,想找银行的老同事要一份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却只得到了两页PPT,除了基本介绍,也无更多信息。同事告诉他,自己手里也只有这些材料,其他的去看官网就行。

在原油宝之前,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率先推出了类似产品,最早的是工行2013年推出的账户原油。在这些产品中,银行都是扮演做市商的角色,投资人并不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而是通过跟银行报价实现对原油商品的买进卖出,但只停留于账面操作,所以这些产品被统一称作“纸原油”。实际操作当中,投资人做多和做空的资金首先会在内盘进行对冲,剩余的多头或空头才会被银行拿到外盘去进行平盘。很多投资人虽然知道中行是做市商,但并不理解实际操作是如何进行的,不少人误以为自己的资金直接进入外盘。

对于章鸣这样的专业期货人来讲,银行宣称的做市商模式其实并不难理解,它就相当于开了一个虚拟盘。“客户可以下多单也可以下空单,如果是不管你下什么单,我都拿到外盘去对冲,就不算严格意义的虚拟盘。但是,如果你事先在内部对冲掉一部分,把多出来的单子再拿去外盘交易,就属于虚拟盘。”

虚拟盘的产生与国内监管对期货市场的重重控制有关。章鸣告诉我,目前期货市场对个人投资者的门槛比较高,而且现在外盘没有完全放开,投资者要想参与外盘交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链条,通常都是找在香港设有子公司的期货公司,通过他们去境外交易所开户,而且外汇管制比较紧,一个人头一年才5万美元。银行提供的这条通道不仅绕过了监管的限制,让普通投资者非常方便就能参与外盘原油交易,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降低了原油期货的准入门槛。因为原油期货交易的基本单位一手是1000桶,至少需要几万的资金,但银行通过不断拆细合约,大大降低了交易所需的单位资金量。比如中行原油宝的交易起点数量是一桶,递增单位是0.1桶,如果按照3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只需要200元左右就可以全价买入。

门槛降低为大量散户入场提供了方便。今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时,中行明显加大了原油宝的推销力度。3月份,在中国银行江西分行的微信公号上就出现了以《原油比水还便宜,中行带你去交易》为题的推文,宣称投资小白也可以参与原油市场。在穿仓以前,章鸣就已经注意到了当时卖得火热的原油宝,他对身边购买了原油宝的朋友也提示过风险,“但大家尝到了甜头,没听进去”。

在金融领域,监管与创新的悖论一直困扰着大家。“纸原油”在一些人眼里是适当越轨的金融创新,可因为踏进了灰色地带,缺少监管,又必然产生乱象。章鸣告诉我,这些年,国内冒出了各种做虚拟盘(或称电子盘)的违规平台,在国家的大力打压之下仍难以禁绝。“这些盘口都是电子盘,不仅炒原油,也可以做外汇、黄金等等,而且建平台的门槛不高,如果我个人非常有钱,就可以去找一个团队给我做一套交易系统,这个系统实时跟踪外盘交易所行情。然后你可以来我这儿开户,参与交易。正规的期货公司去做外盘原油的话,一手要好几万元人民币,但你在我这儿可能只需要几千块就能做一手。我这儿门槛低,大家都在我这儿做,实际上就成了一个交易所了。”章鸣还介绍,“国内绝大多数的电子盘的资金都不会出去,因为钱出去本身就非常困难。有些比较‘良心’的电子盘,内部对冲完以后,他会自己在外盘开一个期货账户,以个人的名义也好,以公司的名义也好,拿对冲剩下的净头寸去外盘对冲。但更多的电子盘是所有的资金都被留在庄家的账户上,相当于他自己开了一个地下赌场,如果做不下去了就会跑路。”

中行的原油宝到底有没有去外盘对冲,4月20日那晚是如何操盘的,具体的交易数据至今没有公开。原油宝穿仓后,其他银行的“纸原油”业务也全部暂停交易,开始自查自纠。但监管部门对“纸原油”产品如何定性,到底是合理的金融创新还是违规乱象,仍需要最终的评判。

(黄杰等投资人均为化名。实习生兰杰、张锦对本文有贡献)

 

期货考验的是人性

记者/张从志  口述/陈康盛(化名)

很多购买了原油宝的人都自认为是保守的投资者,有的平时连股票、基金也没碰过,他们为何敢于进入一个完全陌生、风险等级最高的投资市场?

“我是不敢去相信任何期货交易机构的,当时抱着的一个态度,就是我相信中国的四大银行,所以才去做的投资。”一位原油宝投资者对本刊说道,中国银行的这块金字招牌足以打消很多顾虑。这种心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众投资者,他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攒下了一笔积蓄,但对投资世界所知不多,一旦操盘者们瞄准了他们,设计出眼花缭乱的资产项目和足够诱人的收益计划,这些人保不准有心动的时候。

这几年此起彼伏的P2P爆雷、黑平台跑路事件中,到底有多少个人投资者受损,损失金额有多大,这些代价最终对行业产生了何种促进?还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详细调查。但至少在风险教育方面,普通投资者可以吸取的教训还有很多,比如不能把某些平台和专家的背书等同于产品本身的低风险。

与原油期货挂钩的原油宝,将期货这个相对陌生的事物呈现到了大众面前。中国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品种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但它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圈子,以其高风险、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而著称。银行虽然通过去杠杆降低了风险,拆细合约降低了门槛,但期货显然不是适合所有投资人的。

在采访原油宝事件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在期货市场十余年的投资人,他讲述了自己从5万元本金到几千万资产的惊心动魄的财富故事。以下是他的口述。

 

我今年31岁,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上学时了解到期货,2008年开始涉足,2010年正式入行,在这个圈子已经十来年了。

很多人对期货不了解,它大致上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种,我都做过,主要做的是国内交易所的品种,也就是内盘。商品期货包括比如原油、白糖、大豆、金属等等,金融期货我主要做的是股指期货。

原油期货国内近几年才开,之前主要是外盘。我觉得比较复杂,很少涉及。今年国际原油跌到20美元/桶的时候,也有朋友跟我聊过原油宝之类的产品,当时还在跌。但我们都知道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就是当菜市场的大妈都谈论炒股时,股市就危险了。期货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般商品期货看上去门槛并不高,操作也很简单,只要懂得买和卖就行了,但它其实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加入的。有的人运气好,可能某一阵天天赚钱,会觉得赚钱很容易,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期货其实更加适合团队协作,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要求格外地高。不仅仅是知识,有时候在某方面获得的知识越多,反而会妨碍判断,很大程度上还要看投资者对自己的控制,包括对自己的思路、格局,特别是情绪的控制。

在期货市场,有赢有亏是很正常的事。期货没有牛市和熊市之分,它存在做多和做空双重机制,当商品或某些指数价格上涨时,买涨的多头可以赚钱,价格下跌时,买跌的空头能赚钱。

2014年10月到2016年年初的时候,我正在做股指期货,刚好碰上2015年股灾。那次有很多股民血本无归,但我抓住机会打了个翻身仗。之前我一直是亏得多,赢得少。在2015年上半年,股指一路从2000多点暴涨到5000多点。但牛市尚未出现之前,我就预判即将到来,抓住契机买了一批多头。这一笔赚到手后,我判断股市就快撑不住了,股指在4930点的时候,我开始把前面赚到的钱拿来做空。但股市当时仍在继续爬升,冲上了5300点的高位,那段时间我熬了差不多十五六个交易日,账面资金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1200多万。压力非常大,但坚持没有抛。撑到后面,千股跌停,万亿蒸发,两个月里跌了将近2000点。在最高的时候,我的账户收益率达到了5400%,也就是54倍。等到11月末账户结算的时候,还剩33倍。我投进去的保证金是200多万,最后赚了6300多万。

我这些年经历的大起大落还有很多。2014年的豆粕从2000元/吨猛涨到3000元/吨,2016年甲醇从3500下落到3200左右。这些行情我都踩到了点子上,一笔赚上千万是常有的事,但也有一天亏几百万的时候。

市场上,每一个交易员的操盘手法都不一样,不同的做法决定了不同的周期。有的是短则两天到一两周,长则持有三四周,或者移仓换月后持仓几个月。但它跟股票不一样,不管多长,一般都不会超过12个月。我早期的时候经常做短线交易,波动特别大,对人的消耗也特别大。现在我不这么做了,因为身体吃不消,反应也没那么快了。我现在手里有两个账户,一个是我个人的,放了300万保证金,目前账面有700多万,另一个是和朋友的混合账户,一共2000万本金,目前账面有2400多万。我现在采取的基本都是去杠杆交易,仓位很轻,每个账户的仓位都是10%不到,而且还不是一个品种,相对要稳健很多。

期货市场的存在目的是服务产业、服务社会的,对产业链来说,它确实有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但对投机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个赌场。新闻上能看到不少因为炒期货跳楼的。我身边虽然没有跳楼的,但确实有因为亏太多而自杀的。这个市场里的参与者大都会读的一本书,叫《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作者埃德温·勒费弗被誉为投机大师,是大家顶礼膜拜的对象。他在市场里赚到了很多钱,很多次从零到顶峰,再从顶峰回到零。最后一次,他用枪把自己打死了。

我曾经也有过自杀的念头,而且不止一回。我最开始起家的是5万元本金,这是我大学里面做小生意赚的一笔钱。刚开始做期货的时候赚了不少,但后来的几年里面,亏得一无所有。我前后亏光了5次,5万、10万、20万、40万、200万都有过。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在大四那年,一共损失了40多万,那笔钱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觉得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这里面有我做小生意赚的钱,有农村老家父母给的钱,也有好朋友借的钱。后来朋友和我闹翻了,债主追到了老家,父母对我失望透顶,周围的亲朋好友也都把我当作反面教材。你不仅仅亏的是自己的钱,还有别人的钱,你让相信你的人跟你一起陷入了绝望,这是最恐怖的。

2013年毕业后,我出去找工作,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都去过,后来也创业过,赚了一笔钱。我本来想把债还清了,再也不碰期货了。但这东西就跟能上瘾一样,赢的时候让你兴奋,输的时候让你悲伤,不断刺激你的大脑。所以后来手里有了钱,我又回到了期货市场。幸运的是,我抓住机会翻了身。

期货改变了我的人生。但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那肯定不做这个。如果我不乐观,早就死掉了。不过我还是要声明一个观点,期货行业是可以稳定地把钱赚到的,但是为什么99.99%的人不行?因为他们都想要从别的人那里获得,而不付出实际的劳动。他们认为只要有本金,凭运气就行了,这就是赌徒。期货圈里流行一句话,“你如果凭运气赚到了钱,最后也都会凭实力全部亏回去”。确实是这样,我从身边就能发现,亏得很惨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刚开始赚得不少的人。这个行业里面亏大钱的人太多了,随便抓10个人,估计9个人是亏钱的,其中5个可能是亏大钱的,就是至少损失了本金的50%以上。

我后来慢慢才意识到,期货其实是个很专业的东西,在你做之前,你不仅要了解这个品种是怎么产出、怎么消费,还要对它整个产业链都有透彻的了解。比如我想要了解鸡蛋的行情,我就得跟各种研究团队建立联系,或者到各个产区里面去认识里面的大佬、厂区里面的龙头企业和领军人物,或者他们公司里的专业研究员。他们的数据和研究思路一般都快市场一步,他们给出的逻辑是市场价格尚未形成之前的逻辑,这些信息最后总会表现到价格的变化中。当然运气也是一部分,如果它站在你这边,你能赚多一点;如果不站在你这边,你可以尽量少亏一点。不过我还是强调,所有的技术只是一个方法而已,不是核心。核心还是人本身,最终还是对人性的考验。

现在我结了婚,也有了孩子。父母对我炒期货的态度和之前是天壤之别,但他们也不会像别的子女取得成功的父母那样,去跟别人宣扬。我也告诉他们不要去说,因为这不是一条容易成功的道路。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不亚于经历一次生死。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重新发现国货

    重新发现国货

  • 青岛啤酒:百年酒厂追潮流

    青岛啤酒:百年酒厂追潮流

  • 成为“网红”的企业博物馆

    成为“网红”的企业博物馆

  • 中行原油宝:危险交易的背后

    中行原油宝:危险交易的背后